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年度寫作成長社群,2024年度會員開放報名,歡迎2024年一起同行,可閱讀文章《》。
弘丹老師的第五本新書《AI寫作寶典》已經正式上市啦。
很多小伙伴都是第一時間,搶購新書。
首批簽名版只有2000本,就已經被搶購1800本,數量不多,大家要拼手速。
如果你想搶到簽名版,掃碼即可下單。
購買《AI寫作寶典》,贈送價值999元的《AI寫作寶典》用書營,1299元的【AI寫作創富閉門會】(線上)。
一杯咖啡的錢,開啟AI寫作的大門,提前布局AI,成為AI高手。
2023年,我們為會員小伙伴們開設了【10天寫作狂飆營】,很多小伙伴在這10天時間,行動力爆棚。
在10天的活動結束后,我們設計了72小時挑戰活動,用72小時寫一篇新媒體文章。
以下,是小伙伴君耶在訓練營中寫的書評,快來看看吧!
在生活中,很多人要做事之前總會瞻前顧后,在糾結中找原因,分析利弊得失,從而久久不行動。
但總有人能夠在一團亂麻中,一針見血地尋找到問題的死結,把事情做好并不斷完善。
是什么造成人與人的差距呢?
《拆掉思維里的墻》給出了答案。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這些固有模式像無形的墻一樣,禁錮著我們的思維。
作者古典老師,是新東方教師轉型創業里一個有亮點的人物。
他是一個有趣的獨立思考者,跳出生活的預設,選擇聽從心靈的呼喚去攻讀心理學碩士。
他將心理學的知識用幽默的語言描述得淺顯易懂,又將心理學與職業發展作為事業并創辦了新精英生涯咨詢公司,致力于個人成長咨詢,呼吁人們做自己,與眾不同。
古典老師說,每個人都可以打破自我預設的層層障礙,找出自己真正的興趣和特長,在成長中,長成為自己的樣子。
如果你現在正被困在自己的思維中無法出來,那你需要拆掉三堵墻。
01
變換思維,跳出經驗限制的墻
古典老師說:“人的思維不要固定不變,要經常隨事物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要變換角度,不然就會思維定式,給我們認識事物和人造成一定的阻礙。”
我們通常認為電梯都是在室內運行,那么是誰提出戶外電梯這個觀念呢?
按照常規思維我們都認為可能是一個有天賦的建筑師或者是資深的工程師。
在圣地亞哥,有一家柯特大酒店,酒店配套設計的電梯因為老舊,狹小已經無法適應日益增多的客流量了。
于是老板斥巨資請來了國內一流的工程師和建筑師,共同探討如何在不影響酒店運營的情況下裝好電梯。
這些人都有豐富的從業經驗,都曾獨立完成知名的工程建筑,他們一致認為酒店要想安裝新電梯,至少要停業半年。
這已經是個奇跡了,時間再短是不可能了。
就在酒店老板一籌莫展時,路過的清潔工提出了將電梯裝在外面的idea,而這部電梯也成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第一部室外電梯。
誰也沒想到,戶外電梯的竟來自一個清潔工的創新思維,這徹底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電梯行業,也有了馳名全世界的百龍電梯。
著名主持人莫羅曾說過一句話:“我們都是自身經驗的囚徒。”
可見,經驗有時可以幫助我們成功,如果用不好也會困住我們,就像這些安裝電梯的專家們......
就像盛極一時的“柯達膠卷”,是成也膠卷敗也膠卷。
因為長期依賴較落后的傳統膠片部門,加上柯達的管理層認為“不會有人想在熒幕上看照片”,故而塵封數碼相機。
這都成為了阻礙柯達發展的經驗之墻,也是柯達倒下的原因。
所以說,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很多時候,解決問題不在于學識的淵博、技術的高超。
而是可以采用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態度,變換下思維,跳出經驗的限制。
如果常規思維阻礙了你,那么勇敢推倒經驗限制這堵墻。
02
嘗試行動,推倒等待拖延的墻
特蕾莎修女說:“上帝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嘗試。”
古典老師在飛機上遇到一個女士,她考研失敗卻意外收獲一份不錯的工作。
但她還是很想讀喜歡專業的研究生。
平時她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是一天4個小時,而在糾結考與不考的半年中,她每天都在糾結。
倘如她用糾結的時間來考研,或許兩個研究生都考上了呢!
這種越等待越沒時間,越沒有信心越不敢行動的心態,被稱為“等死模式”。
當一個人等待與拖延的成本,遠遠高于他真正開始行動所需要的成本,他就會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動的怪圈中。
與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不如去嘗試,用行動打敗焦慮。
在《誰動了我的奶酪》書中,生活在迷宮里的兩個老鼠“嗅嗅”“匆匆”與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
在奶酪莫名消失后,“嗅嗅”“匆匆”就立即行動踏上去尋找新的奶酪。
而“哼哼”“唧唧”面對奶酪的消失,首先只是抱怨及在期待中失望。
但“唧唧”最后選擇重新出發尋找奶酪,在經歷了失望后,最終戰勝了自我、找尋到了新的奶酪。
而“哼哼”則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動的怪圈中。這兩個故事折射出人生百態。
我們也曾扮演著里面的角色。
習慣了在熟悉的環境中生存與思維,等死模式,就像是一堵“墻”,擋在了我們尋找幸福、實現自我價值的路。
所以我們與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動中綻放。勇敢去嘗試,去行動,推倒等待拖延的墻。
03
向自己的生命發問,突破成長限制的墻
古典老師在《拆掉思維里的墻》書中提到,要向自己的生命發問,成長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什么是成長?
那是你內心的一個尺度。
你能夠感覺到你的成長,你內心知道你會成長為什么樣子,就好像一棵橡樹籽,無需教導,也會成長為一棵挺拔的橡樹。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最初的夢想是想成為一名救死扶傷醫生,于是他漂洋過海去日本學醫并努力學習。
但在課上看到紀錄片中的中國人目睹自己的同胞被侵略者無情迫害而毫無反應的一幕,他頓感一驚。
他意識自己真正需要去做的是什么?
他向自己的生命發問,也說出了那句:
“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
他選擇步入屬于自己的生命路徑, 他要 改變人們的想法。
為了讓人民覺醒,選擇拿起了鋒利的毛 筆與侵略者做思想上的斗爭,也喚醒了無數的中國人, 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勇于突破成長的限制,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成長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04
楊絳先生說:“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于人的本身。”
凡走過必有痕跡。
很多人從出生就按照父母規劃好的路線行走,被思維的四面墻挾裹前行的時候,記得抬頭看看天,跳出以往的經驗尋找另一種的思維可能。
向自己的生命發問,試著打破經驗帶來的阻礙,勇敢地踏上行動之路,去嘗試在成長的路上打開禁錮自己的一面面墻,長成自己的樣子。
作者:君耶,弘丹2023年度會員,熱愛寫文字與愛好美食的打工人,未來的作者,夢想帶著娃去國家山河走一遍。
弘丹老師新書上市,首發優惠價是39元,一杯咖啡的錢,開啟AI寫作的大門!
大家掃碼就可以下單購買
大家只要買了《AI寫作寶典》,就給大家贈送價值999元的《AI寫作寶典》的用書營,價值1299元的【AI寫作創富閉門會】(線上)。
在12月份,我們也會舉辦“AI寫作創富線上閉門會”,用3天的時間,跟大家來分享6個主題,提前做好2024年的AI布局。
同時,還會贈送本書配套的200+頁的PPT,大家收到新書,就可以添加客服微信領取。
下單《AI寫作寶典》是非常簡單的一小步,卻能讓你進入AI寫作的大門,是躬身入局AI的一大步。
現在報名AI寫作年度社群,和我們一起用AI強化自己,用一整年的時間,系統學習AI人工智能。
在AI寫作、AI繪畫、AI小紅書、AI個人品牌等各個維度,不斷精進,成為AI高手。
PS:歡迎大家關注“弘丹寫作”的視頻號。
這是弘丹的個人微信號,可以添加弘丹的微信號,和弘丹成為朋友,圍觀弘丹的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