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不盡的,2023年……
撰文/俠客君
對于很多人而言,其實是滿懷期待與憧憬進行2023年的。
經歷了魔幻的2022年,2023年的確值得期待。
疫情終于結束,生活得以繼續,一切重回軌道。
然而,世界并不太平,現實很是殘忍!
許多人躲過了疫情,卻沒能躲過戰爭、地震、洪水以及各種意外。
這一年,有人嘆:賽道逼仄,上岸太難,堅守太累。
這一年,有人贊:行有蹊徑,歇有渡口,返有歸舟。
▲2023年11月17日,日本東京,日本藝術團體teamLab成員為“無邊界”數字藝術博物館重新開放做準備。圖源:路透社
三場戰爭
2023年最大的熱點,恐怕就是以巴沖突。
以巴歷來是中東的熱點,更是世界的敏感肉,任何觸碰都會血流不止。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宣布對以色列采取代號“阿克薩洪水”的軍事行動。
一時間被打蒙的以色列,迅速驚醒,隨即宣布進入戰爭狀態,發起代號為“鐵劍”的報復行動。
目標是完全消滅哈馬斯。
▲2023年10月26日,以色列Holon,24歲的Sagiv Ben Zvi葬禮舉行時,親友躲避火箭彈襲擊。Sagiv Ben Zvi在以色列南部參加音樂節時,遭哈馬斯襲擊遇難。圖源:路透社
我們曾經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以命抵命,炮彈亂飛,血肉橫飛。
加沙一夜之間變成地獄,人性也在一夜之間還給了獸性。
這是一場跨越世紀的恩怨情仇。
占領者的粗暴和冷血,被占領者無差別的殊死相拼,都難以用“正義”和“非正義”的兩分法來評判。
▲10月23日,以色列空襲加沙城里德萬街區后,一名抱著女孩的婦女作出反應。圖源:網絡
一時間我們都不知道誰是受害者,誰是施害者?
我們又該同情誰、譴責誰?
我們甚至都不知道把這場沖突是該叫“以巴沖突”,還是該叫“以哈沖突”更準確。
▲2023年3月7日,約旦河西岸城市杰寧,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軍隊發生沖突。圖源:路透社
我們更不知道戰爭的結果在哪里?誰會是贏家,誰又是輸家?
貌似力量懸殊的碾壓,真的就能消滅哈馬斯?
反抗,是因為有壓迫。
只要以色列的槍口和坦克還在,哈馬斯就永遠消滅不了。因為槍口和坦克之下總會有巴勒斯坦少年長大。
和解的確很難,但唯有和解,彼此才有未來。
▲2023年10月24日,加沙地帶南部汗尤尼斯,巴以沖突持續,男子參加遇難巴勒斯坦人的葬禮時哀悼。圖源:路透社
這場沖突也令美國左顧右盼。
一側是憤怒的盟友,任性而暴躁的自家兄弟。
另一側是建國無望,家園盡毀,血肉模糊的巴勒斯坦民眾。
美國既要承擔大哥的職責,又不得不背負“負責任”的大國壓力。
同時還得面對同樣憤怒的伊斯蘭世界和全世界的怒吼。
好在美國的臉皮足夠厚,無恥與雙標早已玩得爐火純青,與全球為敵又奈我何?
▲ 一名巴勒斯坦女子,向以色列軍方投擲石塊 。 圖源: 路透 社
2023年的另一場戰爭自然是俄烏戰爭。
戰爭打到現在,閃電戰打成消耗戰,消耗戰打成疲勞戰,雙方都打不動,但又不得不打下去。
讓人想起那句老話,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6 月 22 日鳥瞰巴赫穆特,這里是烏克蘭頓涅茨克地區與俄羅斯軍隊最激烈的戰斗地點。圖源:Libkos—美聯社。
“久病無孝子,久戰無盟友”,美國不堪經濟重負,歐盟也心生退意。眼看烏克蘭反攻無望,誰還愿意舍命相陪?
澤連斯基日漸憔悴,普京容光煥發,戰場表情反轉再反轉。
可憐的烏克蘭,山河破碎,國土淪喪,前路何方?
地緣政治、代理人戰爭真的玩得起。
▲2023年10月31日,美國華盛頓國會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聽證會,在他就以色列相關撥款請求作證時,多名反戰抗議者高舉“染紅”的雙手。圖源:路透社
2023年還有一場戰爭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這就是緬北戰爭。
10月27日緬甸撣邦北部多個地區的緬甸國防軍遭到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德昂民族解放軍和若開軍襲擊,緬北戰爭爆發。
緬北歷來以“混亂與無序”著稱,各種勢力盤根錯節,近年來“貧窮,電詐,毒品,噶腰子”幾乎成了這個地區的代名詞。
▲果敢王“”彭家聲。圖源:網絡
打著“打擊電詐,解放同胞”旗號的彭家軍卷土重來。
不得人心,壞事做盡的四大家族土崩瓦解,緬北易主近在眼前。
2021年,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民盟)高層被扣押,緬甸軍方接管政權,緬甸陷入混亂,間接導致緬北之亂。
緬甸地處北回歸線南北兩側,既有青藏高原阻擋寒冷空氣南下,又有印度洋暖濕氣流滋潤,天然寶地,卻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一手好牌,打成這樣,令人 唏噓。
▲中國公安打擊緬北電詐犯罪取得顯著成果。圖源:網絡
羅生門
2023年諜影重重,很多謎案直接挑戰我們的認知底線。
6月23日,瓦格納雇傭兵集團領導人普里戈津突然宣布叛變,并向莫斯科進兵,但24日午夜叛變中止。隨后普里格津前往白俄羅斯避難,兩個月后墜機意外身亡,瓦格納則被俄軍收編。
普里戈津之死,誰干的?江湖只有傳說,沒有真相。
▲2023年6月24日,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里戈津從俄羅斯南部軍區司令部撤離。圖源:路透社
6月1日,一段題為"江西一高校飯菜中吃出老鼠頭"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了關注。之后多方回應稱異物為鴨脖,然后不但未平息爭議,還引發了更多的質疑。鴨脖還是鼠頭,成為羅生門。
2023年,還有不少羅生門事件。
梁女士、羅先生是戀愛還是強奸?
刀郎發布的新歌《羅剎海市》諷刺了誰?
五月天是真唱還是假唱?
滿江紅的票房,董宇輝的“小作文”都是誰寫的?
南昌彩民花10萬元,投注同一組號碼,押中2.2億元巨獎,并且觸發限賠,成功避稅。
他是怎么做到的?
▲《羅剎海市》出自刀郎的新專集《山歌寥哉》。圖源:網絡
天災與人禍
2023年全球強震頻傳,2月土耳其和敘利亞發生2次里氏7.8的強震,超過5萬人遇難,創下當地百年之最。
9月9日,北非摩洛哥發生6.8強震,超過2100人遇難。
10月7日,阿富汗發生6.2地震,超過2000人死亡。
我國近年來也飽受地震之害,據統計2023年我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4次。
12月18日發生在甘肅積石山的6.2級地震,造成100多人遇難,上千人受傷。
▲2023年2月8日,土耳其哈塔伊,當地發生地震后,廢墟下的幸存者Abdulalim Muaini躺在妻子的遺體旁。圖源:路透社
今年,厄爾尼諾攪動全球,極端天氣或成新常態,引發更多自然災害。
年初,創紀錄的冬季高溫席卷歐洲,紛紛打破各國百年以來的最高溫記錄。
私人花園的花朵在冬天開花,阿爾卑斯山脈滑雪場關閉,因為這些滑雪勝地無雪可滑。
▲6月25日,北京,孩子們在紫禁城附近用電風扇降溫。圖源:界面新聞
而此時,北美地區卻在經歷一場“至少10年未遇”的“史詩級”嚴寒和暴風雪。緊接著,巴西發生了嚴重暴雨災害,致數十人遇難。
年中,加拿大迎來有紀錄以來最長野火季,野火持續超過5個月,累計過火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里。
7月下旬至8月初,京津冀地區發生特大暴雨,涿州等地損失慘重。
▲2023年8月2日,河北省涿州市,救援人員轉移被洪水圍困的村民 圖源:王敬/中國日報
9月11日,利比亞東部兩座大壩因洪水決堤,導致11300人遇難,1萬多人失蹤。
年末,山東煙臺、威海遭極端暴雪,積雪深度分別達52厘米和74厘米,打破山東全省最大積雪深度記錄。
為此網友評論:“冷流雪正在狂暴,在山東半島,宛如北極科考!”
2023年天災與人禍還有很多,派墨公路雪崩,阿拉善左旗煤礦坍塌,北京長峰醫院火災,銀川燒烤店爆炸,金陽洪水,山西永聚煤礦辦公樓火災……背后都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殞滅和無數個家族的坍塌。
▲2023年7月18日,希臘Mandra,當地山火持續蔓延 圖源:路透社
相對天災,日本核污水排海是百分之百的人禍。
北京時間2023年8月24 日中午12點,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程序,預估排放時間將長達30年。
這種極度不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令全球嘩然。
▲2023 年3月11日,抗議者在日本東京的東京電力公司總部大樓對面集會,抗議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計劃 圖源: 新華社
ChatGPT來了
要說今年最紅,恐非ChatGPT莫屬。
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去年底推出ChatGPT,瞬間爆紅,很多公司跟進,全球掀起AI熱潮。
人工智能走進日常工作和生活,好像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但2023年AI的進步卻讓人類感到了害怕。
其超強的學習、進化能力,在文學、藝術、媒體、設計等方面的卓越“才能”,不僅引發人類的“妒賢嫉能”,更引發人類關于自身未來的思考。
不少人對人工智能的倫理與風險提出警告,也引發有關科學道德等激烈辯論。
張文宏說科學突破就是泄露天機,推動社會進步,也伴隨道德風險。
其實不僅僅是科學道德風險,當我們還在感嘆被手機等機器控制和綁架之時,AI已經悄然完成一場技術革命,人類看來已經無法阻止它的進化,我們真的該擔心我們命運了。
▲ChatGPT全球掀起AI熱潮。圖源:網絡
永別
2023年,太多的離開我們。
2月,“中國大熊貓之父”胡錦矗教授病逝。
6月,曾經“稱雄板犟”的老頑童黃永玉先生去世,江湖從此只有傳說。
7月,48歲的知名歌星李玟去世,之后一段生前錄音曝光,“中國好聲音”停播。
7月,捷克小說家米蘭·昆德拉去世?!皦旱顾牟皇侵?,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猶在耳畔。
10月,李克強同志逝世,舉國悲痛。
11月,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家中去世,享年100歲零6個月,一個最懂中國的美國人走了.
這一年,離開我們的還有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經濟學家厲以寧,導演郭寶昌,“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著名演員周海媚……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圖源:網絡
這一年
這一年,日子過很快,有做不完的工作、出不完的差……與朋友的相約錯過了春花,又錯過了秋葉。
這一年,疫情的創口尚在緩慢愈合,身體和身心都需要重啟。
這一個,個體被洪流所裹挾,有人躺平,有人佛系.
“在上班與上進之間,我選擇上香”。
但仍有不屈的靈魂,奮勇在洪流。
祝他們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杭州亞運會女子50米蝶泳決賽后的頒獎儀式上,冠軍得主張雨霏見證好龍池江璃花子戰勝白血病后復出重新登上領獎臺,兩人相擁而泣。 圖源:網絡
這一年,有人質疑”哪李貴了?”。
有人炫耀,“699我都買不了個襪子”。
這一年,全紅嬋紅了全年,天津跳水大爺跳出了明星感覺。
生活平凡,品格非凡。每一份努力都值得尊重,每一種用心的活著都超越貴賤。
▲ 8月27日,天津海河獅子林橋上,跳水大爺引市民圍觀 。 圖源: 界面新聞
這一年,華為涅槃“歸來”,“百模大戰”開打,人形機器人“開卷”。
這一年,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預制菜蠢蠢欲動,但也引發了諸多憂慮。
這一年,汪峰、章子怡離婚,胡歌生女,李佳琦直播翻車。
這一年,《狂飆》一路狂飆,我們在小小的花園里面挖呀挖呀挖,挖了大半年。
這一年,大哥的張頌文、大嫂高葉雙雙爆火,甜美的黃老師也一曲成名。
▲貴州榕江“村超”。圖源:網絡
這一年,成都太古里突然火了,蔚來也火了。
這一年,沒吃過淄博燒烤,沒喝過“醬香拿鐵”,沒看過榕江“村超”,沒經歷過“長安十二時辰”、“一秒入唐”,都不好意思說曾經生活在2023年。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命運的齒輪從來不曾停歇。
2023年,挖姜男孩姚勝旺終于圓了看海夢。
我們也終于知道了“北極鯰魚”是什么魚。
▲進淄趕烤。圖源:網絡
這一年,硅谷銀行“爆雷”,百年瑞信“賣身”。
全球經濟一瘸一拐向前邁步,我國經濟也艱難重啟,只是宏觀趨勢和微觀感受還暫不統一。
這一年,在中國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達成和解。
這一年,全球第一人口大國中國讓位印度。
這一年,我們收到了成都大運會的顯眼包,迎來了杭州亞運會的“薪火”。
這一年,C919完成商業首飛,神舟十六號、神舟十七號圓滿發射。
這一年,可惜我文筆平平,寫不盡這一年……
還是期待2024年吧!
▲2023年11月1日,巴基斯坦Nowshera,巴基斯坦要求在巴非法居住的外國人離境的最后期限已到,阿富汗兒童在破舊的帳篷內向外張望。圖源:路透社
文丨俠客君
編輯 | 老俠
圖片源自網絡
尋找自然美景
探秘山水奇觀
用腳、相機和鍵盤記錄地球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