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考古人員在秦陵東側的上焦村發現了一組陪葬墓群,一共有17座。
其中有8座被確認為秦朝的墓葬。
在這八座墓葬中,七座墓的棺材里有墓主人的遺體,而另一座墓的棺材里只有一把銅劍。墓葬內的陪葬品十分豪華,以此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地位不一般。
只是令專家們疑惑的是,這些墓葬中的尸骨都很凌亂,有的頭、四肢與身體都分離開來,甚至有些骨頭上還有被利刃殘害的痕跡。
經過進一步發掘,考古專家在其中一座墓葬中發現了一枚私印,上面刻著“陽滋”二字,還有一枚銅印,刻著小篆字體,“陰嫚”二字。
結合相關的史料,專家推斷出了一個結論:墓主正是秦始皇的女兒。
秦始皇的兒女們
從陰嫚凌亂的骨骼分布中,專家推斷嬴陰嫚生前一定遭受了嚴厲的酷刑,甚至有的專家分析說,陰嫚應該是被“五馬分尸”而亡的。
嬴陰嫚,可以說是秦始皇的公主,又是秦二世胡亥的姐妹,為何會遭此毒手呢?
這正是古代皇權斗爭的殘酷與無情的表現。
文獻記載,嬴陰嫚是秦始皇嬴政之女,又被稱為嬴陽滋。
她出生于公元前210年左右,生卒年不詳,生母也不詳。根據史書記載,她被胡亥(秦二世)以肢解誅殺。
除了嬴陰嫚外,秦始皇的其他子女也幾乎無一例外的遭到了秦二世的誅殺。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
- 秦二世十一月至十二月,“殺兄弟十二人、諸大公主十五人,名曰成蟜、元觱、高、南北、五子、晉、屏、韓、棗、將、仁皆死于杜”
《李斯列傳》中記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陽市,十公主矺死于杜”。
在秦二世誅殺的兄弟姐妹們,有不少都是才華橫溢、有治國之才的人,公子扶蘇就是其中的代表。還有公子高和公子將閭等都是有名的才子。
也許越是有才華,越會讓胡亥產生危機感,再在趙高的蠱惑下,終于做出了弒兄殺弟的行徑。
篡改遺詔與胡亥之死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18個兒子,公子扶蘇的弟弟,于公元前230年出生于秦朝。此后一直跟隨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南方,不幸患疾引起熱毒,最后病情惡化死于邢臺沙丘宮平臺。
當時秦始皇年僅50歲,還算壯年之際。由此關于秦始皇的死因,也有人認為是被胡亥謀害的。因為胡亥想要篡奪皇位,其野心之大,腹黑之深,令人咋舌。
秦始皇死后,胡亥與趙高、李斯等人秘不發喪,開始用計誅殺各位兄弟姐妹,先后誅殺20余人。其中,對他威脅最大,死的最可惜的是公子扶蘇。
當時扶蘇正和蒙恬在北方邊關修筑長城,一日忽然收見了胡亥等人偽造的詔書。詔書是以秦始皇的名義寫就的,其中列舉了他的很多罪過。
扶蘇接到詔書后,非常悲痛,以為是秦始皇要致其于死地。當時雖然蒙恬勸說過他,詔書估計有詐,但扶蘇當局者迷竟信以為真,自殺身亡了。
扶蘇死后,胡亥算是搬倒了其登基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剩下的兄弟姐妹們更是不在話下。
據《史記》記載,秦二世十一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將秦始皇的12個公子和10個公主在咸陽處死,他們大多數被埋在杜縣的亂葬坑里。
其中,公子高曾想要逃跑,但最終也沒有逃脫被抓回、毒害的命運。
胡亥天真的以為,沒有了兄弟姐妹們與他爭奪皇位,自己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他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最大威脅最大的竟然是他最親近的人,趙高。
趙高是他的老師,是他的知己,是他的長輩,甚至是他的“亞父”,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最后要他命的竟然是趙高。
趙高在朝堂上“指鹿為馬”的那一刻,胡亥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了。但那時孤掌難鳴的他,卻一點辦法也沒有。要是有一些兄弟姐妹在,他也不至于那般無助。
終于,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于望夷宮,時年二十四歲。
可惜的是,一個糊涂的胡亥,一個倒霉的扶蘇,又碰上一個無惡不作的趙高,讓中國歷史就這樣改寫了,讓秦始皇浩瀚的華夏帝國就這樣崩塌了。
讀者們,關于“秦二世與他的兄弟姐妹們”,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