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24日,從廣州機場起飛,目的地為桂林機場的南方航空3943航班,墜毀于距桂林機場約32公里的陽朔縣天馬山上,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這起空難,被認為是到當時為止,中國歷史上最慘烈、最離奇的空難。后經工作人員調查,發現飛機上多了兩名乘客。那么這場災難是怎么發生的呢?飛機上又為何會多了兩名乘客?
今天,我們根據《撲朔迷離,“11·24”桂林大空難》等資料,跟大家一起探索背后的原因。
飛機失聯
3943航班當天上午7點17分從廣州白云機場起飛,起飛后在7,000米的高度巡航,24分鐘后,進入桂林空管范圍。
1分鐘后,機組人員向塔臺報告:預計將在7點55分抵達桂林;又過了4分鐘,機組人員報告飛行高度為4,500米;4分鐘后,飛機下降到2,400米;再過45秒后,機組人員請求于2,100米的高度進入“三邊”,也就是與跑道平行進行順風平飛。塔臺批準請求,機組人員于7點50分49秒回復塔臺,此后與地面失去聯系。
飛機殘骸(非本次空難)
桂林、廣州兩地機場的控制塔都一直呼叫班機,但沒有任何回話。事后,飛行數據記錄器顯示,飛機在7點52分4秒,撞毀在天馬山520米處。事發時出現連串爆炸,全機碎裂,碎片與雜物及火種遍布整個山腰、山腳,殘骸甚至砸穿附近居民樓的屋頂。
上午10點左右,部分武警、警察對失事現場戒嚴。另一部分武警、警察,加上當地駐軍、民兵,以及桂林181醫院的醫護等約1000人,緊急趕往現場,搜尋飛機殘骸和乘客。
這次空難有多慘烈呢?
“粉碎性裂解”
到現場參加救援的廣西法醫朱明川表示:“一個生還者都沒有找到,而且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體,現場最完整的就是一名死者的大腿,其余都是尸體的碎塊,那一幕恐怖得就像從天而降的地獄,那也是我法醫生涯中見過最慘烈的畫面。”
而整個飛機是呈粉碎性裂解。經過拉網式的搜尋,這架重達50多噸的飛機,竟然只找到不足1噸重(有報道2噸)的殘骸。這是過去歷次空難中從未發生過的。
找到的殘骸中,最大的一塊才1平方米左右。其中包括駕駛艙擋風玻璃、小部分機身和一些引擎零件。飛機的尾翼不見了,其它大件殘骸也沒找到。
1992年桂林空難
飛機上黑匣子儲存的數據,是查明飛行事故最重要的線索。黑匣子通常有兩個:一是駕駛艙話音記錄器,二是飛行數據記錄器。黑匣子的制造要求非常苛嚴,必須能在2000華氏度的高溫下連續燃燒30分鐘仍不損壞,必須經得起500磅重的鋼條從3米高度直接撞擊而不被擊穿,還必須能承受連續震動而不扭曲變形。
但是,在這次空難中,兩個黑匣子,只找到飛行數據記錄器,沒有找到駕駛艙話音記錄器。
其中飛行數據記錄器也受損嚴重,內外兩層保護殼都裂開了,記錄磁帶斷開并有燒過的痕跡,內部記錄數據不完整。
最離奇的事
這次空難最離奇的地方是什么呢?
據法醫朱明川介紹,對遇難者進行尸檢時,有一個驚人的發現:機上人員由142人變成144人,意外多了兩個人。
朱明川說:“關于人數多少的問題,我和其他法醫交換過意見。或許在死者身份的鑒定上,由于技術原因,多少會出些錯誤,可是遇難人數絕對不會出錯,因為我們是根據顱骨計算的。遇難者的頭部盡管也粉碎了,但要一個個拼湊起來不是太困難,尤其大部分只是裂成兩半,并非都變成了小碎片。”
142人變成144人,這是怎么回事?我們再來把桂林空難,和最近在中國發生的另一起空難進行比較。
東航MU5735客機空難殘骸
2022年3月21日下午,由一架美國波音737-800型客機執飛的東航MU5735客機,從云南昆明飛往廣州途中,在廣西梧州藤縣瑯南鎮莫埌村附近山谷墜毀,機上132人全部罹難。
據國際航空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的數據,這架航班在6點20分4秒從巡航高度8869.68米開始急速下降,6點21分55秒跌至2263米,即飛機在1分12秒間以每秒92米的速度急降。
飛機曾在10秒間重新爬升358米,但馬上再度急降,于6點22分35秒在982米的高度最后一次發出信號。臨近事故現場的北辰礦業公司的監控,拍下客機墜落瞬間畫面,顯示機頭近乎直線狀快速下墜,整個過程不超過5秒。
在失事現場,調查人員找到了飛機的水平安定面、垂直尾翼、方向舵、左右發動機、左右大翼、機身部件、起落架,以及駕駛艙內部件等主要殘骸。機上的兩個黑匣子也都找到了。
與桂林空難相比,梧州空難更像一次自殺式空難,它是從將近9000米的高空垂直撞向山谷的,撞擊力之大,可能比桂林空難更猛烈。但是,梧州空難飛機的大部分殘骸都找到了,桂林空難90%的殘骸卻“失蹤了”;梧州空難的兩個黑匣子都找到了,桂林空難的兩個黑匣子,一個受損嚴重,一個失蹤了。兩次空難對比,桂林空難顯得更奇怪。
空難原因呼之欲出?
那么,這場空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國家的調查結論是:由于飛機右引擎自動節流閥出現故障,飛行員沒有及時發現并處理錯誤所致。
但是,美國波音公司發言人杰克?金保當時表示,失事的屬737-300型新一代噴氣式飛機,1991年5月才交付,飛行時間不多,至事發時約4,165小時,起落3,153次,這兩個數字都是相當低的。
空難(非本次空難)
飛行員的素質也很高。機長周繼南時年28歲,一級飛行員,已飛行8年,有6,000飛行小時,駕駛經驗豐富,業務全面且非常謹慎。
事故發生那天早上,周繼南的心情也很愉快,他和妻子準備過3天后喬遷新居——三室一廳的新房子已經裝修完畢。據法醫朱明川介紹,調查組對黑匣子破譯,獲得了這些信息:
一,機組人員在執行飛行任務中有條不紊,沒有慌亂情況發生,說明沒有發生劫機事件。調查中,有關方面證實:機組人員的技術狀況是勝任此次飛行任務的,身體也處于良好狀態,72小時內沒有人生病、服藥、飲酒,也沒有其它問題。
二,當天早上的天氣條件良好,通訊設備正常。
三,7時50分49秒,機組人員與地面塔臺人員進行正常問答后失去聯系。此后的1分15秒內,飛機突然從2100米降了1500米,并在520米的高度撞山失事。
那么,這1分15秒內,到底發生了什么?飛機失事通常發生在運動狀態中,機上人員的損傷極少是單一性的,多是復合性的,剪切傷、碰撞傷、爆炸傷、燒傷等可能出現在同一具尸體上。
此次空難中,由于尸體都變成了碎塊,具體死因很難鑒定出來。但朱明川注意到,死者的損傷多是爆炸造成的。朱明川懷疑:飛機可能在墜毀前,發生過爆炸,不然黑匣子應該不會損壞。
黑匣子
接下來,幾名法醫在飛機殘骸中發現了硝酸酯、硝基化合物、硝化甘油、硝銨、液氧等物,在失事地點帶回的物品中,也檢測到了這些物質。
這些物質是干什么用的?制造炸藥用的。
炸藥可分為起爆藥、發射藥、煙火藥、烈性藥四種基本類型,上述物質屬于烈性藥,主要用于炮彈、導彈和其它彈類。
這是一個很驚人的發現。當朱明川向有關領導報告了他的發現后,有關領導找個借口讓他離開了調查組,他被迫中斷所有調查工作。
朱明川說,我后來得知,機上有兩人確實不在機組人員和乘客名單上。他們的身份很特殊,特殊到根本查不到記錄。朱明川認為,這也許就是空難發生的原因。也就是說,他懷疑:有人為了干掉這兩個人,用炸藥,蓄意制造了這起慘烈的空難。
遇難客機機長周繼南的岳父劉光石是一位資深飛行員。對于飛機撞山的原因,他在空難現場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當時天氣是好的,而且遇難以前機組沒有任何的異常報告。機長是按地面指揮飛行的,沒有違反規定,沒有說遇到什么異常,所以這一定是突然發生的事情,而機組無能為力。
空難(非本次空難)
黑匣子已經損壞,這個記錄器是公認的飛機上最結實的東西,通常是燒不熔、撞不爛的,可它也撞壞了。可以想象,它在撞擊的時候,其速度是相當快,這決不是人能操縱的。所以從現象分析,是飛機失控。
有人問:“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飛機失控撞山?”劉光石分析有兩種可能:一是爆炸物把飛機操縱系統破壞了,飛行員無法操縱;二是發動機發生意想不到的情況,飛行員無法操縱。飛機引擎制造商CFM國際的專家、飛機制造商波音的專家,都參加了事故調查,沒有發現發動機的問題。因此,飛機上發生爆炸的可能性更大。劉光石的分析,與朱明川的發現完全吻合。
那么,機上多出的兩個人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有關領導在朱明川報告他的發現后,就把他排除在調查組之外?飛機90%的殘骸哪去了?為什么一個黑匣子受損嚴重?而另一個黑匣子,又去了哪里?這些問題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