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商務部公布了2023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蘇州工業園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位列前十名。評價依據的數據為各經開區2022年度數據。
蘇州工業園八連冠,北京經開區名次持續下降
園區薈(ID:biaozhunpark)獲悉,評價是依據《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辦法(2021年版)》的評價體系,對全國230家國家級經開區2022年度綜合發展水平情況進行考核評價。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此次排名結果與上一年度相比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前十名的位次發生了重大改變。前三名和上一年度保持一致,北京經開區的名次已經從2021年的第三名降至2023年的第五名。昆山經開區進入第四名。上一年度排名第13的廣州南沙經開區成功擠入前十,位列第七名。煙臺經開區被擠出前十,位列第11名。
與上一年度的排名相比,第二十名至第三十名的園區位次同樣發生了較大變化。上一年度30強名單之外的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直接闖入第21名,紹興柯橋經濟技術開發區位列第24名,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排名第25,蘇州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位列第29名。
有進就有出。上一年度排名第16的沈陽經開區、排名第19的上海金橋經開區、排名第22的福建東僑經開區、排名第27的長春汽車經開區跌出前30強名單。
園區薈(ID:biaozhunpark)整理發現,綜合排名前30強經開區中,江蘇省的國家級經開區表現最為搶眼,有9家,與上一年度相比強勢增加3家;其次是浙江,有6家入榜,較去年增加1家;其次是上海、安徽、廣東、山東,各有2家入榜前30強。有13個省份(市)的國家級經開區進入綜合排名前30強,較之去年少了吉林和福建2個省份。
蘇州工業園區綜合排名第一,獲得綜合排名的“八連冠”。而在單項排名方面,蘇州工業園區進出口總額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實際使用外資多年進入全國前10強。綜合排名十強中江蘇占據三席,分別是蘇州工業園區,昆山經開區、江寧經開區。
實際使用外資前十大混戰,廣州經開區繼續第一
去年新增的東中西部地區前十強名單在今年取消。國家級經開區之間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區部分國家級經開區與東部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從數量分布來看,商務部數據顯示,全國230家國家級經開區中,東部地區有112家,中部地區有68家,西部地區有50家。
2022年,東部地區112家國家級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9.3萬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5.5萬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和7.6%;財政收入1.7萬億元,稅收收入1.5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7%和3.4%;進出口總額8.3萬億元(其中,出口4.9萬億元,進口3.4萬億元),同比增長9.4%;實際使用外資378億美元,同比增長11.4%。
2022年,中部地區68家國家級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3.4萬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2.2萬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和6.8%;財政收入4760億元,稅收收入42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1.1%;進出口總額1.2萬億元(其中,出口7377億元,進口4437億元),同比增長15.7%;實際使用外資31億美元,同比下降10.1%。
2022年,西部地區50家國家級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9%,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5萬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3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2%和6.4%;財政收入3310億元,稅收收入31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和10.7%;進出口總額5220億元(其中,出口3159億元,進口2061億元),同比增長32.5%;實際使用外資14億美元,同比增長8.2%。
2022年,230家國家級經開區進出口總額10萬億元(其中,出口6萬億元,進口4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占全國進出口總額比重為21.5%;實際使用外資423億美元,同比增長9.2%,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比重為20.5%。
2022年度實際使用外資(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再投資)前10名依次為:廣州經開區、廣州南沙經開區、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經開區、大連經開區、寧波經開區、昆山經開區、南京經開區、煙臺經開區、杭州經開區。與上一年度相比,上海金橋經開區、蕭山經開區、青島經開區、合肥經開區跌出10強。
2022年度進出口總額前10名依次為:蘇州工業園區、昆山經開區、寧波經開區、松江經開區、廣州南沙經開區、青島經開區、廣州經開區、天津經開區、煙臺經開區、蘇州滸墅關經開區。這個名單與上一年度一致,除了位次稍微有些變化。
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經開區要大有作為
園區薈(ID:biaozhunpark)獲悉,考核評價結果顯示,國家級經開區作為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積極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呈現總量擴大、質量提升、開放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是經濟發展質量提升。2022年,國家級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截至2022年末,東部地區國家級經開區擁有主營業務收入30億元以上、中西部地區國家級經開區擁有主營業務收入15億元以上制造業企業共1765家,較前一年顯著上升。
二是開放帶動作用提升。2022年,國家級經開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32億美元,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比重為23%。實現進出口總額10.3萬億元,占全國進出口總額比重為25%;其中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3萬億元,占全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比重為27%。
三是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截至2022年末,國家級經開區擁有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683家,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1.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6.5萬家,較上年末均有明顯提升。
四是綠色低碳水平提升。2022年,國家級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同比均顯著下降,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五是區域協調發展提升。截至2022年末,東部地區國家級經開區與中西部地區國家級經開區開展合作共建、國家級經開區對口援疆援藏援助邊(跨)境合作區數量比上年增加126個。
下一步,商務部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引導國家級經開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國家級經開區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
關注 | 園區薈(ID:biaozhunpark)
資料 | 商務部官網
內容合作 | bjzhouyanjun(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