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鑒》是一部縱橫中外的人才學教科書,一部關于識人、相人的經典文獻,是曾國藩總結自身識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傳世奇書,是曾國藩體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訣。
在《冰鑒》中,曾國藩從整體出發(fā),采用由外而內、動靜結合的方法,全面闡述了自己在識人用人方面的心得,極具實用價值。
古時以冰為鏡。后人稱洞察事理、明辨賢愚為“冰鑒”。
靜若螢光,動若流水,尖巧而喜淫。
摘自《冰鑒·神骨》
解釋:兩眼處于靜態(tài)的時候,目光如螢火蟲的光,閃爍不定;處于動態(tài)的時候,目光如流動的水,雖然澄清卻瀠洄不定。以上兩種目光,一是善于偽飾的神情,一是奸心內萌的神情。
感悟:眼睛是人們內心的窗口,我們通過一個人的眼睛就可以大概知道對方心思如何。
欲辨邪正,先觀動靜;靜若含珠,動若木發(fā);
靜若無人,動若赴的,此為澄清到底。
摘自《冰鑒·神骨》
解釋:要考察一個人是奸邪還是忠直,應先看他處于動靜兩種狀態(tài)下的表現(xiàn)。靜態(tài)之時,目光安詳沉穩(wěn)而又有光,真情深蘊,宛如兩顆晶亮的明珠,含而不露;處于動態(tài)之時,眼中精光閃爍,敏銳犀利,就如春木抽出的新芽。雙眼處于靜態(tài)之時,目光清明沉穩(wěn),旁若無人;處于動態(tài)之時,目光暗藏殺機,鋒芒外露,宛如瞄準目標,待弦而發(fā),一發(fā)中的。
感悟:人的行為舉止、情態(tài)姿容,有動與靜之別。仔細觀察一個人的動與靜,可以分辨出正與邪。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摘自《冰鑒·神骨》
解釋: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主要集中在他的兩只眼睛里;一個人的骨骼豐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張面孔上。
感悟:“五藏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天之精氣宿于星月,人之精氣在于兩目”,充分說明了眼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其功能與全身臟腑經絡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山騫不崩,唯石為鎮(zhèn)。
摘自《冰鑒·神骨》
解釋:山岳表面的泥土雖然經常脫落流失 ,但它卻不會倒塌破碎,因為它的主體部分是硬如鋼鐵的巖石,不會被風吹雨打去。
感悟:人之神骨、內在精神,是人生的支柱,堅不可摧,人的一生會經歷風風雨雨,磨難挫折,但只要有“神骨”,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就可以支撐著自己前行。
-5-
清濁易辨,邪正難辨。
摘自《冰鑒·神骨》
解釋:河水是清是濁,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奸邪與忠直則不容易分辨。
感悟:從不同角度去看,人們常常難以辨別邪惡與正義之間的界限;而是邪是正,很多人都會隱藏和粉飾,難以從表面去分辨。
-6-
文人論神,有清濁之辨。
摘自《冰鑒·神骨》
解釋:古之醫(yī)家、文人、養(yǎng)生者在研究和觀察人的“神”時,一般都把“神”分為清亮與渾濁兩種類型。
感悟:形容一個人的眼睛有神,用“清澈有神”來形容,而眼睛無神則用“目光渾濁”來形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