我在追番時突然想到,草帽路飛的大航海世界里,所傳遞的熱血、激情、勇氣、樂觀與探索精神,與Hi-Fi燒友圈精神主旨高度重疊,而且惡魔果實的設定,跟Hi-Fi器材展現出的不同能力、不同樣貌和誘惑力也超級神同步,莫非尾田這家伙也是燒友一枚?
在經過了開頭一頓話題的“跑偏”輸出之后,我接下來的篇幅,還是回歸主題,也就要來聊一聊咱們今天的正式話題:要咋弄,才能讓手里的Hi-Fi耳機,效能全開?
鈦金屬機身,加載雙鍍晶生物振膜動圈+2中頻+2高頻+2極高頻的8單元架構的山靈ME900,是一副令人目瞪口呆、不再望“洋”興嘆的本土頂級旗艦入耳式耳機。
108±3dB的靈敏度,讓我們使用Hi-Fi播放器,乃至手機Hi-Fi小尾巴,都能驅動得有模有樣。但是,也就令人更加好奇,它的聲音上限究竟能到達哪里。
玩Hi-Fi稍微久一點的小伙伴,都知道原廠一套西裝,在適配性與潛力的探索方向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存在。
那么,問題也就來了:次世代解碼耳放一體機山靈EH3,本身素質以及配合山靈ME900的表現如何呢?
【次世代】這個名頭,要是沒點真材實料,一般的產品,還真是承擔不住這么重的光環。
山靈EH3解碼耳放一體機,憑啥能成為大家認可的【次世代】呢?
我認為,首先是山靈EH3適用場景功能體驗,做到了全場景的功能覆蓋。
咱們不僅能用山靈EH3作為本地音樂播放、USB DAC解碼使用,而且山靈EH3還具有數字輸入、數字輸出、模擬輸入、藍牙接收、WiFi推送......既能完全脫離其他前端獨自使用,也能跟多類設備與智能手機、電腦進行聯動使用。
這種“多專,多能“,超豐富的使用場景兼容性,確實很【次世代】。
兼容與擴展性強,還表現在山靈EH3機身搭載的端口,非常豐富這個方面:
除了機身前端面板上的3.5mm單端、6.35mm單端、.4mm平衡、XLR平衡 耳機輸出端口之外,
在機身后側還搭載了RCA+XLR前級輸出,光纖、同軸、I2S、USB、U盤輸入+USB輸出、RCA輸入,以及藍牙/Wi-Fi無線傳輸模塊。
可以說,不論是搭配大頭戴耳機、耳機,還是連接有源音箱,以及作為前級使用,都能獲得理想的使用體驗。
再有,山靈EH3解碼耳放一體機的重大賣點,還是不能脫離硬件堆料與山靈擁有的三十四年的音頻技術積淀。
咱們先來看看它的配置與技術搭載:
采用ESS公司最新旗艦級8通道DAC芯片ES9039PRO
OPA1611運放+自研I/V轉換電
自研“CPAF低通濾波技術”+兩顆OPA1612芯片
山靈經典OP+BUF音頻架構,4路全平衡輸出
四顆OPA1612運放
每通道采用雙BD139+BD140功率管放大,整機共8個功率管
多級濾波電容
電源:28W高品質定制環牛+8顆快速整流二極管
自研FPGA+雙晶振技術
三擋輸出增益,最高可達5300mW@32Ω /750mW@300Ω,單端也達到了1890mW@32Ω /205mW@300Ω
了XLR平衡/RCA前級輸出
支持雙頻WiFi
搭載XMOS XU316 USB芯片,usb dac功能最高可支持至PCM768kHz/32bit
支持DSD512硬解
ESS的DAC芯片方案,可以說往往對廠商實力是種檢驗器一類的存在。因為小廠的優化與適配不到家,得到的就只過銳、偏冷的跑偏聽感。
山靈作為本土最早一批的音頻大廠,調教優化的技術力完全可以輕松搞定,釋放這顆8通道DAC芯片ES9039PRO真正的性能水準。
音樂進入全數字化之后,衡量一臺DAC解碼的產品定位,只需要看看用來什么方案,就大致心里有數了。
在解碼性能這部分,山靈EH3搭載的是ES9039PRO,已經是完全不需要我們對解碼水平有顧慮了,DSD512能直接硬解,最高可以支持到768kHz和DSD1024。官方頁面可以看到,ES9039PRO DAC芯片-60dBFS下8聲道分別輸出信噪比132dB、4個一組并聯輸出信噪比為137dB、8個一組并聯單聲道輸出信噪比為140dB。
山靈EH3擁有豐富的動態與信息量,在山靈聲學團隊的調教下,音色沒有過銳偏冷的問題,呈現略有一絲溫暖的聽感。
整體的聲場的開闊度表現也非常優秀,使用山靈ME900從hifi小尾巴轉換到山靈EH3上,不需要仔細的對比就很明顯的可以感受到空間聲場有一下被拉開的豁然。而且眼前形成結像感也很清晰,完全不是之前對入耳耳塞的印象。
山靈ME900四種模式配合耳套,確實有著以一當四的樂趣。我之前對山靈ME900(標準模式)的聽感印象更偏素質流一些,對于曲目信息量的還原力非常出眾,聲音結像細密有層次,樂器具有清楚的分離與定位感,三個頻段的表現也都是一流,高頻的延伸度非常舒展,而且齒音控制極好。人聲情感沒有明顯染色傳遞偏直白,低頻的量感與下潛度都非常扎實。配搭山靈EH3,中頻厚度略微增加,人聲有了一絲甜度,空氣顆粒感更明顯空間的縱深也再次提升,整體空間感完全可以比美大頭戴耳機,看來桌面級解碼耳放一體機確實能比移動端帶來更高的聽感上限。
驅動力方面,山靈ME900只需要10檔音量左右,就可以獲得足夠的聲壓。我手里250Ω 的拜亞DT990需要大約在35的音量檔位,聽感上來說對比拜亞動力A1電路耳放的風格刺激感略高,山靈EH3風格更均衡也更扎實,而且在空間感,動態與信息量的還原表現力都是飆升的。
我選擇山靈EH3的一個主要因素,還是來自于它“多專、多能“的場景搭建兼容性。我之前一對有源監聽箱是掛在聲卡上使用的,這回就是要跟山靈EH3來組CP,可以擺脫音源前級,直接把山靈EH3當成桌面的數播解碼一體機來使用。
而且山靈EH3配合Eddict Player智能手機客戶端,通過SyncLink功能,可以不用按鍵與遙控器,更方便操作和瀏覽本地、U盤、NAS內的曲目,進行播放控制。在與智能手機交互這一塊,山靈EH3也沒落下。
我看中山靈EH3,大致上有這么幾點原因:
首先,是最新的8通道DAC芯片ES9039PRO+山靈三十四年的音頻技術積淀,這是素質與好聽的基礎保障。
其次,多專多能下,保證了對于桌面空間占用的最小化,山靈EH3是本地音樂播放、是USB DAC解碼,是數字前級,有數字輸入,有數字輸出/模擬輸入,有藍牙接收,有WiFi,能跟智能手機聯動。
再有,我手里山靈的耳機有好幾條,一套西裝下,無疑有著對于山靈耳機潛力深挖的最佳適配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山靈EH3定價不高,而且是我喜歡的聲音風格。
綜合其定價和產品力,山靈EH3次世代的光環確實非常閃耀,如果小伙伴們最近也有提升音頻體驗的計劃,可以先去線下店試聽,入手前先去確認一下山靈EH3到底是不是你的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