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天晚上,看著這幾張照片,發了條朋友圈。
孩子上課的學校,對著一個公園。公園里有柿子樹,整個秋天,就看著柿子樹綠了黃,黃了紅,紅了的柿子,被鳥啄得都是洞。樹葉是早落光了,柿子果還零星掛在樹上,都是鳥的下午茶。
拍這幾張時,一群大媽也在。鳥兒吃得豪奢,大媽眼紅。去搖柿子樹,邊搖邊說:這么好的柿子,搖幾顆下來。
柿子沒下來。保安來了。邊攔邊喊:別搖,別搖。你搖它干嘛。
大媽說,吃啊。
滿是洞洞的柿子果,還牢牢的掛在樹上,鳥兒悠悠的飛走了。
這會兒坐家里,手機上放大了照片看。柿子那么飽滿堅固,鳥嘴啄的洞洞,有凌亂美,枝椏伸在空中是一種自然的安排。鳥兒、大媽、保安,那一地的落葉黃,都很治愈。
朋友看了留言:鳥的小肚腩,看著很柔情。
一時興起,回了一句:那個被鳥琢得滿身是洞不肯下樹的柿子,又破爛又倔強。隨我。
朋友一看回復樂了,說:李老師又開始自我憐惜了。
這句話,打動了我。問朋友,你覺得,見自己和自我憐惜,分界點在哪里?
朋友想了想,回答:見自己呢,是像菩薩一樣,看見自己的有限性,并接納這種有限性。告訴自己,沒關系。自我憐惜呢,是像情人一樣,看見自己的傷口,帶著憐惜和體諒。告訴自己,你辛苦了。兩者是菩薩愛和情人愛的區別。
那菩薩愛和情人愛,我們是都需要呢,還是要非常努力的,只取那更大格局的菩薩愛。
朋友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兩個都要有。沒有情人不行,沒有菩薩也不行。人要對自己足夠好,情人和菩薩都配上。
這句情人和菩薩都配上,讓我樂了好一會兒。在過去的很多年,我堅信成年第一忌,就是自我感動。我總覺得,成年后,人要學會清醒的審視自己。肉身能塌,精神不能贅。所以,每有自我憐惜,內心都會有所警覺。告誡自己,不可以。
疫情三年,改變了我這個認知。尤其是這兩年,我吃了很多苦。在人生最難的時刻,醫生告訴我的第一句話是,你要學會愛自己。
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明白,最初級的愛自己,就是原諒自己的無能,像情人一樣看著自己。告訴自己,你辛苦了。
給自己的愛,從來不晚。先有情人愛,再有菩薩愛。
二、
是的,親愛的你,李老師回來了。
謝謝你還在這里等我。后臺有上千條留言,我還沒時間細看。我怕我看多了,自我憐惜的濃度就又上去了。還是留著慢慢看吧。
知道我為何見破爛柿子如見自己嗎?
因為,人總是在有傷的東西上,看到自己的瘡痍。那是自然之物的映照之力。人是需要被看見的,天地間的被看見,有治愈。
三、
有時想想,我們看書聽音樂欣賞藝術,我們尋找同頻的人,心動的文字,無非是想看到自己的瘡痍、脆弱,甚至不堪,被人理解,并被人準確的表達。帶著體諒,也帶著珍重。
如果你好幾次想取消訂閱,又好幾次跟自己說,再等等吧。如果你曾給我的后臺默默留言,對著一個云樹洞說了些秘密。如果你曾片刻記起了我,我的文字,大概也是因為,我們之間曾有“我的傷口,我的憋悶,被你準確表達了”,這樣會心的片刻。
這份會心,是人與人最樸素的恩義。謝謝你們,理解、看見、體諒了我,甚至還給了我喜愛和掛念。在我心里,這都是恩義。我念著好。
謝謝你,還在原地等我。 隔屏鞠躬 。
我們來日方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