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來一套支持高階旗艦顯卡、ATX電源及360水冷的ITX裝機方案,結構為比較少見的豎向A4,體積為19.2L,雖然并不算小體積ITX,但是縱向的視覺錯覺以及較窄的正面結構,整體感覺還可以。
得益于較大的容積和可調節設計,可以兼容4槽位顯卡,此次裝機使用的處理器為i5-13490F;主板來自ROG STRIX Z790-I;顯卡選擇了索泰RTX 4070 12GB X-GAMING OC歐泊白;其他配件,內存為金士頓FURY DDR5 6000 Beast 野獸,可以無壓力超頻到7000Mhz ;固態為西數PCIe4.0藍盤,WD Blue SN580 2T;電源選擇了聯力SP850金牌全模,水冷則是九州風神冰堡壘240青春數顯版。
這套配置僅做展示使用,電源可以降級到750W,同時使用ATX電源降低成本。
不過對于高階4槽位顯卡,側面的玻璃多少會影響散熱,建議背后和頂部各增加一個散熱風扇,同時換用360水冷輔助進更多的冷空氣用于改善顯卡積熱場景。
配置表:
CPU: Intel i5-13490F
主板: 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
顯卡: 索泰RTX 4070 12GB X-GAMING OC歐泊白
內存: 金士頓FURY DDR5 6000 Beast 野獸 16GB x 2
固態: WD Blue SN580 2T
機箱: 機械大師T15玲瓏塔
電源: 聯力SP850金牌全模
散熱: 九州風神冰堡壘240青春數顯版
桌搭展示&整機細節
立式結構可以在較小的面積下獲得更大的體積,對比32寸顯示器高度倒是相當可觀,不過它本身還是A4結構,風冷依舊只能下壓式散熱,整體寬度相對較窄。
側面展示,機械大師T15選擇的是一整塊鋼化白玻,沒有做熏黑處理,可以很好的觀察機箱內情況,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頂部還有著充裕的空間,可以放下固態、風扇。
高角度俯瞰,頂部預留了散熱孔洞,可以選擇12cm風扇或者固態機械硬盤頂置安裝。
正面角度看起來就更窄了,為了兼容380mm顯卡,整個機箱高度要比常見A4結構機箱更長。
拆開側板,側面展示,可以看到常見的雙槽三風扇顯卡,在內部巨大空間還是顯的比較小巧,進氣則是完全依托水冷前置兩個風扇。
索泰RTX 4070 12GB X-GAMING OC歐泊白顯卡特寫,使用單8pin供電理線也相對方便多了。
另一面也是高透玻璃側板,后部還預留了一個風扇安裝位。
九州風神冰堡壘240青春數顯版冷頭和金士頓FURY DDR5 6000 Beast 野獸內存特寫,數顯版本的冷頭顏值略顯較高。
主板ROG logo特寫。
水冷冷排風扇特寫。
硬件展示&裝機
主板,華碩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
相對上一代產品外觀正面變動較大,散熱片重新做了優化設計,更好看一些,同時具備垂直堆棧和四合院結構的特點,可以實現硬件的最大化兼容以及最大化緊湊布局。
這一代的ROG Z790-I也采用了FPS-II擴展卡來增強主板功能,如果需要使用USB2.0接口和SATA擴展存儲,那么必須要安裝FPS-II擴展卡。
供電方面 ROG Z790-I采用了10+1相供電,單相最大電流105A,處理器供電接口為單8pin ProCool II,最高建議是不超頻狀態下的i9-14900。
索泰RTX 4070 12GB X-GAMING OC歐泊白,5888個CUDA核心,192 bit顯存位寬,主打2k光追場景,配合DLSS3,也能在的4k場景下獲得不錯的游戲體驗。
少了Ti后綴,整體更纖薄一些,整張顯卡尺寸為長度303mm,寬度121mm,厚度僅為45mm, 供電接口也更換為了單8pin。
整體依舊是極具辨識度的涂鴉設計風格,金屬白色背板,和同門的4070Ti歐泊白如出一轍。
兩槽位的厚度可以帶來更好的兼容性,尤其是針對小體積的ITX箱體。
暗影疾風扇葉,風扇直徑9cm,扇葉片數為11片,不具備RGB光效,散熱系統雖然相對Ti略有縮水,不過整卡功耗僅200W,熱量并不高。
金士頓Beast野獸 DDR5 6000 16GX2,超頻能力還不錯,基本可以當做6800Mhz內存條使用,白色低調且較矮的高度,可以兼容更多的ITX機箱。
PCIe4.0規格的藍盤,單面PCB設計,2280長度規格,涵蓋了4種容量,其中250GB/500GB/1T/2T設計的TBW壽命分別是150TBW、300TBW、600TBW以及900TBW,質保五年,標稱順序的讀寫速度則高達4150MB/s。
核心存儲顆粒和主控芯片均來來自閃迪,前者為112層堆疊3D TLC NANA顆粒,同時采用了無獨立DRAM緩存芯片設計總體來說性能不錯,配合最高2T的大容量設計,非常適合內容創作者。
聯力SP850,全白設計,通過了80 PLUS金牌認證,日系電容,搭載的風扇為HYB液壓軸承的9CM靜音風扇,最高轉速在3000RPM±10%左右,支持低負載風扇自動停轉。
九州風神冰堡壘240青春數顯版,相對于標準版,僅僅風扇上做了一些精簡設計,增加了數顯功能,可以實時監看硬件溫度和功耗。
其他方面則和青春版240水冷無異,同樣的鋁合金冷頭,同樣的自研架構的第四代高能水泵和動態平衡泄壓冷排,同樣的出廠即預裝好風扇,可以自定義RGB光環,整體性價比不錯。
這次選擇的ITX機箱來自機械大師的T15玲瓏塔,主打一個高兼容性,材質內鋼外鋁,立式A4結構,有黑白銀三色可選,側板為玻璃材質,其他四面均為mesh網孔,前置接口齊全,C口和A口獨立帶寬。
顯卡可以選擇倒置或者吊裝,頂蓋和機腳支架可以互換位置,不過我更偏好顯卡倒置安裝方式。
19.2L的體積可以最大支持360水冷、380mm四槽顯卡,ATX電源,同時背部還可以安裝一個12/14cm風扇,頂部支持1個2.5寸固態和3.5寸硬盤,后者安裝位置可以兼容更換為12cm風扇或者120mm冷排。
如果要安裝超過三槽位的顯卡,需要調整底部左右倉位厚度,使用4槽位顯卡,水冷頭高度被限制在了50mm,內存裝甲也不能太高。
裝機比較簡單,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水冷,240水冷建議盡量高位置安裝,不然水冷管會和顯卡起干涉,其次是理線只能盡力,畢竟沒有藏線位置。
簡單性能測試
PC MARK10 Extended總分10775分,顯卡貢獻較大。
3D MARK顯卡得分成績,Fire Strike 得分44154、Fire Strike Extreme得分21217、Fire Strike Ultra得分9909。
Time Spy 顯卡得分17601,Time Spy Extreme得分8388。
NVIDIA DLSS測試,DLSS3開啟前后,4k分辨率從23幀提升到了62幀(質量模式)和85幀(性能模式),對于主打的2K分辨率,性能從51幀率提升到了103幀(質量模式)和132幀(性能模式)。
WD Blue SN580 2T固態,在3D mark存儲測基準測試中得分3334,超出平均水準2179一半性能,符合其定位,而順序讀寫成績趨向于4100MB每秒。
Time Spy Extreme壓力測試,98.6%高分成績通過。
雙拷表現和我預期的差不多,室內21度,性能P核有效頻率平均頻率4.1Ghz,能效E核有效頻率平均頻率3.4Ghz,此刻處理器核心溫度平均67度,封裝功耗此刻平均為135W。
受玻璃側板影響,顯卡溫度略高,平均76.8度,功耗平均197W,峰值199W。
游戲方面,簡單測試了下賽博朋克2077。
2k分辨率下開啟第二檔光追(超級),不開啟DLSS,不開啟DLSS Fram Generation,最高畫質下平均幀率為38幀。
開啟性能模式,幀率可以提升到96幀。
4k分辨率下最高畫質,第二檔光追,幀率下降非常厲害,平均僅有17幀。
開啟性能模式,幀率可以提升到51幀。
開啟DLSS Fram Generation,性能模式下還能提升到65幀,完全就是流暢玩的畫質。
本次裝機就分享這么多了,整機略追求性能,支持高階顯卡則是最大的亮點,立式A4結構也相對少見,總體可玩性還是有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