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一些新事物誕生時的轟轟烈烈,一些老地方的離開,顯得悄聲無息。2023的最后一天,這家西安的老商場走完了25年的歷程,迎來了最終的謝幕。
對熟悉它的人來說,這次的停業顯得猝不及防——畢竟,軍人服務社二社區,曾經也代表了電子城獨樹一幟的輝煌和繁盛,哪怕是周邊已經不習慣逛老商場的年輕人,也把它當做了日常生活不可忽略的背景,它就矗立在那里,仿佛永遠不會變。
PART ONE
25歲的城南老商場
關閉
走到門口,玻璃上貼著的“致顧客的一封信”字并不大,得湊近了才能看清上面的小字,細看發現,導致商場停業關閉的原因,并非是人氣凋零、繁華落盡,而是因為建筑老化,消防安全不過關,以及面臨拆遷。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如果不提建筑老化,很多人可能一下子想不起來,原來軍人服務社二社區已經存在了25年。作為電子城首屈一指的大市場,這里曾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回憶。
“這里以前是623所和北山門村協商,建立的商廈,623所出錢,北山門村出地,蓋個商廈,解決623所的員工家屬,以及北山門村民的就業,也給周邊蓋這么一個百貨商店。”
停業前的最后一周,二社區人頭攢動,不少人都是趕在這里關門前,最后來逛逛,隨便找附近的老住戶一打聽,就能了解到很多這里相關的歷史。
“以前,這里還不是二社區的時候,叫電子城商業大廈,92還是93年就開始經營了,后面98年才承包給二社區。其實不止25年咧。”
從一個名字來看,能感受到人們對于這里的感情,“以前這里就叫大廈,你打車,說到大廈下車,人家也知道是這里。”
曾經的“大廈”,堪稱宇宙中心,一切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商品和服務,似乎都能在這里找到,4層樓里,裝滿了甜美生活的范本。
“以前這里一層和二層是商場,二樓三樓有舞廳、辦公區,四樓還有客房,后面全部變成了商場。”
皮鞋、化妝品、床品、百貨、黃金飾品……說一句“應有盡有”可能違反廣告法,但這里確實讓年輕一輩的孩子們眼花繚亂。
“以前這里二樓有個小書店,就記得樓梯很陡。”來逛街的年輕人說,軍區二社伴隨了她的成長歷程,“這里和我同齡,小時候覺得這里新新的,特別好,跟我爸來這里買煙,順便也給我買點吃的,長大了天天上學都能路過。”
從前在雁塔區,電子城商業大廈不光是陪伴一代人長大的地標性建筑,也是靠譜的代名詞,買煙,買酒,這里品質有保障,也不擔心有假貨。可靠的信譽加上多樣的商品,讓這里從來都不缺忠實顧客。
“根本就不缺生意,附近幾個企事業單位的離退休職工,那都是這的忠實客戶。”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走過風風雨雨的30年,這個老建筑,也迎來了最終的謝幕。
PART TWO
何去何從
其實,落寞的并不只是二社區。隨著北山門拆遷,農貿市場沒了,曾經的服裝城沒了,嘉年華也沒了,時代車輪滾滾向前,電子城從此失去了曾經的煊赫,熱鬧轉移到了別處。
“周圍都拆完啦,早就知道二社區遲早也要拆掉的。”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個消息并不算特別意外。
再走進軍人服務社二社區的老樓,隨處可見的都是和年輕人絕無關系的要素:商品貼著綠白相間的價簽,紅色的價格標在上面,生怕你看不見。
二層上了電梯就能看到的足力健柜臺,中老年顧客熙熙攘攘,圍起來試穿、討價還價。再上一層,則是賣各種保暖衣和秋褲的,無論是造型和款式,都是媽媽輩姥姥輩的最愛。
不論是哪家店,服務人員都是忙不迭到處拿貨,行色匆匆,有時候會直接從年輕人身邊扒拉過去。
這些在其他更現代的商業體里,算得上相當失禮,幾乎是不可能見到的,但在這里,卻顯得異常融洽,老年人的問題會得到不厭其煩的解答,試穿的響應速度也很快。在一個極有歸屬感的地方,都是一家人,禮貌與否都是次要。
包括收錢方式,都是古老而緩慢的,買東西需要由售貨員手寫開票,再繞到收銀臺排隊交錢,交完錢,手里拿著一式三聯的手寫票、打出來的單據等一系列東西,再去領自己買的東西。
比起老化的建筑本身,這里的一切都算不上新,但偏偏給了老年人別處得不到的貼心和溫情,即便是走在電梯上,也能聽見老閨蜜們互相聊天:“以后咱可上哪去逛呀。”
即使現代的商業體再怎么超前,也總有替代不了軍區服務社二社區的地方。這里3月5日會放《學習雷鋒好榜樣》,國慶會放《我愛你中國》,溫情又可愛。
“拍吧,多拍點,以后就拍不到啦。”
軍人服務社二社區的“鐵粉”們早已頭發花白,在迅疾的時代洪流里,令他們熟悉和放松的故地,已經越來越少。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雖然二社區已經關閉,但是原有會員權益、儲值卡和提貨券等等,還可以在其他門店延續使用,包含位于翠華路的服務社四社區,西影路的服務社三社區以及小寨軍人服務社購物中心超市。
PART THREE
尾聲與新生
拋開情懷,服務社二社區真真正正滿足了周邊人的各種需求,不光有超市和百貨,一層甚至還有一家藥房,但這里拆遷后,附近就沒有大市場了。
那么,軍區二社區拆了以后會作為何用呢?
目前打聽到的比較靠譜的說法,是作為電子城煥新的沙滹沱片區城市更新項目, 但具體建啥,就不知道了。
有人說,這里會建個街心花園,有人說,這里會再蓋個樓,但不管是要干啥,都改不了電子城已經老了的事實。
新的一年,我們關注的,是山姆啥時候開,太古里到了啥進度,新開的達美樂啥時候能排上隊,盛況空前的現代生活,終有一天也會變成人們習慣的日常,再變成無暇顧及的背景。
但有些地方存了太多回憶和時光,不管怎么改換門庭,都還會在人們的記憶里,留下一席之地。
“聽說這個關了以后要在土門開新店呢,說不定就是服務社五社區呢。”在老顧客們口中,對軍區服務社二社區的祝福和期望,依舊不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