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黃勵(黃美英),生于1934年,在省立鬱高讀書時期參加革命活動。解放初期曾在蒲塘工作。原玉林鎮政府調研員。晚年是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等等,創作了大量詩詞書畫,被藝術界授予“東方才女”。主編:鬱林一九五O年保衛人民政權《烈士紀念集》、《鬱州巾幗風華》等等。
我們從其自傳《放飛的夢——我的書畫詩文》摘選其在蒲塘工作的往事文章推送。
半邊天的故事
大約在半個世紀前,玉林邊緣山區蒲塘區流傳著一個山村花木蘭的動人故事。
(右為作者黃勵,左為呂鏡萱)
那是剛剛解放的五十年代初,廣大貧下中農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翻身當了主人。但幾千年的封建意識殘余,仍然如一條無形的鏈套在婦女們的脖子上,如收養童養媳、不送女孩讀書、丈夫打老婆等男尊女卑現象還很普遍。為了掙脫封建束縛,徹底解放勞動婦女、區婦聯在偏僻的石崎村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男女平等”辯論會。出于好奇和好勝心,那天晚上,全自然村幾十個成年人基本到齊,男女各坐一邊,嚴然兩軍對陣。經過串連發動的婦女們,個個帶著嚴肅而又膽怯的神情。交鋒開始,男人占了上風,舉出許多女人不可能與男人相比的事實。如男子漢能肩挑140斤重,會使牛犁田。男民兵巡邏放哨保安,能外出營生等等。婦女雖也列舉了一些特殊工種:如針織、砍荒、打柴·····,但不是最關鍵的生產勞動。男人們得意洋洋,一場辯論看來已是勝券在握,他們譏諷地說:“婦娘人,如果你們能提出一個真使我們屈服的問題,我們就認輸,不然,就別再爭什么平等了。”經過一陣沉默,忽然大個子二嫂木蘭霍地站了起來,只見一個身高約有1.6米的青年婦女,身體豐滿健壯,皮膚黑里透紅,一頭濃黑長發盤成一個園園的大髻置于腦后,高鼻子,大嘴巴,還有一雙秀麗的鳳眼,充分透露出山姑娘的純樸與雅潔、潑辣與曠野的美,她用清脆的聲音質問男方:“女人除了搞生產做家務,還要生育孩子喂養孩子,你們做得到嗎?”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問題!有個丈夫解釋說:“這不是男人做不來,因為是天生成的。”話章剛落,婦女陣似燒開了鍋,有人提議:“你們天沒生成也沒有關系,跟婦女懷孕一樣,在你的肚皮繃上八、九斤重東西,佩載九、十個月,就算男人真有本事,不敢嗎,請認輸。”偉大的母親終于使男人啞口了,他們恍恍腦袋,擺擺手,裝出不屑回答的樣子,嚷著:“散會,散會,不與婦娘人理論得過。”便紛紛散去。贏了!婦女們激動得一下把木蘭擁抱起來。這個晚上,不知道有多少姐妹興奮得難以入睡,感受著從來沒有過的自豪與振奮,她們覺得自己突然高大起來了!第二天五更未到,便以木蘭為首,有幾個婦女硬牽了一頭牛到坡地學型耙,吆吆喝喝,嘻嘻哈哈,是她們吵醒了太陽。再過幾天,女民兵隊成立,夜里與男民兵并肩戰斗,木蘭沒有婆婆帶孩子,竟然把孩子背上,無論怎么勸說,不到換崗不回家。
后來,貫徹婚姻法時,石崎婦代會還創辦了自由戀愛式結婚典型,不收彩,由代表們組織迎送新郎新娘,以步代轎,只花了12元錢的婚禮,轟動了整個北區。從此,木蘭二嫂得了個婦人大丈夫的美名,這個村也成了有名的花木蘭村,蒲塘區龍桐鄉還選出了歷史上第一位女鄉長。婦女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在生產和政治改革運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誰能想到,一群處于社會最低層的山野村婦,一旦獲得思想解放,便在一夜之間,迸發出如此耀眼的光輝!
(滟滟秋光/黃勵)
光陰荏苒,事情雖已過去了近半個世紀,但每當回憶起來,卻依然是那么親切,那么清新,那么純樸,那么感人!記得我離開蒲塘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妙齡姑娘,經歷了幾十年的世事滄桑,如今已變成了絲絲白發的老太。我想象著木蘭姐妹們現在該是什么樣子呢?她們一定已是兒孫同堂、生活幸福的健康老人,或許在夏夜納涼、休閑談話中也會回憶起這美好的往事,或許也會思念起一個曾經一起生活和工作過的我吧?!勤勞的木蘭隊也一定會后繼有人,更加發揚婦女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革命精神,撐起半邊天,在致富奔小康、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中取得更輝煌的成就!(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