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搜圖圖片存在馬賽克,建議更換或刪除×編輯搜圖
董宇輝最近是輿論的焦點人物。
有名網友發了篇帖子,質疑他的才華:
不懂就問:董宇輝是獲得諾獎了還是搞出什么驚天動地的科技創新了?是拿到奧運會冠軍了還是寫的書享譽全球了?最后一看,都不是,原來是一個英語老師因為小作文直播賣貨成為銷冠的“才華橫溢”
我不是說董宇輝不好,而是整個中國社會對才華橫溢的理解好像和我以前認知的出入很大。
簡單解讀:
一、董宇輝有才華,但不至于被拔高到如此高度。
二、整個社會泛娛樂化傾向,導致對“才華橫溢”的評價發生偏頗。
潛臺詞:
董宇輝得到這么多,合理嗎?
首先聲明,我不是董宇輝的黑粉。
董宇輝一直說:“我得到的遠超乎我的想象。”希望他的這份清醒自知,能夠一直保持。
分析起來,董宇輝的成功無外乎一個核心原因:
站在風口下
那句耳熟能詳的話怎么說的——站在風口下,一只豬也能起飛。
之前文章已經寫過,去年6月東方甄選直播間因董宇輝雙語講解爆火,背景是當時的頭部主播,要么停播,要么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網絡平臺急需推出新的流量王者。
這就像古人說的那句話:
時勢造英雄。
當然,機遇不常有,能抓住機遇,也必須打鐵還需自身硬。
董宇輝作為一名農村出身的孩子,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還有比較淵博的知識素養,跟大學期間廣泛閱讀、刻苦學習是分不開的。
寫到這里,我不免流下一把辛酸淚——大學時的我,干嘛去了?
那么,董宇輝究竟有多“才華橫溢”呢?他是不是值得大眾如此膜拜呢?
被捧上天的董宇輝“小作文”,最主要的當然歸功于他的表達能力。這是他作為一名文科生,作為一名英語名師的素養。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其次,董宇輝善于化用他人的成果。
比如這篇出圈的小作文:
當你背單詞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當你算數學時,南太平洋的海鷗正掠過海岸;當你晚自習時,地球的極圈正五彩斑斕;但少年,夢要你親自實現,世界你要親去看;未來可期,拼盡全力!當你為未來付出踏踏實實努力的時候,那些你覺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風景都終將在你生命里出現!
這其實是化用步履不停的廣告文案。
當然,步履不停也不是絕對的原創,這句話源于星野道夫的《旅行之木》,是創作于 1993-1995 年的隨筆,原文是:
雖然東京的工作很忙,但我很慶幸自己去了這一趟,你問我為什么慶幸?因為這次旅行告訴我,當我在東京忙得團團轉的時候,也許有鯨魚在同一時間沖出阿拉斯加的水面……
我想當小編在官方賬號置頂評論的時候,也是懷著同樣的心情——都說你牛,其實很多文案根本是出自于我們之手……
寫到這,某些網友可能坐不住,覺得我在黑他了,NO!先說結論:
才華不等于財富,能夠交換的才華才等于財富
為什么很多專家熬白了頭發,卻得不到對等的回報?因為不流通的知識,無法創造財富。
而新東方的名師,則都是讓知識流通的高手!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媒體早就分析過,新東方的名師,其實一直以來就具備網紅基因。因為他們最懂得如何深入淺出地把知識傳輸給廣大的學生。
這種能力,在當下的社會,其實仍然稀有。
媒體曾經分析過,把一個個老師打造成萬人膜拜的名師,其實就是俞敏洪的核心競爭力。
退一步說,掌握了這項核心技能,即便董宇輝不是依靠直播賣貨走紅,至少是不會太差的。
這名網友還提到了一個現實,就是社會泛娛樂化傾向。
這確實是無法改變的趨勢,以抖音為代表的平臺,其實就是這種“奶嘴效應”的最佳體現者。
不過我覺得,社會追逐知識、推崇知識,跟這類平臺崛起倒也不矛盾。該嚴肅的地方嚴肅,比如我們的大學、科研機構;該娛樂的地方,娛樂下也無妨。
電商直播平臺,其實是沒有技術壁壘作為護城河的。東方甄選的優勢能維持多久?董宇輝的優勢能維持多久,其實仍待考察。
當然,作為一名普通人,能碰上這一次風口,已經足夠幾代人吃穿不窮了。
直播帶貨的模式,必定是資源向少數頭部主播聚集的。這帶來的影響,就是少數人的成功,背后千千萬萬的人勒緊褲帶子。
這種分配越來越不均衡的狀況,何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