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經歷了動蕩的印度教育科技行業,希望在 2023 年出現反彈。可惜的是,2023年印度EdTech出現了更多的逆境,這些逆境甚至掩蓋了部分公司的積極進展。
上述敘述最適合應用在BYJU'S公司上——印度最知名的EdTech公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BYJU'S 所發生和繼續發生的事情也反映了印度教育科技行業必須應對的更廣泛問題:大范圍裁員、高層離職和資金限制。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教育科技公司意識到需要戰略性的業務改進以及審慎的成本削減措施,來度過流動性危機。此外的重點還包括轉向線下渠道和技能提升/再培訓工作細分領域。
BYJU 'S 難題
總部位于班加羅爾的 BYJU'S 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包括圍繞12億美元的貸款訴訟,印度官方監管、公司流動性緊縮,以及有關其核心業務和收購等難題。
這些事態發展對整個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加劇了投資者普遍的擔憂,并削弱了人們對行業整體的樂觀情緒。
“直到2022年,BYJU'S一直被視為行業的引領者,引導著整個行業的趨勢,通過各種收購來鞏固行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看到了一系列導致估值下降的事件,該公司估值從 220 億美元的峰值跌至不足 20 億美元。”一位EdTech投資人表示。
他補充說,這削弱了投資者對教育科技行業的信心,甚至影響到那些擁有可靠商業模式、但尚未獲得后續資本的初創公司。
根據市場情報平臺 Tracxn 的數據,印度教育科技行業的資金 2023 年下降至約 7.12 億美元(截至目前),而 2022 年為 29 億美元。
upGrad 聯合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Mayank Kumar指出,“與 TAM(總目標市場)或之前的市場規模指標相比,2023 年投資者討論的主要是單位經濟效益、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現金流。”
BYJU'S事件也影響了消費者情緒。
Ulipsu 聯合創始人 Sumanth Prabhu 和 Nikhil Bhaskar 表示:“在客戶方面,人們對采用教育科技產品缺乏熱情,除非它們有值得信賴的參考。”
更普遍的裁員
作為教育科技初創公司,包括獨角獸,在遭受財務損失后,他們不得不停止擴張并訴諸于裁員以及其他削減開支的努力。
BYJU'S 希望扭轉其業務盈利狀況,其首席執行官開啟了涉及精簡勞動力的業務重組活動。其他公司,包括Unacademy、upGrad、LEAD和PhysicsWallah,也將裁員作為削減成本的一部分,而一些公司稱之為“與績效相關的離職”。
裁員并不僅限于獨角獸公司;Simplilearn、Cuemath、Adda247、Skill Lync 和 Teachmint 等規模較小的教育科技公司也被迫裁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大范圍裁員不僅僅限于初級和中層職位。一些公司包括 CXO 在內的多位高層也出現了離職,例如BYJU'S、Unacademy 等。
在 Unacademy 一系列高層離職后,本月早些時候,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 Gaurav Munjal 表示,該公司現金消耗已經減少 60%,并確保現有現金儲備可以維持四年以上經營。
一位初創公司聯合創始人表示:“隨著該行業公司精簡并致力于提高盈利能力,我們可能會繼續看到裁員。”
行業整合期
具有挑戰性的融資條件導致規模較小的教育科技公司要么關閉,要么被淘汰,或者被更大的實體收購。
4 月,班加羅爾DUX教育公司在努力籌集資金后停止了運營。
本月早些時候,線下教育公司 ALLEN Career Institute以 1000 萬美元價格收購了教育科技初創公司 Doubtnut ,盡管后者此前已籌集了約 5000 萬美元。ALLEN 的收購正值其尋求創造更多機會之際——包括擴展其在線渠道的影響。
此外以 K-12 為重點的Toprankers今年進行了三筆收購:4 月份收購了 ProBano,7 月份收購了 The Lex Guru,12 月份收購了 Chinar Law Institute。
Adda247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Anil Nagar 指出,隨著大型企業擴大產品范圍和市場覆蓋范圍,該行業的并購 (M&A) 可能會激增。
教育科技公司正在轉向并購以及對規模和效率有幫助的合作伙伴關系。它們正在通過資源和專業知識整合,來降低客戶獲取成本并簡化運營。
“印度教育科技行業正在經歷從疫情時期驅動的增長轉向整合和專業化的轉變,”PhysicsWallah 在線首席執行官阿圖爾·庫馬爾 (Atul Kumar) 表示。其于今年6 月份以約 6100 萬美元收購了Xylem Learning 的50%股權。
技能提升公司 upGrad 的 Kumar 表示,技能提升仍在繼續增長,盡管它在大都市中蓬勃發展,但在二線城市和較小的城鎮中仍然處于滲透率較低的階段。“因此,擁有更多的新時代合作伙伴將開辟更新的市場,為每個家庭提供更廣泛的準入和覆蓋范圍——我們預計 2024 年將出現這種整合趨勢。”他解釋道。
致力于改善業務
教育科技公司正在努力提高收入、縮小虧損并減少開支,以在未來幾年實現可持續和盈利的業務。
一些公司在截至 2023 年 3 月的財年中實現了其中一些指標。
LEAD公司在 2022-23 財年,實現了業務損失縮小并營業收入翻倍,但總體支出增加。與此同時,盡管 2023 財年總支出較上一財年有所增加,upGrad 的收入增長了兩倍,虧損穩定。
然而,對于一些公司來說,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健康的銷售數據。
例如,盡管減少了開支,Cuemath 2023 財年業務銷售額下降,這影響了其營收,其合并凈虧損有所擴大。教育科技公司正在探索各種方法來增強其業務,包括混合學習方法和技能提升工作。
雖然 BYJU'S、Unacademy 和PhysicsWallah 等線上公司正在加強線下戰略,但傳統的線下企業,如ALLEN和Sri Chaitanya正在努力提高他們在在線業務的影響力。
PhysicsWallah 的 Kumar 指出,混合方法(結合線上和線下教育)為學生提供了兩種模式的優勢,包括促進社交互動和師生直接參與。PW去年與Vidyapeeth一起進軍線下領域。“到 2023 年,線下中心占 PW 收入的 40%。公司預計,隨著明年擴展到更多中心,線下業務將大幅增長。”他指出。
4 月份,Unacademy 的 Munjal 強調,與 2022 年相比,該公司 2023 年線下中心的收入激增 655%。盡管它觀察到線下增長帶來收入激增,但其核心業務——在線備考業務收入出現下滑。
在混合學習空間中,技能提升/再培訓由于快速的技術變革和不斷變化的就業市場對持續學習的需求,該細分市場出現了顯著增長。像 upGrad 這樣的公司,Eruditus、Simplilearn、Scaler、PhysicsWallah 等抓住了機遇,滿足人們對技能、再培訓和技能提升日益增長的需求。
B2B 的出現
隨著教育科技初創公司的產品多元化,這一年我們還見證了B2B 細分市場走出陰影。“教育科技初創公司被新冠疫情期間的突然增長所誤導,導致了一些錯誤的假設,例如認為 B2C 是增長的唯一途徑,在線教育將不可避免地占據主導地位,”Ulipsu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表示,并補充說該行業將見證 B2B 領域的增長。
盡管并沒有完全放棄 B2C,但一些教育科技公司開始加大對 B2B 的關注。最初以 B2C 為中心的參與者,例如 Eruditus、Simplilearn、PhysicsWallah 和 upGrad,正在將其資源轉向與企業和學校和學院等機構客戶的合作伙伴關系。
為可持續經營努力
隨著教育科技公司進入新的一年,他們必須關注對他們長期有利的戰略。這意味著公司需要將關注點投入到高質量的內容和教學、改善的客戶體驗以及技術采用等。
TeamLease Edtech 的 Sharma 表示:“教育科技公司應該將重點轉向客戶體驗和保留,因為這是最好的長期戰略,從昂貴的營銷策略轉向創造更好的內容、優質的師資、高效的平臺和良好的客戶服務。” 她強調教育科技公司需要投資基于人工智能的聊天機器人,為 24x7 客戶服務提供積極的用戶體驗。不過,她建議企業仔細評估技術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回報。
BYJU'S、upGrad、Vedantu、Cuemath、Simplilearn 和 Adda247 等教育科技公司正在利用AI、AR、VR等增強學習體驗。Adda247 的 Nagar 預見到這些趨勢在未來將持續下去,并強調先進AI應用程序和擴展現實(XR) 技術將有助于交互式學習、增強數據分析,幫助做出明智的決策。
PW的Kumar認為,技能提升/再培訓預計到 2024 年,該細分市場的表現將優于其他領域。“為專業人士提供相關、高質量課程以提升技能的教育科技平臺有望實現顯著增長。這一領域的成功將取決于提供個性化、靈活且與行業相關的課程的能力,”他解釋道。
Kumar補充道,微學習的采用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加速,將簡短的學習模塊無縫集成到日常生活中,將使學習對用戶來說更加容易和方便。
展望未來,鑒于二線和三線城市的用戶群激增,教育科技公司必須調整其產品,以滿足非都市區的學習者需求。這將使全國各地學習者更容易接觸到廣泛的教育科技。“加強教育科技內部的合作,使數百萬人獲得教育成為現實,這不僅會繼續增強人們的信心,同時也使印度成為其他發達經濟體看到的數字中心和教學資本。”upGrad 的 Kumar 說道。
就 BYJU'S 而言,它必須專注于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業務行業,建立模型并解決治理問題,一位投資者表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建立強大的系統和流程,并讓專家對其進行管理來解決”。
他補充道:“商業模式需要隨著情況不斷發展。但BYJU'S 錯過了穩固其于疫情時期建立的優勢,并且沒有按照疫情后的要求進行發展。” 關于對教育科技的投資,一位投資者預計一級市場的信心將在 2024 年下半年恢復,更多投資將在 2024 年下半年實現。
與此同時,為了吸引投資者,教育科技公司必須展示規模、客戶保留和參與度、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清晰的盈利路徑和可持續經營能力,同時避免出現燒錢的情況。
其他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