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行政級豪華轎車“三駕馬車”中,奔馳是最晚國產的那個,但這并不妨礙它后來居上,成為這個級別當之無愧的“統(tǒng)領者”。
自2005年W211代開始,總共有四代奔馳E級(參數(shù)丨圖片)車在中國生產,E級也責無旁貸地成為奔馳在中國最重要的銷量擔當。而特別有幸的是,這四代車型的上市首發(fā)試駕,我都親身參與過,不但見證了E級車一路走過的風風雨雨,更是親身體會了其不斷發(fā)展提高的產品力。
對于最新的這一代E級會如何,其實我是抱有疑慮的。因為在這樣一個新舊交替的時期,很多傳統(tǒng)車企紛紛放棄了下一代的燃油車研發(fā),轉而全力以赴奔向電動賽道,雖然也有新款燃油車面世,但其內里已經稱不上全新開發(fā)的,而是對現(xiàn)款的修修補補而已。
但在這一次全新E級試駕前夜的技術說明會上,我看到了這款由里到外都煥然一新的E級。
對于奔馳這樣的百年品牌而言,即便面對現(xiàn)在的電動化大潮,但燃油這條路線依然不能放緩,畢竟當下最賺錢的車型,都還是來自燃油車。所以,在明知道燃油車終會成昨日黃花的前提下,奔馳依然投入了重金去研發(fā)新一代的燃油車型,體現(xiàn)出了百年老廠的沉厚底蘊,以及將消費者真正當作“上帝”的擔當。
在北京的兩天試駕,路線與2017年試駕V213代E級是大致相同的,如果有參加過上代E級試駕的,可能會勾起六年前的那次美好回憶。由于大病后尚未痊愈,這一次我并沒有太長的駕駛時間,更多的時間是坐在后座,享受后排的舒適性,所以,這次就不跟大家分享試駕的感受了,那部分會留待日后拍視頻。
這次集中跟大家嘮幾句,關于我對這款車的一些看法。首先想要說的是,這是一輛內涵大于外表的新車,全新E級的改變之多,遠遠超過大家能夠看到的外部變化。
關于這部車的造型,遲些我會單獨用一段來講,但確實,如果不是汽車行業(yè)人士,或是老款E級車的車主,外人是很難清晰的分辨出哪一輛是新車,但它的的確確是一款全新開發(fā)的產品。
在技術說明會上,我看到了白車身和解剖車,從力學結構和車身架構來說,新一代變得更堅固、剛性更高,像在各種材料的應用上,新E級車身使用高強度鋼的比例超過77%,包括超高強度鋼占比達到20%,這就直接使其碰撞的測試成績更好。
此外,在后排座椅的下方,結構上明顯與上代有所不同,車底部的預留空間更大,這明顯是為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tǒng)預留的電池空間,所以未來我們一定會看到插電式的全新奔馳E級。
說完內里的部分,我來聊聊外在的。首先是,這車看起來的外在變化并不是特別大,與上代更多的區(qū)別在于車頭部分,尤其是外圈可發(fā)光的水箱格柵,算是新E級最閃亮的標識之一。
除此以外,從側面和尾部看,新舊的區(qū)別并不是很明顯,這里尤其要批評一下新E的尾燈設計師,看起來有點兒對付之嫌,尤其是夜晚亮燈的時候,令新車的高級感大打折扣。
從尺寸上來說,新一代全面超越上一代(V213),長/寬/高達到了5,092毫米/1,880毫米/1,493毫米,3,094毫米的軸距,比上一代同樣是長軸距的車型長了15毫米。
新車看著是大了,但內部空間其實與上代相差無幾,之前我說過,新車后座底部因為要預留混動系統(tǒng)的電池位置,從而導致后排座椅高度發(fā)生變化,座椅H點的改變,也導致后排乘客乘坐姿勢的改變,以我的親身體驗來看,新車的后排腿部空間幾乎與上代持平,當然,這個空間內翹個二郎腿也是毫無壓力的。
再來說說內飾部分,尤其是中控臺。毫無疑問,奢華精美的內飾和流光溢彩的內飾氛圍燈,一直都是奔馳的強項,在這一點上,它遠遠的將兩位德國同胞甩在身后,更不用說那些二線豪華品牌了。
只是這一代新E級直接采用了全面屏的中控臺,而非新S和新C的分體式斜屏設計,看來奔馳是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創(chuàng)新,轉而采用了時下更為主流的中控屏幕設計方式。
從效果上來看,新中控臺全面屏跟自家的EQ系列更為貼近。E300 L豪華版采用了三塊屏幕(12.3英寸儀表屏+14.4英寸中央顯示屏+12.3英寸乘客顯示屏),低配的E260L則取消了乘客顯示屏,只有兩塊屏幕,但無論高低配,儀表屏都配備裸眼3D功能,讓顯示內容更立體生動。
因為這次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后座,所以對新E級的乘坐舒適性有了比較深刻的體會。怎么說呢,其實上代E級長軸距版的乘坐舒適性就已經冠絕同級了,但新一代E級長軸距版再次做到了更上一層樓。
首先,是后排有超10項中國專屬的豪華舒適配置。
譬如可放倒36度的后排電動可調節(jié)座椅、后排座椅加長座墊、電動可調后排座椅腿托以及帶頸部加熱功能的天鵝絨豪華型后排頭枕,都是同級中獨一無二的豪華配置,夜晚還可享受一下連貫式環(huán)繞氛圍燈所帶來的浪漫感受,體驗感直線拉升。
此外,在更好的車廂隔音效果下,音響的優(yōu)勢也得以最大化。
我們試駕的這款E300 L豪華版配有支持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的Burmester?4D環(huán)繞立體聲音響系統(tǒng),總功率高達730瓦,共有21個高性能揚聲器,且前排每個座椅內置2個振蕩器,真的在車廂內帶來了聲臨其境的劇院級聽覺享受,非常適合一個人夜晚跑長途的時候聽演唱會。
而說到跑長途,全新E級也會是把“好手”。這次試駕的最重要體驗部分,就是在高速公路上體驗全新E級的導航輔助駕駛系統(tǒng)。
這套系統(tǒng)覆蓋高速及城市快速路段,具備實現(xiàn)高速點到點的導航輔助駕駛能力,擁有自動變道、自動遠離大車、自動駛入駛離匝道等L2+智駕功能,可以極大地降低駕駛員的疲勞強度。
由于我并沒有親身駕駛高速路段,所以也就無法真實的向大家描述這套系統(tǒng)的好與壞,這個遺憾就留待日后為大家補上,但可以肯定的是,采用了5納米制程工藝高通8295芯片的全新E級長軸距版,會是當下最智能的奔馳車型。
更加智能化+內部的豪華感和舒適性,是新一代E級長軸距版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我想這也是這款車的潛質客戶群體最看重的部分。
就在大家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全新一代E級豪華轎車已經在北京正式上市了。新車分為260和300兩種動力總成合共6款車型,從44.90萬元-52.98萬元的官方售價來看,貌似比上代V213有所提高。但實際不然,畢竟新車從目前來看,是以更高級別的260型號作為基礎車款。
在當下這樣的一個大環(huán)境,即便強如奔馳,也必須武裝到牙齒,譬如我們都知道,全新一代E級豪華轎車配備高通8295芯片,還擁有11項中國專屬后排優(yōu)化項目。
暫且不提應對新勢力純電車型的挑戰(zhàn),單從早于兩位老對手寶馬5系和奧迪A6L所進行的產品更新迭代,表明了奔馳的深思熟慮,就是要讓全新一代E級豪華轎車能全方位領先(包括搶占市場先機)。正如發(fā)布會上的Slogan所示,智能豪華,獨E無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