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使伯恩斯的一番言論引起嘩然,他聲稱中國不打算與美國開展探月合作。他與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比爾·尼爾森同樣認為,中美正在包括探月在內的各項太空領域開展競賽,NASA局長一度擔心中國將率先“占領”月球。但令人諷刺的是,NASA卻被曝將向中國申請月壤。
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始終在不遺余力地打壓中國航天的發展。上個世紀末,美國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炮制了所謂的《考斯克報告》,污蔑中國通過發射美國商業人造衛星,來“竊取”美國航天科技,以此為由禁止中國發射任何包含美國制造零部件的人造衛星,這讓中國完全失去了國際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的9%份額。
也是在上個世紀末,在美俄主導下,連同其他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航天機構,開始建造國際空間站。一開始,我國也表達合作意向,想要加入國際空間站項目。但多次申請,均遭到美國的拒絕。
理由是一方面說中國航天技術落后,不能為國際空間站提供任何有用的貢獻;另一方面擔心美國航天技術“泄密”給中國,從而威脅到美國的領先地位。
除了中國自己申請之外,俄羅斯、歐洲航天局也曾建議美國放開限制,讓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但都被美國拒絕。不僅如此,美國后來更進一步升級對中國航天的封鎖,通過立法《沃爾夫條款》,禁止NASA與中國航天機構開展任何形式的航天合作。
彼時,我國還沒有能力開展載人航天任務,也沒有探索過月球,更沒有離開地月系統去探測遙遠的火星。面對美國不斷加強的航天封鎖,我國只能更加堅定地走獨立自主研發之路。經過廣大航天科研人員多年來夜以繼日的奮戰,我國的航天技術由弱變強,逐漸發展到如今世界一流水平。
我們不但自主把航天員送上太空,并讓航天員安全返回,而且還獨自建造了中國空間站,讓中國成為目前全球唯一獨有空間站的國家。而在深空探測領域,取得的成就更是全面開花。
我國先是通過嫦娥一號、二號實現了繞月探測,然后把嫦娥三號送上月球正面,而嫦娥四號實現了史上首次著陸月球背面的壯舉,嫦娥五號則是成功把1.731公斤的月壤和月巖帶回地球。天問一號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實現了火星繞飛和火星表面軟著陸,這在全球航天史上絕無僅有。
面對中國航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美國寢食難安,他們無法阻止中國航天的崛起,只能無端抹黑中國航天。前有NASA局長污蔑中國航天不與美國合作,現又有美國大使聲稱中國不與美國進行探月合作。
但事實世人皆知,美國自己立法不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現在卻反過來甩鍋給中國,實屬厚顏無恥。雖然美國國內也有希望中美開展航天合作的聲音,但諸如NASA局長這些人甚至還表示要把《沃爾夫條款》永久化,所以中美航天無法合作的根源在于美國。
而中國歷來都是以開放包容的態度,與國際開展航天合作,也沒有限制與美國合作。在中國空間站建造之前,我國就面向全球征集實驗項目,也沒有拒絕美國來申請。
最終,包括俄羅斯、日本、印度等17個國家的項目獲批入選,美國項目則落選了。而美國項目沒有入選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國禁止美國參與合作,而是因為經過審慎評估,我國航天專家認為美國項目技術沒有達到我們要求的標準。
在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之前,我國發射了鵲橋號中繼衛星,為月球背面與地球的通信搭起橋梁。美國沒有這樣的通信衛星,所以NASA向中國申請在未來美國月球任務中借用鵲橋號中繼衛星。中國對于國際合作探月秉持開放態度,所以同意了美國的請求。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和月巖已面向國際開放申請,而NASA被曝計劃向中國申請月球樣品,他們認為中國月壤具有獨特研究價值。此外,他們還看上了中國即將帶回的月球背面樣品。
按照計劃,我國將在2024年發射嫦娥六號,去神秘的月球背面采集樣品帶回地球,這將是人類史上首次月背采樣任務。人類從未直接研究過月球背面樣品,所以嫦娥六號帶回的樣品更具獨特價值,更會引起國際的關注,到時NASA也很有可能會來申請樣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