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是近期上市的兩款熱門手機,對于兩款手機的性能和影像表現,各方說法不一。同時,這兩款手機分別采用了兩家處理器廠家的旗艦芯片,聯發科的天璣9300和驍龍8 Gen3究竟誰才是王者,也是眾說紛紜。
下面就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的實際表現,從外觀設計、制造工藝、性能表現、影像能力等多個方面,對比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各自有什么優勢和不同。
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起售價均為4999元,最低配置都是12G+256G,16G+512G版本,均為5499元,16G+1T版本,5999元,不過vivo X100 Pro多提供了一個版16G+256G版本,售價5299元。
相對于小米和vivo前一代旗艦產品,價格上都有下降,但在最近發布的新產品,性能配置和這兩款機型一樣的產品中,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并不是價格最有誠意的。
一、外觀設計及制造工藝對比
從外面設計來看,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給用戶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vivo X100 Pro給用戶的感受是一種圓潤中的精致,而小米14 Pro由于線條和設計元素的不同,更多地給用戶一種比較硬朗的風格。
從前面板來看,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除了屏幕大小不同外,屏幕邊緣也有一些不同。小米14 Pro采用的是四邊微曲面上部單挖孔設計,整體上呈現出直面屏的感受;而vivo X100 Pro則是雙曲面單挖孔設計,前面板給用戶的印象一種圓潤的感受。
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后背的兩種設計風格更為明顯,小米14 Pro是矩形的后背上疊加了方形的影像模組,vivo X100 Pro則是在圓潤后背上疊加了一個圓形影像模組。同時,小米14 Pro的后背設計是非對稱設計,而vivo X100 Pro則是完全對稱設計。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白色版本,后背都是玻璃材質,兩者的顏色很相似,但vivo的更偏白一些,而小米14 Pro的白色里有些奶白的感覺。
兩款手機的中框都采用了金屬中框,不同的是小米14 Pro的中框延用了上一代小米13系列直角邊框并配以亮面材質,而vivo X100 Pro的邊框為了配合前后面板的同等弧度,做了對稱型左右邊框的切割。
就質感和手感而言,vivo X100 Pro的質感和握感要更好一些,而小米14 Pro的握感多少有些割手。
兩款手機的后背玻璃的工藝都做得不錯,雖然都是亮面,但并不會粘上指紋,但小米14 Pro的中框卻極易粘上指紋。
在制造工藝方面,vivo X100 Pro的按鍵松緊適中,與中框的結合也很緊實,幾乎沒有多余數的空間,相對而言,小米14 Pro的按鍵就有些松松夸夸,按鍵與中框的開孔精度與X100 Pro相比要差了一些。中框和前后面板的結合方面,vivo X100 Pro的縫隙均勻并結合緊密,而小米14 Pro的左右縫隙和上下縫隙有些不一致的地方,這也許只是個例,但刀客的這一臺小米14 Pro底部的兩角縫隙處可以輕松地插入一張紙幣。
雖然外觀設計對用戶的感受而言是一種個性化的認知,但如何從協調性、手感和裝配精度和制造工藝等客觀因素考慮,仍然是可以看出高下的。總體而言,vivo X100 Pro的外觀給用戶一種更為精致、圓潤的感覺,而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比,多少有些廉價的感覺。
二、性能:天璣9300對抗驍龍8 Gen 3
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的主要配置如下表:
整體硬件配置上,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相差不大。屏幕方面,小米14 Pro采用的是華星光電的屏幕,而vivo X100 Pro用的是京東方的屏幕。這幾年國產屏幕的迅速崛起,在性能和質量上與三星屏幕打得有來有回,這兩款手機的屏幕無論是色彩表現、亮度和對比度、刷新率方面,都很優異。
內存和存儲方面,也都采用了LPDDR5X和UFS4.0的標準,vivo X100 Pro在高配版本上,還增加了LPDDR5T標準,兩者的重量也相差只有2g左右。
最大的區別點是續航,小米14 Pro的電池容量為4880mAh,線充的功率為120W,而vivo X100 Pro的電池容量為5400mAh,線充功率為100W。從實際使用效果來看,小米14 Pro的續航中度使用一天比較勉強,重度使用基本是一天兩充。而vivo X100 Pro重度使用一天毫無壓力。
性能方面的表現是兩款手機的最大區別。小米14 Pro采用的是高通驍龍8 Gen 3,依然是1+5+2的三叢架構,具體規格為1個主頻3.3GHz的Cortex-X4超大核,3個主頻3.2GHz的Cortex-A720大核+2個主頻3.0GHz 的Cortex-A720大核,以及2個主頻2.3GHz的Cortex-A520小核。L3緩存提升到了12MB,所有核心共享。這種架構看似是為了適應不同應用對計算需求的設計,但從這幾年三叢架構在實際性能表現上來看,可能只是處理器廠家在性能和頻率提升后,無法在功耗上做到平衡的一種無奈和妥協之舉。
vivo X100 Pro則采用的是聯發科今年發布的旗艦處理器天璣9300,如果說天璣9000的出現,讓聯發科終于可以在旗艦芯片上與高通直面競爭了,那么天璣9300的上市,可以說是聯發科超越高通的標志。
在性能表現上,小米14 Pro在GeekBench 6的測試中,單核性能為2111(最低下探至2000出頭),多核性能6641(下限在6400左右);在安兔兔的測試中,小米14 Pro的總成績為201萬,更多的時候只有198萬。
在天璣9300的助力下,vivo X100 Pro在性能上就出色了不少,Geekbech 6的單核性能直接達到2272,多核性能7755;在安兔兔測試中,綜合表現為204萬,極限可以跑到210萬。天璣9300性能的這一表現,雖然在單核性能上只比A16相近,但多核心成績已經超越了iPhone 15 Pro系列搭載的A17了,當然與高通驍龍8 Gen 3相比,已經形成了絕對的優勢。
在AI性能上,這次驍龍8 Gen 3終于在NPU單元上做了一些提升(在驍龍8 Gen2之前,雖然高通表示其芯片支持AI運算,但從來沒有明確表示過有物理NPU單元),但在其技術文檔里對AI性能的表述,仍然只是“AI Engine”,這個引擎,包括了GPU、CPU和兩個“Micro Tile inferencing”,另外就是ISP和一些傳感器,大膽猜測,驍龍8 Gen 3雖然在處理器加入了兩個Micro NPU核心,但性能并不足以適應AI應用的需要,而其芯片的AI性能還是依靠GPU和CPU的通用計算實現的。
相對而言,聯發科在天璣9300的AI性能提升上就優秀得多,這次9300集成了聯發科第7代APU架構NPU單元,與前代比生成式 AI transformer 運算速度快 8 倍,最高可以支持330 億參數的 AI 大語言模型,同時MediaTek還建成了完整的工具鏈,能夠協助開發者在端側快速且高效地部署多模態生成式 AI 應用,為用戶提供包括文字、圖像、音樂等在內的終端側生成式 AI 創新體驗。
在實際測試中,天璣9300在AI BenchMark中的成績為3034,而高通驍龍8 Gen 3的成績是3173,表面看來搭載了驍龍8 Gen 3的小米14 Pro是要強一些,但這恰恰只是一種表象。事實上,驍龍8 Gen 3的AI性能是通過CPU、GPU、兩個Micro NPU,還有ISP等芯片共同完成的測試,而天璣9300只依靠NPU單元的就達到了接近驍龍8 Gen 3整機的水平。所以說,在AI計算方面,天璣9300對驍龍8 Gen 3是輾壓式的優勢。
如果說天璣9300和驍龍8 Gen 3的AI計算兩種方式有什么不同,簡單地舉個可能的例子,如果在手機上運行一個計算量大的大模型,那么天璣9300只需要NPU單元進行運算就可以了,手機的其它功能和應用都不受影響;而驍龍8 Gen 3則需要動用CPU、GPU和那兩個“Micro”等核心共同處理,那就意味著這臺手機在運行大模型的時候什么都干不了了。
綜合來看,特別在核心性能方面,vivo X100 Pro對小米14 Pro形成了絕對的優勢,無論是在日常使用的通用計算性能,還是即將普及的AI計算方面。同樣,這也就是為什么vivo是第二家可以在手機上使用大模型的手機廠家,從X100 Pro搭載的藍芯大模型的實際使用來看,這臺手機幫你寫寫微博、日常寫一些工作匯報等事務性的工作完全夠用。
三、影像對決:vivo X100 Pro稱雄
在影像配置方面,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相差比較大,雖然后置模組都是三攝的配置,但從CMOS和焦距分布都有很大的區別。
從具體參數上看,vivo X100 Pro的配置要遠高于小米14 Pro,但手機影像領域,光有性能參數并不代表其實際的拍照性能會強,具體的還是要看實際表現。
主攝表現:X100完勝
在明亮光線條件下,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的主攝整體表現都屬于優秀水準。色彩還原受影像風格的影響,這里不再討論(小米14 Pro只提供了兩種徠卡濾鏡模式,沒有普通模式),但在寬容度方面,vivo X100 Pro無論是在高光區域還是暗部都保留了更多的細節,相比之下小米14 Pro的暗部細節損失較大。
中心畫質分辨率方面,vivo X100 Pro表現相對于小米14 Pro更為優秀,細節還原和噪點抑制也更好一些。
在弱光環境中,兩款手機的主攝表現差距就變得更大,小米14 Pro可能是因為徠卡濾鏡的關系,暗部直接壓暗處理,細節基本呈不可分辨的狀態,高光處也做了“高光壓制”(這個讓一些弱智數碼媒體胡扯的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廠家在影像方面的調校),導致在拍攝燈光時沒有了燈光應有的氛圍感。
在上面樣張中,小米14 Pro在門頭上方的招牌基本不可分辨,燈光發出的光線路徑也被大大削弱了,雖然畫面感覺上是要純凈一些,但細節和氛圍的丟失影響了整體表達。
畫面放大到100%觀察,兩者的差別就更明顯,中心畫面的分辨率,vivo X100 Pro很優秀,燈光照到物體上的明暗變化也依稀可見,提升了畫面的整體表達。
在弱光高感光度條件下,小米14 Pro依然存在著主體細節和光影層次損失過大的現象。
在上面樣張中,拋開色彩上的差異,vivo X100 Pro的分辨率遠高于小米14 Pro,畫面通透度也好很多。
畫面放大到100%,兩款手機主攝的分辨率、噪點抑制以及細節表現就一目了然了。
長焦表現
兩款產品的長焦雖然焦距不同,但都支持長焦微距,但從實拍的感受來說,兩者大致的對焦距離也僅在10cm左右,只能說是長焦近攝。
在光線明亮的環境下,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的中長焦端表現都不錯,畫面細節表現很好,分辨率不錯,唯一的區別就是色彩風格不一樣,vivo X100 Pro更濃郁一些,而小米14 Pro更清亮一些。
但畫面放大到100%時,兩者還是有些細微的差別。
vivo X100 Pro的細節和層次要更豐富一些,或許是為了達到影調的要求,小米14 Pro的高光處表現和暗部細節都要弱一些。
弱光環境中,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的色彩風格發生變化,小米14 Pro更加濃郁一些,而vivo X100 Pro更為寫實一些。
從中心畫質細節來看,小米14 Pro仍然存在著算法過度帶來的細節丟失和涂抹更多一些的現象,而X100 Pro的表現則更好一些,當然暗部也有些許涂抹的痕跡,但暗部細節明顯要好一些,噪點控制也要好一些。
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的中焦段相差不大,vivo X100 Pro在噪點控制、中心畫質等方面有一些優勢,但畫面色彩有些不太舒服。
由于廣角模組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采用了相同的CMOS,光圈大小也相對差不大,表現的不同則在于雙方的算法。從實際表現來看,兩者的畫質表現、噪點抑制方面,兩者的畫質相當。
四、結論:雖然價格相同,但差異較大
從外觀設計、制造工藝,到性能表現、續航,以及影像能力來看,小米14 Pro和vivo X100 Pro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綜合來看,vivo X100 Pro在性能表現、影像能力和續航方面,都要比小米14 Pro有明顯的優勢。在個性化特征和可辨識度方面,小米或許略顯一些不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