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看《四書》和《傳習錄》,感悟很多。其中特別重大的一點,是扭轉了以前認為政治儒學對我沒有意義的觀點。
以前我認為,儒學的應用,一是用于從政,二是用于修身,三是用于成事。修身和成事都是我能馬上用得著的,但是我又不是國家領導人,政治方面的理論對我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現在醒悟過來,從政和經商,道理其實是一樣的。所有政治儒學的內容,都可以在商業領域用上。
這里面最重要的,不是說學習國君如何統治民眾,而是,遵從孔孟的“王道”之教,如何行王道,那就是,如何對老百姓好。
經商如何行王道呢?從商人自身來說,要遵循堯舜禹一脈相傳的“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要學習文王的“緝熙敬止”,學習周公的“握發吐哺”;從對老百姓好來說,要學習大禹的“天下有淹死者,是因為我沒做好而淹死的”,伊尹的“如果有一個老百姓沒有享受到安居樂業的恩澤,就如同是我把他推到溝里面的”。
也就是說,我們要對員工好、對老百姓好、對社會有價值。我們致力于解決老百姓遇到的問題,如果還有一個老百姓在受那個問題的困擾,就好像是我們自己害的一樣,恨不得能通過我們的努力,盡快把他救拔出來。
這樣一來,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全都連起來了。不然總覺得我們學儒家學說,最多學到修身為止,齊家治國平天下,與我有啥關系?其實,這里面的“家”,現在就可以指公司;“國”,就可以指行業;“天下”,就可以指整個社會。修身修好了,公司就齊心;公司齊心去做有益于社會的事,整個行業都受到影響,就如同海底撈對中國餐飲業的影響,胖東來對中國零售業的影響一樣;整個行業因為你的公司而發生了正向的改變,對整個社會也就有了巨大的貢獻,這就是商業意義上的“平天下”了。
而如果只是注重于營收、利潤,那就是最多是春秋五霸的所為,就流入了“霸術”。齊桓晉文事業雖然也很輝煌,但是比起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事業來說,畢竟是天壤之別。
王陽明說,如果欲行霸術,那就必須得知曉各種陰謀詭計,純是一片功利之心,與王道正好相反。
王陽明沒有說出來但是意思已經在其中的,我給他補充出來,就是“如果欲行王道,那就很簡單,只要按照內心本來的仁善去做就行了,何等簡易。”
這一點,對于我們本來就不會陰謀詭計,也不想學陰謀詭計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以前總是覺得,要做企業,就必須得去學那些商業化的套路,學習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售價去獲取利潤,學習如何把消費者忽悠過來,不管他需要不需要,反正我把錢賺到就完事。但是從儒家歷代相傳的來看,這條路就是霸術之路,做到最好也就是一個五霸的功業,做得不好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桀紂。
我們要走就走“王道”。舜以平民而為天子,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而王天下。我輩又豈不能以一個小企業而成為偉大企業乎?
圣人,不僅僅是自然人能做,法人亦能做。公司以王道來經商,就是圣人。這個圣,只看成色,不看斤兩。
從今而后,我知真正的經商王道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