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和張子野見寄三首 過舊游》云: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處長如到舊游。
更欲洞霄為隱吏,一菴閑地且相留。
東坡此處并非文學手法,而是實有其事。他在《答陳師仲主薄書》里寫到:
軾亦一歲常四五夢至西湖上,此殆世俗所謂前緣者。在杭州嘗游壽星院,入門便悟曾到,能言其院后堂殿山石處,故詩中嘗有“前生已到”之語。
《春渚記聞》里則提到,壽星寺老僧則廉還記得,當年蘇軾與參寥子同游,連臺階有九十二級都與夢里一樣。
蘇軾之夢看似神奇,實際上如今亦有個詞可以作為解釋——既視感。
也就是,你到某地點,又或在做某事時,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這里我曾經來過,這事我曾經做過,你甚至還會瞬間思忖,當時后續做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這種感覺,往往能持續數秒的時間。按有些說法,是講可能是前世記憶的閃回,科學而言,則叫既視感。
既視感是如此真切,使得經歷過的人,一見蘇軾這詩,便不會覺得他是迷信云云,而是會心一笑。
說到奇怪的夢,我便文思如尿崩,一下止不住。
2006年之前,我常常夢到在海邊玩,最為清晰的一次,是站在及膝深的海水中采海帶。然則,大學畢業之后到了深圳,未久,跟人一起到大梅沙踏浪,從此,我竟然再也沒有做過與海有關的夢了。
還是大學時,大幾已忘了,有位老師要我們自己找題目寫篇小論文,我寫的是中國夢文化。
因為那時我常做夢,一晚五六個,每早起來全記得清清楚楚,因而干脆用半文半白的語言記錄了下來——因此,才選了這個題。
然后有趣的事來了。
聽完我的陳述,有位同學說,有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到與弟弟如何如何,便打電話給他,結果,他竟然也做了個類似的夢,你如何解釋這種情形呢?
我一下懵了,畢竟,大家各自念完小論文,分數到了也就行了,沒人當真來討論。她的問題一出,我懵過之后,腦子迅速轉動,說,我們人就像機器一樣,也會發射電波,可能那晚你兩姐弟發射了相同的電波吧……
這事最后當然沒結果,老師也不是研究這個的,我也不是,嘻嘻哈哈幾句,也就過了。
但我每次翻出大學時記錄的那些夢,或黑或藍的鋼筆字便如精靈一般,在本子上空飄浮,當年夢里的情形,借文字之力越十余年之風雨而立于眼前,仿佛自己又經歷了一次夢中之事。
直到現在,晨起時還有印象的夢,我也都會迅速攤開日記本寫下來,生怕過一會就消失在九霄云外。我將這當成現實生活的補充,或者干脆說,這就是現實……
讀者朋友,你們是否也有過玄妙的夢幻呢?不妨分享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