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惡性腫瘤,胰腺癌的發病率在全世界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由于胰腺所處的位置特殊,很多患者早期癥狀不典型,等到出現疼痛等癥狀,確診時已處于晚期,喪失了手術機會。大部分患者確診后的生存期僅有1年左右,這也讓胰腺癌有了“癌中之王”的稱號。
01.
胰腺癌為何如此兇險
胰腺解剖位置較深,胰腺頭部被十二指腸包繞,胰腺的表面被胃覆蓋,所以胰腺癌早期的癥狀并不明顯。胰腺癌除了通向十二指腸的開口(乳頭部)附近的病灶可早期出現黃疸以外,很少或僅有非特異性的癥狀如上腹隱痛、腹脹、腹瀉、嘔吐、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等,很容易被忽視或誤診為胃腸疾病。
除了生存率低外,胰腺癌相較于其他的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且發病率和死亡率幾乎持平。胰腺癌有3個發病特點:
一是起病隱匿,早期很可能沒有任何癥狀或是出現一些容易被誤診為消化道異常的表現,讓人們忽略;
二是胰腺藏于腹腔深處,周圍存在有很多重要的血管,這直接導致胰腺癌的手術切除率僅有20~30%;
三是胰腺癌屬于原發、先天耐藥疾病,使用藥物治療的有效率很低。
02.
如何早期發現胰腺癌?
腹痛(容易以為是胃不舒服)
左中上腹部隱痛,對于疼痛耐受較好的人表現為不舒服,不適感,或輕微的腹脹。在大魚大肉、高脂飲食后表現為腹痛加重,腹脹加重,大便干燥,排便困難等等。
胃病吃胃藥能基本控制,而胰腺癌的腹痛吃胃藥基本無效。
黃疸(胰腺癌的重要癥狀)
尿黃,皮膚黃,皮膚瘙癢,搔抓伴皮膚抓痕。由此影響睡眠,精神狀態等。典型表現是皮膚或其它組織被染成黃色。
大便異常
大便干燥,大便蠕動減慢,胃腸脹氣。大便發白,如陶土色。部分患者會出現黑大便,伴隨貧血癥狀,患者有貧血貌,行動緩慢,頭昏頭暈等等。
體重下降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精神狀態尚可,進食尚可,不容易引起重視。中晚期表現為進行性消瘦,骨瘦如柴。
血糖升高(容易以為是糖尿?。?/p>
胰腺癌可能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引起血糖升高,一些無肥胖、家族史等危險因素的老年人突然出現血糖升高或是血糖不穩定要警惕。
03.
高危人群如何篩查
滿足以下任何一項即可認為存在胰腺癌患病風險:
年齡超過40歲且出現非特異性腹部癥狀;胰腺癌家族史;新發糖尿病,尤其是60歲以上患有非典型糖尿病或快速發展的胰島素抵抗,且無家族史或肥胖癥;慢性胰腺炎,特別是伴有癌前病變;
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良性疾病遠端胃大部切除術,尤其是切除術后20年;有吸煙史、飲酒史或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
篩查的項目可包括腫瘤標志物CA19-9檢查,內鏡超聲、磁共振成像或磁共振膽胰管成像,必要時做穿刺活檢來確診。在未發現病變的情況下進行每年一次的檢測。
04.
如何預防胰腺癌?
切忌長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日常飲食需注意保持谷類、豆類、甘薯等粗糧的攝入,其中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抗自由基和抗氧化,有利于防癌抗癌。
保持進食規律;戒煙、不酗酒,提倡飲茶,適量飲茶能夠提高免疫功能和防癌;工作中要做好防護,少接觸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學物質。
積極預防與治療與胰腺癌相關的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膽囊炎、膽囊結石、糖尿病等。要清楚胰腺癌的預防知識,提倡定期進行體檢。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避免超重和肥胖,保持良好情緒。
早期診斷是診療的關鍵,應該高度警惕,才能防患于未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