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海南島上之所以紅旗歷經22年不倒,靠的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戰斗隊伍——瓊崖縱隊。在馮白駒的領導下,瓊崖縱隊從30年代出的低谷順利恢復。
經歷八年抗戰和三年解放戰爭后,到1949年1月,已經從抗戰前夕的200人發展到1.8萬余人,下設3個總隊(一、三、五總隊),控制了方圓一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萬的五指山革命根據地。
1950年,我軍決定采取小批偷渡、主力部隊強渡的方針。瓊崖縱隊發揮了重要的配合作用,調集5個團的兵力進攻渡口,接應了2個加強團和2個加強營的四野部隊登島。四野大部隊發起強渡戰役,瓊崖縱隊全部出動,配合殲滅島上國軍,為解放海南島做出了巨大貢獻。
那么,瓊崖縱隊3名總隊長,建國后分別獲得什么軍銜呢?
首先說說第一總隊。第一總隊是瓊崖縱隊中戰斗力最強的總隊,曾連克保亭、樂車縣城。總隊長是大名鼎鼎的馬司令——馬白山。
馬白山,原名馬家聲,1907年3月出生于海南澄邁,18歲時以優異成績考進了瓊海中學(今海南中學)。在瓊海中學,他一邊努力學習,一邊積極參加革命運動。1927年9月入黨。中學畢業后主動要求回鄉,秘密組建黨組織,任白蓮區委書記。瓊崖反圍剿失敗后,離開瓊島去上海,經黨組織安排入南京軍官學校學習。
1933年9月,因身份暴露返瓊,到昌江小學任教,把名字由馬家聲改為馬白山。抗戰爆發后,瓊崖紅軍改編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14區隊獨立隊,馮白駒為隊長,馬白山為副隊長。1939年3月,獨立隊改獨立總隊,馬白山任總隊附兼第3大隊長。
1939年3月,馬白山主動請纓,帶3名游擊隊干部到我軍力量最薄弱的瓊西開展工作。半年后拉起了一支一千人的瓊西抗日游擊隊。1939年11月,日軍出動兩個大隊掃蕩瓊西根據地,馬白山采取聲東擊西戰術,跳到外線一舉攻克瓊西重鎮那大,粉碎了日軍的圍剿。到1940年,以澄邁縣為中心的瓊西根據地初步成形。
這個對瓊崖縱隊來說意義重大。1940年末,由于日軍頻繁對瓊東進行圍剿,瓊崖縱隊和特委轉移到瓊西,在瓊西開辟了抗日新局面。
抗日戰爭勝利后,馬白山任瓊崖區委軍事部長兼第四支隊支隊長,伏擊進犯白沙阜龍根據地的敵軍,取得牙叉、南豐公路大捷。1947年,馬白山率部連克白沙、保亭、樂東縣城,成為瓊崖縱隊中最能打的將領。
1947年10月,瓊崖縱隊成立,馬白山任副參謀長,1949年1月兼任第一總隊總隊長。1949年3月,馬白山統率一、三兩個總隊,在瓊西發起春季攻勢,取得了輝煌勝利。
1949年5月,馬白山升任瓊崖縱隊副司令員。1950年2月,馬白山潛入廣州,參加海南作戰會議。3月26日傍晚,馬白山與四十軍一一八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率領加強團,分乘81只木帆船,自雷州半島燈樓角起航,隨船協同指揮渡海,提出“以變應變、就近登陸”寶貴意見。
1955年,馬白山獲授少將軍銜。
第三總隊總隊長張世英,海南瓊山人,1918年出生于泰國華僑家庭,6歲回家鄉,讀完初小后輟學外出當泥瓦工,用賺來的錢繼續讀高小,畢業后到培黨小學當教師,1936年3月入黨。
1939年,日軍大舉侵瓊,張世英參加了瓊崖游擊隊抗日獨立總隊,成為一名政工干部,先后擔任第二大隊政工隊隊長、獨立總隊第一支隊第七中隊指導員、第一支隊第三大隊政治委員。1943年率領第三大隊挺進瓊山,建立瓊山抗日根據地,為主力部隊挺出外線作戰創造了條件。1944年調任第一大隊大隊長,轉型為軍事干部。
1945年8月,張世英升任瓊崖抗日獨立縱隊挺進支隊副支隊長,與李振亞、符榮鼎一起率領部向白沙縣腹地進軍,打垮國民黨軍守備二團和縣游擊大隊,創建了白沙縣根據地。1946年10月,國軍46軍圍剿五指山,張世英率領挺進支隊在澄邁地區殲滅了進犯六芹山的國軍,保護了瓊崖縱隊司令部的安全轉移。
1947年,張世英指揮挺進支隊在紅土坎、高田坡、金溝嶺等地連戰連捷,徹底粉碎國軍對澄邁的掃蕩。1948年8月升任瓊崖縱隊第三總隊總隊長,率部于定安縣嶺口一帶,首創一個總隊(轄三個團)殲滅國軍正規軍1個團的經典戰例。
1950年4月,張世英率第三總隊接應四野渡海作戰,參加解放海口、府城的戰斗。同年7月部隊整編,改任華南軍區獨立二十六團團長、榆林守備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二十一師副師長、海南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副司令員、顧問等職。1955年授銜時為榆林守備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副師級,因此被授予上校軍銜。
第五總隊總隊長陳武英,原名陳元鈺,海南省瓊海縣人。1930年4月入黨,從事地下工作,任瓊東縣團委宣傳委員,1932年7月被捕入獄,堅貞不屈。日軍侵瓊后方得出獄,參加了瓊崖游擊隊抗日獨立總隊,歷任中隊指導員、大隊政治委員、大隊長,第二支隊政治委員、支隊長等職。
1943年,陳武英率第二支隊翻越五指山,開辟了以六連嶺為中心的樂萬(樂東、萬寧縣)抗日根據地,同日本侵略軍和國軍進行了數十次戰斗,粉碎了國軍多次圍剿。
1948年10月任瓊崖縱隊第五總隊總隊長,率第五總隊二克樂東,使白沙、保亭、樂東幾個縣的解放區連成一片,后率部參加秋、春季攻勢。
1949年6月,陳武英調往地方,任瓊東縣縣長、瓊崖臨時政府公安廳長等職。任上積極組織渡口百姓和公安力量協助四野渡海,有力配合了海南解放。
解放后,陳武英歷任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農林處處長、國營興隆農場場長、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華僑事務局局長、水利處處長、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副主任、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林業處處長、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顧問等職。由于早早轉往地方工作,1955年未獲得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