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飛
完善選舉制度后首屆區議會選舉在12月10日成功舉行,縱有系統故障需改為人手派票,但無阻市民盡公民責任的決心,不少市民在票站耐心排隊等候投票,足證新選舉制度獲得市民的認同和支持。整體而言,今屆區選氣氛熱烈,政府積極宣傳,社區積極動員,市民都期望區議會回歸服務地區的初心,是一場高質量的民主選舉,為開啟良政善治譜寫了新篇章。
今屆區選采用“直選+委任+間選”新制度,470名區議員產生自三種不同途徑,各有所長,直選議員擅長與市民打交道,貼近民生;委任議員多數是專業人士,憑借他們的工作背景,能夠為社區貢獻專業知識和經驗;間選議員多數是社區領袖,既有不同背景,亦充分了解社區運作。新制度的多元化,反映出人才來源的多元化,既保持五光十色的特色,亦加強區議會的廣泛認受性,為完善地區治理帶來一番新氣象。套用行政長官李家超的說話,新的區議會將是有質素的議會,大家專注地區事務,做實事,配合政府施政,以實際表現和政績,令市民受惠。
重塑區議會主要是優化其咨詢及服務職能,其中一個重大改動,是當區民政事務專員將會擔任區議會主席。筆者期望在地區民政事務專員統領下的區議會,能夠與“三會”及“關愛隊”互相配合,發揮協同效應,讓政府更好掌握地區脈搏,凝聚民心;此舉既可體現行政主導原則,亦能更廣詢民意,從而制定更合適的政策。
談到地區配合政府施政,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可以嘗試的政策項目,就是發揮議員熟悉地區的長處,協助推動區本夜經濟活動。三年疫情,改變了市民的消費習慣和出行模式。為了加快復常,政府早前推出一系列“香港夜繽紛”活動,涵蓋消閑、美食、音樂及文化等主題,灣仔、觀塘及西環海濱長廊逢周末舉行晚間活動,多區商場周末延長營業時間,戲院夜場亦有優惠,既面向市民,也歡迎旅客。
其實,“香港夜繽紛”除了在政府層面作出統籌外,地區層面的參與更加重要,地區力量可以配合政府施政,所謂區區有特色,區議員長期扎根社區,能夠提供貼地的點子,打造結合地區特色的活動方案,搞活地區夜經濟,在推動夜繽紛活動上作出貢獻。
今次區選,百萬選民齊投票,體現以民意守護由治及興的大好局面,見證共建美好社區的共同想望,完善地區治理成功起步,令人鼓舞。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