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本溪花28億除不干凈雪令人質疑”沖上頭條熱榜第一名。
兩大官媒輪番下場。
【央廣網評】花28億元外包環衛 為什么還除不好雪?
中國新聞周刊:花28億外包環衛卻除不干凈雪,官方:首年外包還得磨合
為何此事受到這么多關注?
其一當然是民生受到極大影響。
央廣文章寫到:
12月中旬,遼寧本溪先后下了兩場大雪,市區總降雪量達到14.6毫米,路面積雪比較嚴重,市民出行受到影響。然而,當地環衛作業不僅除雪工作開展緩慢,該市明山區還發布通知,要求區內商戶在24小時內清除門前積雪,否則將實施處罰。這一強硬態度引起當地居民更多不滿。
其二則是2800000000這個數字著實不少。我用8個0表示億,顯然也是為了讓大家知道,這個訂單,確實大得很。
但到底有多大呢——說白了,也不過28個小目標而已嘛!
我們還是要用數據說話。
有網友在留言里,要求公布合同,我沒找到合同,但中國新聞周刊提到,“2023年8月,本溪市主城區環衛作業以24年28億的價格,外包給了‘供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包括除運雪、清掃保潔等工作。”
有了名字就好說,供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有網站。
按其自我介紹:
供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供銷集團,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社屬企業。
供銷環境目前擁有百余個在運營的城鄉環衛一體化業務項目,合同總額近200億元,服務人口超8000萬,服務面積近6000萬平方米;危險廢棄物年處置量8萬多噸,其中焚燒54100噸/年,填埋33450噸/年,服務客戶近萬家。
有趣的是,網站公司簡介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供銷集團、中國再生資源集團都有成立年月,唯供銷環境沒寫。
但也不難。
搜了下,據愛企查,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17日。
一個成立三年的公司,百余個在運營的城鄉環衛一體化業務項目,合同總額近200億元,由是可知,這個28億的項目,無論對于本溪還是供銷集團來說,都是大手筆,占到后者合同總額的14%。
這么大個項目,當時引起行業極大關注:
再生資源信息網,《一標貫三區28億!協會會長單位中再生集團所屬供銷環境中標本溪環衛特許經營項目 》
環衛科技網:《28億!供銷環境中標本溪市主城區環衛作業市場化項目》
兩個標題都用了感嘆號,可見此事應該是在一個已經很內卷的行業里,投下了一顆震爆彈。
這個本溪日報曾于10月9日報道的“正式啟動的環衛市場化運營項目”,本是銳意改革,為了提升效率而搭設,現在卻因低效而受到質疑,牽出諸如為何要一定24年、是不是有貓膩等更多疑問,想來,當地和企業都要焦頭爛額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