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礁事件還沒結束,“第二個菲律賓”突然冒頭,把中國當成跳板,想改變亞太運輸格局,對于這個東南亞國家,中方不得不防一手。
事實上,之前菲律賓的對華態度還算比較友好,稱愿意同中國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兩國之間的海上爭端。
然而,2023年年初,馬科斯在結束中國之行后,便翻臉不認人,公然撕毀對華承諾,一而再、再而三的派船在仁愛礁鬧事,明白了就是想徹底把南海的水攪渾。
12月以來,菲律賓在南海上的行動簡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不僅多次強闖仁愛礁,為坐灘破船運送建筑材料,而且在強闖不成后,竟然掉頭撞擊中國海警船,導致雙方艦艇發生剮蹭。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菲在南海的博弈還沒畫上句號,“第二個菲律賓”就開始冒頭,企圖哄騙中國,把我們拖下水。
綜合美媒和泰媒消息,泰國再次產生了“取代馬六甲海峽”的想法,準備搞一個名為“陸橋”的項目。
11月中旬,據泰國《民族報》披露,泰國政府準備在該國南部拉廊府、春蓬府兩個地方分別建一處碼頭,然而在兩處碼頭中間修長全長90公里的公路和鐵路。報道指出,2025年泰國將為這個項目招標、施工,項目耗資預計近2800億人民幣。
消息指出,泰國總理賽塔將其命名為“陸橋”,表示往返于歐洲和亞洲的集裝箱都需要從馬六甲海峽通過,預計2030年該海峽將迎來最大運力,一旦擁堵,或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在泰方看來,“陸橋”新路線的開通,能解決馬六甲海峽可能面臨的擁堵問題,且新路線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一旦開通,將大大節省運輸時間和成本。
此外,有泰國官員透露,為了對新項目管制,未來會專門制定法律。種種跡象表明,開建“陸橋”新路線的爆料并非空穴來風,泰國政府正爭分奪秒的實施這項“偉大的計劃”。
對于泰國這一“偉大計劃”,很多人不明白,這和我們中國有什么關系,為何說泰國妄圖哄騙我們呢?
其實,翻開地圖就能看出,若泰國該計劃得以實現,很有可能會一次性改變印太地區的運輸格局,并借機增強他們在印太地區乃至全球的影響力。
然而,僅憑泰國一己之力,恐怕難以順利完成如此之大的工程,于是便試圖把中國拉下水,暗示新路線能幫助中國繞開馬六甲海峽。
為了讓中方爽快答應,泰方甚至聲稱美國那邊的投資者對該項目感興趣。
但對于泰國提出的可繞開馬六甲海峽的新路線,看似對我國有利,但仔細琢磨就不難發現,新路線有一大段路是中國南海防線沒法第一時間觸及的,因此,該路線的選定從某個角度上看與馬六甲海峽并無太大區別。
也就是說,新路線很有可能也會成為卡住我方海上運輸的咽喉,其安全性并不是很好。
同時,即便這個項目成了,給中國帶來的收益也十分有限。說白了,最大的受益者是泰國。
該項目的實施,不僅能為泰國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還能進一步刺激泰國的經濟發展。泰國欲拉上中國,實則是看上了中方雄厚的資金和基建能力,將中國當作“跳板”,從而幫助他們加快本國的經濟發展。
當然,泰國的“如意算盤”也是情有可原,畢竟將本國利益放在首位的并不是只有泰國,每個國家在制定內外政策時,首先考慮的都是本國的國家利益。
不過,對于我們來說,既然這個項目給中國帶來的收益十分有限,我們就要對該項目慎之又慎,要防止泰國賴上中國。因此,對于他們接下來的動作,我們不得不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