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環境下,投資收益能否超過銀行存款利率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但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投資收益能夠超過銀行存款利率的項目其實并不多。由于市場投資的風險增加,人們會更愿意選擇存款以保值,但為了增加貨幣的流通性和降低風險,銀行可能會選擇持續降低存款利率。在除了存款之外的投資渠道中,是否存在能夠實現高于存款利率的投資收益呢?
我們都知道,投資的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理論上,如果一個投資項目的預期收益率為10%,那么它的實際預期收益就等于本金乘以90%的兌付概率乘以10%的收益再減去損失全部本金的概率。然而,實際情況中,投資項目的風險性誰又能說得清呢?因此,我們在選擇投資項目時,不僅要考慮項目的預期收益,更要考慮項目的風險性和當下的大環境。投資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保護本金,即使是零利率存款,那也是少虧就是賺。
近期,有一個比較火的話題,那就是20萬存銀行,三年利息將少1800元。然而,我們要是把這點利息和20萬的本金相對比,1800元其實并不多。存款會貶值,這是由于過去20多年的通脹形成的思維慣性。但是,現階段的通脹率并不高,CPI甚至是負的,那么實際利率是不是也該相應調整呢?如果貨幣水流入不到市場里,錢不在市面上大幅度流通,那么普通人面臨的通脹問題現階段就不會大到哪里去。
總的來說,經濟下行環境下的投資策略應該是以保護本金為第一要素,其次才是考慮收益。而選擇投資項目時,不僅要看項目的預期收益,更要看項目的風險性和當下的大環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雖然投資收益超過銀行存款利率的機會可能存在,但每位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權衡進行投資決策。
有時候投資受損后回過頭來一看,還是在銀行存款香,穩定增值,不知道您對此怎么看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