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學者的考古態度,著實令人擔憂,甚至還會鬧出笑話。
2019年,英國考古學家在英國西伯克郡的博克斯福德村,發掘出土的“古羅馬壁畫”,就鬧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博克斯福德村,坐落于深山之中,可以說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落。當地以養殖業和種植業為主,由于地形原因,當地的經濟落后、發展緩慢。
2019年,一眾英國考古專家的到來打破了這里的寧靜。他們先是用金錢征用了很多農田,接著便開始大范圍的挖掘。
一連數日,考古專家都沒有挖掘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當地圍觀的居民也在一旁勸誡說,這里根本沒有什么遺跡,他們從沒有從父輩口中聽說過有遺跡。
可正當專家們準備放棄的時候,一大批珍貴的古羅馬壁畫、銅首等文物相繼被發掘出來。
遺址的發現,在英國社會引起了巨大轟動。為了彰顯大英帝國深邃的歷史文化,考古專家特意將此次挖掘進行了公開挖掘。
挖掘現場不僅邀請了廣泛民眾的參與,英國主流媒體,如《英國早報》、《太陽報》等更是對挖掘進行了長篇累牘的報道。
整個挖掘中最畫龍點睛的一件文物是,一幅極具古羅馬風格的馬賽克壁畫。畫作長5米,寬6米,由許多顏色不同的小石子拼接而成,畫作精致而細膩,令人驚嘆不已。
專家研究后指出,整個壁畫描繪的是一場古代戰車比賽。據說,贏得比賽的人將能夠娶到公主,這個故事被認為是奧運會的起源。
與此同時,英國考古學者還將該畫作斷代為公元4世紀-5世紀,對應的朝代為我國晉朝時期。
英國《每日郵報》甚至將其譽為“英國近50年來最偉大的歷史發現之一?!?/p>
文獻記載,大約在公元43年左右,羅馬帝國首次登陸大不列顛土地,以強大的武力將那時的英國納入到了羅馬帝國龐大的疆域之中。
那時,羅馬帝國將大不列顛作為第45個行省進行管理,對古英國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英國的此次考古發現,無疑是最偉大的發現,至少佐證了:
1、英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在1600年前,就有了如此精美的藝術作品。
2、馬賽克壁畫的發現,填補了英國馬賽克壁畫藝術史的空白,展示了大英帝國更加強大的人文力量。
3、豐富西方考古界內容,有更多的內容和實力與5000年文明的中國進行抗衡。
然而正當學者們都沉浸在“美夢”之中時,一位熱衷于研究考古的英國人,在報紙上刊登的照片中,意外看到了刻有中國漢字的石塊。
這一發現,立刻引起了民眾更大的關注。
原來在挖掘的壁畫、銅首等文物的邊上,有一刻有“漢字”的石塊,也被攝影師拍攝到并刊登到了報紙上。
起先,大家都沉浸在偉大的壁畫藝術上,沒有人留意和關注到略顯卑微的石塊,更沒有注意石塊上的文字。直到有人發現后,這幾個漢字才被放大被關注。
石塊上共刻有5個漢字,分別是:“吉姆在這里”!只是這5個漢字還是現代的簡體漢字。
要知道我國的簡體漢字,是1956年漢字改革之后才有的。在號稱1600年的考古遺址中發現了簡體漢字,無疑是天大的諷刺。
其實,西方學者為了所謂的“文化史”,為了與中國考古一較高下,他們極不嚴謹的文物斷代,甚至偽造文物的事件時有發生。
此次考古“吉姆在這里”的事件,無疑又一次打了西方考古學者的臉。這種盲目褻瀆文化、辱沒考古的做法,著實讓人感到可恥。
除此之外,以前西方學者“斷章取義”“全靠猜測”的考古態度,也是極其卑劣的。
2016年,英國在一次考古發掘中挖出了22具遺骸,其中有2具為亞洲人種。他們就此下結論:那兩個亞洲人明顯是中國人,當時的中國人是羅馬人的奴隸等等。
還有2013年,英國的一位學者研究認為,我國秦朝時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并不是中國人完成的,而是在希臘人的指導下才得以完成的。
他們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古代在秦朝之前,沒有雕塑過大型的人形雕塑。而希臘對這一技藝,有著非常成熟的經驗。
這一論斷,何其荒唐。
讀者們,關于“英國考古發現簡體漢字”,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