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萬科的“股東站臺會”上,郁亮說過:市場的恢復需要三組力量的合力:能買、想買、需要買。
目前還存在的難點是“想買”的問題。
想刺激購買欲,定價策略很關鍵。
月初時,拼多多市值一度超過阿里,就側面反映出了,在經濟趨緩大背景下,消費趨勢更偏重“性價比”。
何況掏空六個荷包的買房。
這道理,想買房的懂、開發(fā)商也懂,但競品項目、老業(yè)主、監(jiān)管層懂又不想懂。
0.5成首付、75折、高傭金 引發(fā)競品不爽
深圳龍華區(qū),據壹線君打探到,這里有好幾個樓盤,正在明里暗里打著“價格戰(zhàn)”。
比如位于龍華中心區(qū)的富基云瓏府(備案名“云瓏府”),前段時間傳出0.5成首付,或7.7折總房款促銷。
云瓏府項目2022年12月入市,主流戶型為123-155㎡,備案均價約6.4萬/㎡,總價不低。
4月份,該項目就推出了85折活動;隨后,又推出“買一送一”活動:即買一套云瓏府房子,送東莞一套房子的部分首付或開發(fā)商旗下深圳大鵬區(qū)的一套統(tǒng)建住房。
但,這些手段都沒有“贏得市場”。
截至12月7日晚,251套房源中,只去化了37套,去化率不到15%。
于是,這個項目直接推出了0.5成首付,或7.7折:
- 0.5成首付,總價按照房屋備案價銷售,這一模式,滿足條件的購房者需要準備3成首付,待完成簽約后,開發(fā)商會將2.5成首付返還給購房者。
- 而直接打折模式,項目總房款按備案價打7.7折,但購房者需要付3成首付。
還有些項目,采取的是把“返還傭金”——開發(fā)商把讓利空間給到渠道,買房人找中介買房,有的可以打到8.5折,有的甚至7.5折。
但這個折扣,需要賣出去后,開發(fā)商返傭給中介,中介返給購房人。
據當地中介介紹,卓越和奕府、佳兆業(yè)在深圳的部分樓盤,都采取了此類優(yōu)惠方式。
有“打骨折”的,自然就沒有人愿意去買原價的。
這一下,周邊競品全不干了,深感震驚、強烈譴責。
剛買房就虧本 老業(yè)主集體投訴
老業(yè)主更坐不住了,直接投訴監(jiān)管部門。
月初,多位合肥偉星濱江道(濱宸里)的老業(yè)主們,打12345投訴、上政府網站留言:項目惡意降價惡意降價,涉嫌擾亂市場。
據自媒體介紹,這些老業(yè)主之前買入單價在2.8萬/㎡左右。但最近濱江道計劃清倉最后兩棟,售價下調到2.1-2.3萬/㎡,和前四批次的單價比起來,相當于打了85折。
同樣時間,有蘇州網友投訴稱:高新區(qū)保利時光印象雅苑項目,同樓層同戶型,位置更差的邊戶,2個月降了6萬?!岸潭虄扇齻€月居然如此降價,說明當時價格虛標?!?/p>
另有網友表示,蘇州市相城區(qū)保利云上流光項目,此前以8折價格銷售,之后直接降到了75折,總價一降再降。
南京,電建瀧悅雅頌的業(yè)主,投訴在自己買房3個月后,開發(fā)商已經在備案價格基礎上降價接近20%出售。甚至有部分樓層部分戶型,價格已跌回周邊10年前二手房價格。
武漢,多位光谷偉星星悅廣場的老業(yè)主投訴,買房時單價2-2.2萬/㎡左右,但后來項目大幅降價至1.3-1.6萬/㎡。以1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來算,不到一年,還沒開始交房,就損失了40-50萬元。
成都,有網友投訴,東部新區(qū)簡州新城的保利中糧湖光錦云,“惡意降價擾亂市場”,項目拿證價格1.5-1.7/㎡,現在以9000元/㎡均價銷售,降幅達到40%以上。
惠州,網友也在”領導留言板”上投訴該地包括保利陽光城在內的部分樓盤,違反之前的”限跌令”,市場出現7折甚至5折的折扣,還沒收房,房價又虧了幾十萬。
深圳,龍華區(qū)中海聞華里老業(yè)主留言稱,該樓盤用工抵房的名義變相打折賣房——工抵房直接降價60萬元銷售。
該老業(yè)主表示,不是不允許樓盤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打折銷售,壞的樓層95折,其他樓層97折也是允許的,但是他們直接降價60萬元,作為老業(yè)主心理上是無法承受的。
諸如此類的投訴,已是不勝枚舉,老業(yè)主們已開始崩潰。
監(jiān)管兩難:想活絡樓市又擔心擾亂市場
這時候,需要有人能出來主持公道。
但接收意見的監(jiān)管部門,更是兩難。
一方面,他們是希望促進樓市去化的,傾向”把市場的交還給市場”,不再對新房定價進行過多干預。
南京市房地產交易登記中心商品房銷售管理中心表示,“對房企降價沒有規(guī)定。在核驗購房合同的時候,系統(tǒng)會將成交合同和備案價進行比對。不高于該價格,合同都能通過”。
蘇州高新區(qū)住建局也和媒體反饋:“樓盤銷售的房源本身屬于商品,如果不允許開發(fā)商降價促銷,有可能導致企業(yè)資金鏈斷裂,項目出現爛尾的風險?!?/p>
但另一方面,面對那么多的民生投訴,又不可能不理睬。
尤其,之前不少城市還出臺過“限跌令”——2021年下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在樓市下行壓力下,許多房企都曾試圖通過降價促進銷售量,當時全國有二十余個城市發(fā)布了“限跌令”,防止擾亂市場,形成“惡性競爭”。
當時,這些城市限跌的幅度多數是備案價的85折。有的城市限跌幅度更少,比如合肥,僅為備案價下浮5%。
眼下,這些“限跌令”都還并沒有明文取消。
一些城市的住建局,按照“原則”,選擇“約談降價房企”。
上文提及的幾個大幅降價項目,后來:
- 合肥偉星濱江道發(fā)布聲明,表示還處在登記階段,尚未正式對外銷售,具體價格以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簽署約定為準;
- 武漢偉星光谷星悅廣場項目的銷售被房管局叫停了三天;
- 成都簡陽的”保利湖光錦云”,被相關部門以”由于價格波動過大,涉嫌擾亂房地產市場正常秩序”為由,暫停辦理網簽備案;
- 惠州保利陽光城也因降價促銷被當地住建局要求整改。
但中原地產資深分析師盧文曦認為,過去雖有很多地方出臺“限跌令”,但時間長了以后,大家發(fā)現“限跌令”不能真正控制房企的降價行為。
比如有地方政府規(guī)定樓盤打折幅度不超過備案價15%,房企在實際操作中雖然號稱不打折,卻有很多其他名目,比如送幾年物業(yè)管理費、送車位,甚至還有房企送黃金、送現金,限跌令其實早已“名存實亡”。
他認為,許多地方政府之所以放開對新房價格的限制,是為了保住房地產市場流動性。
“如果一味限制房企降價,市場完全沒有流動性、完全僵住,反而會帶來更多問題與矛盾,所以現階段還是要讓市場發(fā)揮它的價格調節(jié)機制,讓交易量爬升起來,房地產銷售端才有恢復的可能性?!?/st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