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工藝,經典再敘新江南
文人雅集,傳承助力新設計
跨界聯合文人傳統工藝
推動江南地區文化產業新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啟動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和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承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2023“江南雅集”傳統工藝研修班)于2023年11月2日至12月1日期間進行教學活動。
“江南雅集”傳統工藝研修班以江南地區的文人傳統工藝為研究對象,以傳承和弘揚江南文化為目標。主題設定與地域文化緊密結合,旨在突出江南地區文人傳統工藝特色。江南地區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其民間傳統手工藝具有深厚的底蘊和廣泛的影響力。通過在江南地區開展傳統工藝研修班,將有助于挖掘和傳承江南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江南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
研修班學員風采
此次“江南雅集”傳統工藝研修班學員們從事的技藝包括陶瓷類的漳州窯瓷器燒制技藝、珠光青瓷燒制技藝、德化瓷燒制技藝、傳統青花制作技藝、傳統古彩瓷制作技藝、青白瓷制作技藝、建水紫陶燒制技藝、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制茶類的龍井茶制茶技藝、安吉白茶手工炒制技藝、碧螺春制作技藝,雕刻類的桐鄉竹刻、朱派竹刻、嘉定竹刻、牙雕、木雕、玉雕,印刷類的雕版印刷技藝(杭州雕版印刷技藝)、木版水印技藝,紡織類的漢服設計制作工藝、鼓樓刺繡、上海絨花,以及富陽竹紙制作技藝、指墨藝術、海派年畫月份牌、掐絲琺瑯等。
研修班學員創作風采
技藝與設計,共美新江南
研修班邀請上海多領域專家學者進行授課,上海社會科學院教授蔡豐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章莉莉《非遺活態傳承與跨界創新》、陳光輝《傳統與現代器物的尺度》,副教授胡建君《宋代文人美學與當代生活》《江南文人雅集和海上朋友圈》、夏寸草《文化創意賦能——城市更新與非遺活化》、李謙升《智能技術賦能傳統工藝》等系列高質量課程,為學員們打開新思路。
蔡豐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授課現場
章莉莉《非遺活態傳承與跨界創新》授課現場
陳光輝《傳統與現代器物的尺度》授課現場
胡建君《宋代文人美學與當代生活》《江南文人雅集和海上朋友圈》授課現場
夏寸草《文化創意賦能——城市更新與非遺活化》授課現場
李謙升《智能技術賦能傳統工藝》授課現場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與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設計團隊,教授章莉莉,副教授夏寸草、李謙升,研修班班導師鄭珊珊,以及上海知名設計師宋連生、胡一威、何然等多位設計大咖,與青白瓷制作技藝傳承人王水彬、傳統青花制作技藝傳承人秦秋艷、傳統古彩瓷制作技藝傳承人吳云霞等學員精準對接合作,牽手研發系列跨界創作,以文人傳統工藝走進現代江南生活為目標,建立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的連接點。
章莉莉教授、青白瓷傳人王水彬、筆墨宮坊許總、研究生交流現場
設計師何然與學員交流現場
班導師鄭珊珊、碩士研究生與學員交流現場
設計師胡一威與絨花傳承人羅文榮交流現場
據悉,此次合作研發成果將于2024年1月在上海寶山民間國際藝術博覽館設專場展覽中面向公眾開放,我們期待看到這次跨界合作所創作的作品,以及它們如何將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為我們帶來新的視覺沖擊,屆時歡迎大家的參觀。
技藝與技藝,聯合新思路
研修班同時致力于促進學員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設計方向的碩博研究生團隊積極參與其中,與學員組成創作小組。
在創作過程中,學員與碩博研究生團隊分享各自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帶給對方,共同挖掘傳統工藝和現代設計中的創新元素。傳統工藝的精致細膩與現代設計的簡潔優雅相得益彰,年輕設計師的加入為傳統工藝融入Z時代生活圈提供了新的活力,以獨特的視角和前衛的理念,為傳統工藝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們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創造出既具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現代感的作品,使傳統工藝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的生機。
碩士研究生與學員交流現場
博士研究生與學員交流現場
技藝與品牌,謀求新發展
研修班組織傳承人學員前往上海的多個知名品牌進行實地考察,包括MoreLess設計師品牌、“筆墨宮坊”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等。這些品牌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設計和科技元素,打造出獨具特色的產品,成為了傳統技藝與現代品牌聯合發展的典范。
筆墨宮坊合影留念
在MoreLess設計師品牌展廳,學員們欣賞到了將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完美融合的家居用品。該品牌注重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以獨特的視角和設計手法創造出充滿藝術氣息的產品。在“筆墨宮坊”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學員們親身體驗了傳統毛筆、宣紙等文房四寶的制作過程,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則向學員們展示了傳統工藝在化妝品、家居用品等領域的應用。品牌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市場需求相結合,打造出備受消費者青睞的特色產品。傳統技藝可以成為品牌產品的點睛之筆,而現代品牌則是傳統技藝傳承和發展的載體,品牌延續古老而又詩意的傳統文化,兩者的有機融合是雙向共贏的發展方向。
MoreLess多少設計師品牌家具店
中華藝術宮調研合影留念
上海民族樂器一廠調研現場
荷木嘉園調研現場
上海家化調研現場
玻璃博物館調研現場
朵云軒考察木版水印技藝
在“江南雅集”傳統工藝研修班為期一個月的學習中,傳承人學員們探討如何讓這些悠久的技藝在當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機,并廣泛地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他們研究江南傳統工藝的精湛之處,思考如何將其融入現代設計理念中,讓古老的工藝呈現出時尚的氣息。他們觀察當代消費者的需求,努力將這些技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創造出既能滿足市場需求又具備技藝核心內涵的產品。期望年末,在上海寶山民間國際藝術博覽館的專場展覽中,學員們即將呈現的精彩作品,為我們展示精巧絕倫的技藝與當代生活美學的巧妙結合,讓江南傳統工藝在新的時代里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研修班學員合影留念
責任編輯:逄繼青
文字采編:劉 欣
攝 影:朱 曄、董 慧
圖文排版:黎汭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