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摩登消費
作者 | 小新
編輯 | 閃電
美編 | 吳宜忠
審核 | 頌文
這屆消費者,太讓品牌方頭大了。說好的00后,不喝白酒,弄個咖啡聯名,就把持不住了。
冬天來了,說好的,年輕消費者喜歡時尚,各大羽絨服品牌們紛紛祭出時尚大旗,怎么潮流怎么來,就是為了迎合年輕消費群體,讓年輕人爽。結果年輕人市場回了一句:不是羽絨服買不起,是軍大衣更有性價比。羽絨服品牌商們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最近看了本書《洞察隱藏在消費者背后的需求》,很好地詮釋了這一現象:客戶有時候并不明確他們的需求是什么,這種需求稱之為隱性需求,即消費者或用戶具有的只是他們還沒有直接認識到的要求。由于這些要求處于次意識層次,所以用戶無法清晰地表達出這些需求(Keith Goffin Fred Lemke)。
市場人要跟風,但同時,市場人要做的還有挖掘消費者的潛意識需求,去迎合、更去引領,去提前搶占心智。
1、消費者洞察——挖掘增量市場的必殺器
這兩年,直播賽道很火。火起來的原因,網上眾說紛紜。其實,有一個點容易被忽視——消費者洞察。
前段時間,跟一個甲方的朋友吃飯。他們公司是做新消費品牌的,算是領域的網紅產品,增長很快。直播帶貨起量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通過直播可以與消費者實時互動。這是他們與傳統經銷商模式最大的區別。直播帶貨過程中,品牌距離消費者非常近,因為是線上,隔著屏幕,消費者反饋比線下其實更為直接、真實,吐槽聲中也夾雜著不少真實的產品反饋。
品牌可以針對這些實時反饋,快速調整產品線,讓產品更符合最大公約數群體的喜好。
當然了,酒過三巡,也少不了進入到吐槽環節。他表示,直播帶貨過程的反饋很直接,但是短板也很明顯。一是:消費者的聲音太雜,這個消費者覺得是短板;另一個消費者覺得是優點。二是信息量太大,工作量過于大,效率低下。
通過對消費者行為洞察而實現增量的案例,莫過于:尿不濕啤酒效應。
美國零售超市巨頭沃爾瑪,曾經針對自己的超市客戶進行了行為分析,發現男性客戶購買尿不濕時,訂單上經常還會出現“啤酒”這個商品。后來經過調查發現,原來很多父親都是在為寶寶買尿不濕的時候,才臨時產生了啤酒的購買意愿。因此為了增加兩種商品的銷量,沃爾瑪將啤酒貨架放置在了尿不濕商品區的旁邊,這樣的商品組合竟然意外地達到了提高雙重銷量的效果。
這一經典案例被反復使用,達到“爛大街”的程度,原因何在?大部分企業對消費者洞察做得遠遠不夠。錢不少花,該走的“流程”都走了,最終卻收效甚微?直播一停,銷量就立馬斷崖式下滑。
2、如何科學分析用戶的需求與評價
歸根到底,還是消費者洞察做得不夠,大水漫灌的時代早就結束了,市場進入精細化運營時代,科學分析用戶需求與評價才是王道。
在此過程中,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不能嫌麻煩,事無巨細,消費者訴求就藏在一個個評論、一聲聲互動中。
當然,這種方法只適合初創型企業。如早年的小米,就是靠消費者洞察,從而在智能機時代快速崛起。
小米在早期運營MIUI論壇時,去找三星、蘋果等手機用戶的槽點,小米員工通過評論、回帖、私信等形式與吐槽者進行溝通,有時創始人之一黎萬強還會親自這樣去做,最終與這些最活躍人群建立關系,并告訴他們“你們就是我們要找的是全中國最懂手機的人”。
對于三星和蘋果系統不滿意的地方,MIUI馬上在自己的系統中快速改進,就這樣以周迭代改進的方式,小米不斷聽取用戶的意見。因此,在早期小米也是去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去挖掘需求,篩選100個發燒友用戶。
可以這么說,早期的消費者洞察做得足夠細化,是小米手機一問世,就能遭到發燒者哄搶的秘訣。
二是揚棄,用戶痛點不等于用戶需求。
在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分析時,又會遇到新的瓶頸,我們到底該怎么滿足用戶?同一個功能,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天壤之別。消費者的個別訴求又過于主觀化、理想化,甚至消費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這個時候,就應該揚棄、應該民主集中制。
因為用戶痛點不等于用戶需求。當年福特汽車創始人就說:“如果你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么?他們會告訴你,我要一架跑得更快的馬車!”
而其實,用戶真正需要的不是馬車,而是快、更快。因此,汽車應運而生,滿足了他們的真實需求。
三是技術為王。
傳統的消費者洞察手段通常以市場調查研究為主,短板很明顯——工作量過于巨大,真實性存疑等。大數據時代,技術為王,通過大數據手段,可以將消費者的消費鏈路打通,有更具體的消費者畫像,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做營銷,定制化開發產品,讓數據為業務賦能。
3、善于借助工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雖然技術可以幫助做消費者洞察,但是對于企業來講,囿于規模效應,為了服務自己而專門搞研發,組建團隊,ROI不高。這時候,要善于借助工具:讓他山之石來攻玉,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團隊來做。
只是,當前市面上不少類似的解決方案,整體上普遍不夠高效,比如對數據樣本挖掘不充分,不能夠提供有效的判斷力。
上文提到的朋友算是老市場人了,在甲方工作15年以上,他最近發現了個寶藏級的應用——久謙中臺。
他說最爽的還是實時爬取,實時語義分析。這個朋友他們公司是做酸奶品牌的,緊盯市場變化,比如在久謙中臺輸入與酸奶口味相關的關系詞,最新的行業動態便一目了然:
他們公司是做成人酸奶的,目前準備進軍兒童市場,前期的消費者洞察只需要在久謙中臺輸入:兒童酸奶。大量的圍繞,口味、口感,食品安全,配方、外觀相關的專業文章可供參考,主打一個保姆式創業。
久謙中臺將這些觀點進行提煉總結,并可生成摘要,一鍵保存,非常便捷。這位哥們說,用了這個平臺后發現自己就像多了一個“數字化秘書”。以前需要手動去查、去總結的“機械工作”都不用再做了,非常省事省力,關鍵效率還高。
馬上年末,此時休閑零食終于登上C位。但今年賽道上有哪些大事?哪些品牌更有影響力?誰家的營銷做得更出色?消費者的正向和反向評價集中在哪些方面?顯然,這些答案正是休閑零食玩家們急待破解的銷量密碼。而在使用品牌對比功能后,即可了解各個休閑零食品牌的優劣勢。
在快節奏的時代里,時間就是金錢。一個消費趨勢往往是短時間就引爆的,比如今年盛行的淄博燒烤,但熱度上得快下得也快,所以第一時間搶占關鍵信息,無疑有利于將熱點與自己的產品相結合。也能從消費者的最新反饋中,快速制定對應策略。
數字化時代,誰先掌握了先進的生產工具,誰就搶占了先機。
對于消費者行為需求的研究,更全面的數據信息,更科學的分析,是一切商業模式落地的地基,前期調研如果出了問題,導致的可能是整個產品定位、方向的跑偏。
現在是高度內卷的時代,意味著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顆粒度更加細化。此時,把戰略落到毫末之處,靠的是對用戶更細細致、更精準的洞察,以及如何處理這些消費者的真實聲音。
于細微處,于消費者的一聲聲評論中“繡花”,也在不斷地推動行業進入到一個“及時反饋”的高效率時代。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