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的諾鄧古村,是云南眾多古村中的奇寶
在云南大理云龍縣的深山中,隱藏著一個千年古村,它就是諾鄧古村。這里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傳承。在這片寧靜的山谷土地上,茶馬古道的故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跡。
這里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最難到達的一座古村之一,需要經過漫長翻山道路,并沒有高速公路可以直接到達,從大理城往返的話,路上就需花費整整一天。在如此千山萬壑之中,出現如此一座千年歷史,并且是富甲一方的村寨,實屬讓人稱奇、稱怪,但這座村子確實屬于真正的“老天爺賞飯”。
諾鄧古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南詔時期,曾出現在唐代古籍之中。至少自唐代起,它就沿用“諾鄧”這一村名,至今已有千余年以上,因為天賜難得的天然鹽井,讓這里繁榮千年。至今依然可以在村里,見到傳統的煮鹽場景,堪稱是中國西南井鹽的活化石。
- 諾鄧古村的繁榮,與當地自然天賜的鹽井密不可分
諾鄧的繁榮源于“鹽”這種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鹽在非沿海地區非常稀缺。早在唐代《蠻書》中就有明確記載:“劍川有細諾鄧井。” 幾千年前,這里的鹽泉就開始流淌,為后來大規模熬制鹽奠定了基礎。明朝時期,在諾鄧設立了“五井鹽課提舉司”,使其成為白族最早的經濟重鎮之一。諾鄧因鹽而興,成為當地最早的鹽業中心之一,古代鹽稅的收入是財稅的重要來源。
游走在今日諾鄧古村的街巷之中,感受這里彌漫著的古老傳奇氛圍。村內的井房、鹽房、灶戶都是鹽業的見證。傳統的地下鹽鹵水抽取和挑水運送工作,已被現代水泵所代替。不過因為鹽水的侵蝕和結晶,水泵的壽命頗短,需要頻繁維修更換。而最后的煮鹽工序,千年以來卻沒有太多變化,傳統的土灶臺、大鐵鍋、結鹽的草編等等,依然被沿用至今。
家家戶戶門前的鐵鍋與鹽灶生動展示了諾鄧先民“以鹽為生”的生活場景。時代變遷,食鹽工藝升級,以及環保等原因,這里在1996年,當地的國營鹽廠宣布關閉,結束了一代又一代的大規模商業制鹽歷史,雖然商業產鹽的歷史結束,但這里土法制作的鹽,依然通過古村的腌制火腿和旅游紀念品等得以保留下來。
諾鄧村坐落在茶馬古道的沿線,這條道路曾是古代貿易的重要通道。在古代,茶葉從云南運往西藏,形成了一條茶馬古道。諾鄧村作為這條古道上的驛站,見證了無數商旅的往來,承載著鹽與馬隊的傳奇故事。這里可稱的“鹽馬古道”,東通大理、昆明,南到保山,騰沖,西連六庫、片馬,北接蘭坪、麗江。
記錄著這段歷史痕跡,打磨光亮的石板路,如今仍然可親身走在上面。時常遇到從身邊經過馱物的騾子,仿佛將人們帶回了古時繁華的商貿時代。你可以想象當年駝鈴聲聲,馬幫往來,茶葉、鹽巴、布匹、銀兩在這里交匯,譜寫著一曲曲古老的商旅傳奇。
諾鄧古村的歷史與故事數不勝數。傳說中,這里曾是白族先民的聚居地,而現存的白族古村更是見證了一代代白族人的辛勤勞作和智慧傳承。
- 諾鄧古村的古建筑很有看頭,在這里可以見到“立體”的歷史
村里的的古建很有看頭,有保留完好的祠堂、衙署、廟宇等,不像很多地方的古建被修葺的很現代,這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始古建的風貌。
在古村的山坡出村的路上,有著“滇西第一木牌坊”,是一座精雕細刻、精美絕倫的石基木結構飛檐斗拱的建筑,它是孔廟的欞星門,兼為玉皇閣山門,過了此牌坊,石塊路分兩路而上,一路通文武二廟,一路斜插玉皇閣。
山坡上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的玉皇閣,是當地較為代表性的一處古建筑。玉皇閣在村子的山坡之上,需要爬山20多分鐘才能到達,山路頗陡。
這里的殿前院內,種植有奇花修竹,還有數百年樹齡的紫薇、金桂、古梅等。玉皇閣是座三重檐歇山頂建筑,在這座建筑的大殿,可以見到下雕花斗拱,樓閣頂藻井彩繪有各種動物、花卉和二十八星宿圖案,這些古跡沒有被現代人工重建過,可以見到帶有歷史滄桑的原始樣子,這種歷史古建之美,確實美妙精巧,讓人覺得不虛此行。
諾鄧古村周邊平地很少,河流也不寬闊,不過周邊的道路和歷史古跡眾多,作為一條可以徒步健行的古道,可以沿著茶馬古道的石板路,到達周邊山里的不少歷史古跡地點,當地對于道家和儒家都有較多古跡存留。
這里的很多歷史人文故事頗為特別,比如這里的龍王廟,并不是祈禱風調雨水多多滋潤土地,而是希望降雨少一些,減少雨水淡化鹽鹵水的程度,避免熬煮鹽水的難度增加,這種有趣的地方特有文化,讓人越聽越有趣。
至今村里的道路依舊和明清時代一樣,公路只到山下村口的停車場結束,石板道路只能人行和驢馬通過,村里的一些民居作為了民宿,來這里住宿的旅客的行李,都是村民用繩子綁在騾背上,牽著脖子響著鈴鐺的騾子,運送到山坡上的民宿里,村里運輸依然沿用了茶馬古道傳統的方式。
- 這里的特色腌制火腿,曾經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諾鄧的鹽文化傳承至今,鹽也成為當地特色美食的重要原料之一,諾鄧村的美食以白族特色為主,當地的火腿、酸湯魚等美食尤為推薦。諾鄧井鹽因質量優良、具有風味而著名,它被用于制作當地火腿,食鹽產地這種腌制的優勢,無可比擬。諾鄧火腿以當地生產的井鹽腌制,肉質選用傳統飼料喂養的豬,火腿是古村的傳統美食,具有地方獨特的風味。
在很多村里人家的客堂之上,都可以看到成排吊著的大火腿,色澤紅潤喜人,遠遠都散發出腌肉的香味,這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著名地方美食,很多來這里的游客,都會對這里的火腿畫面印象深刻。
這里的村子老屋子眾多,明清建筑保存完好,可以見到以往只在歷史大戶人家,才能見到的木雕和磚雕等房屋裝飾。往往熬鹽火爐邊的木窗格,雖然被煙熏的漆黑油膩,但木窗格精巧的木刻鏤空雕刻,隱藏著這座村子以往戶戶人家,非凡的財富和高光時刻。
諾鄧古村里保留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來這里的游客可欣賞古建筑、古巷等景點,全村沒有門票,可自由參觀。古村的寧靜氛圍和傳統文化是吸引游客的亮點,這和麗江、大理的感覺完全不同,非常安靜古樸的一座歷史古村。
這些當地文化和景點,使諾鄧古村成為一處獨特而有吸引力的旅游勝地,也是比較合適在云南自駕旅行前往的一處景點。諾鄧古村是茶馬古道上的古村奇寶,是深入了解茶馬古道,西南貿易和地方文化的一處活化石寶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