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23年的中國車市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那么無疑是降價,而且是無休止的降價。
2023年的降價由特斯拉開始,經由東風系品牌在3月份發揚光大,到了下半年甚至開始月月降,降價逐漸演變成了每個月的固定節目。甚至,看哪些品牌降價、降多少,哪些車型降價,怎么降價(是金融政策,還是現金優惠,亦或是積分兌換),精彩程度堪比各家品牌的每月銷量公告,甚至還更有意思。
然而,對于車企來說,降價在年初和年末帶來的的意義不同,對于不同車企,對自身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從這個角度來看,2023年的中國車市更加生動,也更加精彩。
從年初降到年尾
面對從年初到年末的降價,相信很多車企的心態是不一樣的。深藍CE0鄧承浩曾在今年4月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年會論壇上說,如果新能源廠商想要做到50%-80%的市占率,就一定會對燃油車發起價格戰。
彼時,似乎還是信心滿滿。
而到了12月,鄧承浩在前幾天召開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大倒苦水說,“價格戰打得此起彼伏,很多產品的價格遠遠偏離了價值。用我個人的感覺講是賣出白菜的價格,這不利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真正的高質量發展?!?/p>
看見沒有,此時的畫風已變,從“一定發起價格戰”到“這不利于新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這是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真實的心理寫照。
這和葉公好龍有些相像。以為自己通過降價這場游戲干倒燃油車,收獲銷量和利潤,沒想到現在價格戰越打越烈,銷量沒收獲多少,利潤卻嚴重虧損。
目前來看,在新能源領域,除了比亞迪和理想以外,其余的品牌想要完成目標都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就連廣汽埃安,長期月度銷量僅次于比亞迪的存在,今年前11個月的累計銷量43.40萬輛,僅完成全年50萬輛目標的86%。像小鵬、蔚來、哪吒、零跑等品牌,前11個月累計銷量完成度都不是太理想。蔚來汽車1-11月交付14.2萬輛,僅完成24.5萬輛全年目標的57.95%;小鵬汽車前11個月累計交付12.14萬輛,完成20萬輛全年目標的60.7%;零跑汽車1-11月,累計交付12.55萬輛,完成了20萬輛的年度目標完成的62.75%;1-11月,哪吒汽車交付12.24萬輛,全年目標達成率僅48.9%。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一眾新能源汽車品牌年初的時候還信心滿滿,到了年末就萎靡不振?筆者認為,他們是把價格戰想得太理想化了,價格戰不可控。就好像吸食上癮藥一樣,總吃總吃就上癮了,很難戒掉的。
就連特斯拉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特斯拉作為2023年價格戰的始作俑者,它的市場表現并不是很理想。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的凈利潤為18.53億美元,大降44%;三季度市場累計銷量43.51萬輛,環比下降6.7%,低于此前的市場預期,市場預估的第三季度銷量45.67萬輛。
縱向對比比亞迪,銷量差距進一步拉大。就連華爾街的大老爺們狠批馬斯克,說他發起了一場特斯拉無法獲勝的價格戰。為提高利潤,特斯拉在四季度逆市進行漲價。這已經說明了年初的降價策略失敗了。
問題是,特斯拉漲價還能賣出去。非頭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可不敢漲價,因為你一漲,訂單勢必會被繼續降價的別家搶走。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們只能把價格戰打到底。就連中汽協搞的那個價格聯盟的失敗也說明了這個事實。
感受各不相同
價格戰打到如今的慘烈地步,各家車企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銷量,盡可能多地收獲銷量。不以銷量為目的的降價注定是無效的降價。只要銷量有增加,能贏得市場份額就是贏家。
即使巨額虧損也在所不惜。
我們以蔚來汽車為例。2023年,蔚來汽車飽受經營壓力。財報顯示,蔚來汽車2023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超過153億。因為業績表現不佳,蔚來前不久還裁員10%。
就算是這樣,蔚來也開始了降價。前幾個月,蔚來主力SUV車型ES8、ES6、EC6進行了改款,采用權益調整的形式實現了全系降價“3萬元”,變相地調整了價格。
還別說,效果真不錯。蔚來是在6月份進行“調價”的,7月份銷量就超過了2萬輛,創下了月度銷量紀錄。向來濃眉大眼、高高在上的蔚來都降價了,這你受得了嗎?
但是,蔚來汽車很快又被打回了原形。未來幾個月如果銷量還是沒有大的起色,不排除蔚來會進一步降價,不過那必定會冠以一個全新的名義——倒驢不倒架,反正就是這個意思。
而另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比亞迪。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頭號選手,比亞迪前11個月的累計銷量達268.33萬輛,距離300萬的年度目標只有一步之遙。可以說,比亞迪2023年的表現十分強勢。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比亞迪超高銷量也是建立在降價基礎上的。就在11月,比亞迪就連續兩次調價,旗下的熱門車型幾乎都囊括其中,再加上12月1日的“燃油轉訂基金活動”,比亞迪為了沖擊銷量目標,可以說使出了渾身解數。
比亞迪降價無可厚非,畢竟都背著KPI呢,可是如此頻率的降價卻有些“趕盡殺絕”的意味,因為比亞迪的體量實在太大了,在供應鏈垂直整合方面又深耕多年,和同行對比優勢太過于明顯。財報顯示,比亞迪三季度的汽車毛利率約為22.2%,比特斯拉高出6.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比亞迪仍有較為充足的降價空間。
正如我們在前文所說的那樣,降價在不同的時間階段,對于不同的企業,給到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對比亞迪來說,降價是游刃有余,對其他新能源品牌來說,降價就是一杯上癮毒藥。大家都在上演著各自的市場動作,這就是中國車市最有意思的地方所在——我們在見證歷史。
直播車市
雖然說我們是在見證歷史,但是作為消費者,筆者還是希望中國市場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畢竟充分的競爭才能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的利益,一家獨大只能讓消費者有苦難言。十年前,大家都經歷過合資品牌的傲慢。
大家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