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區圖書館“潞河講堂”公益講座第267講《君子如玉》于11月16日上午在圖書館一樓報告廳開展,吸引線上線下1700余人聆聽。
此次講座主講人是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學臺顧問、原CCTV《文化尋根》欄目制片人南風子(崔宗武)。崔老師首先以闡釋文字為發想。“文”是“字”之根基和母體,而“字”則是由“文”所孳乳。我們中國的文字,是中國所有的經典、文獻、文化、思想的基礎,是中華文明活化石。崔老師結合《說文解字》、《鶯鶯傳》、《西游記》、《紅樓夢》等傳世經典文獻、詩詞歌賦、字根語源、考古文物、民俗方言等,娓娓細數中國人對“玉”情有獨鐘、崇玉愛玉、用玉佩玉的歷史,勾勒出“玉”字家族之發展軌跡和繁衍脈絡。從遠古新石器遺址所見玉器及類型,回歸到如今奧運會玉質獎牌取玉之仁、義、智、勇、潔之寓意。
然后,崔老師從甲骨文解讀玉文化,再結合文字記載和考古發現,引用許多玉的典故,說明玉文化及古代的圣人、君子如何從中有所成就,清晰明了闡釋玉文化的緣起與形成。
最后,崔老師將自己在2017年出版并被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君子如玉》一書贈予武清區圖書館, 豐富了文獻資源,也為讀者提供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介紹玉文化的佳品。
崔老師深諳文字之法,此次講座視角獨特新穎,引經據典、圖文參驗、深入淺出、逸趣橫生,經脈清楚,探尋中國“文化尋根,文字先行”。在大家輕松學習文字知識的同時,也進一步了解中國玉文化,轉而升華為人文精神思維,人人“比德于玉”,升華仁愛之心、消除浮躁之心、愉悅煩悶之心、凈化污濁之心,潔身自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講座后,王子君館長表示,已經收到了很多聽眾發來的信息,期待崔老師能夠在武清圖書館潞河講堂開設系列的傳統文化講座。(朱波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