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做好社會治安重點工作,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切實有效維護社會治安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近日,德江縣人民法院在貴州工程職業學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案,全體在校師生約500余人進行了旁聽。
案情簡要
2023年5月,被告人陽某通過微信與人談好按照每天500元報酬到福建廈門提供銀行卡給他人轉移詐騙資金。
同年5月25日,陽某專程從浙江到福建云霄縣,將自己名下尾號為1605的招商銀行卡和尾號為7653的華夏銀行卡提供給上線轉移詐騙資金,并提供手機密碼、支付密碼、刷臉驗證等幫助,致使德江籍被害人安某蓮和全國各地多名被害人被騙,涉案資金共計2503124元,卡內尚有余額509082元未取出。經查,有被害人安某蓮等16人被騙資金共計826805元。2023年5月26日,被告人陽某被抓獲歸案。到案后,其家人代為賠償被害人安某蓮103800元。
法院審理認為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陽某為不勞而獲賺錢,明知是違法所得,將銀行卡等提供給上線用于轉賬,并提供支付密碼、人臉識別等驗證行為幫助轉賬,轉移詐騙資金826805元,其行為已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鑒于被告人屬從犯,有坦白、認罪認罰、無違法犯罪前科,且自愿賠償部分被害人損失等量刑情節。德江縣人民法院判處陽某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法官有話說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高校學生網絡使用頻繁,網購、手機支付、社交媒體等工具被廣泛使用,電信網絡詐騙問題在高校中愈發嚴峻,這給了作惡分子可乘之機。天上不會掉餡餅,誘惑背后是陷阱!請廣大師生時刻提高保護個人隱私的警惕性,嚴禁出租、出借、出售本人銀行卡身份證等證件,以免被不法犯罪分子利用,讓自己成為犯罪的幫兇最終害人害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