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底,彭德懷剛從山西前線回到延安,就得到一個令他欣喜的消息——他的妻子劉坤模到延安了,一起來的的還有弟弟彭金華和侄子彭佩林。
闊別十年再重逢,劉坤模一把撲在丈夫懷里泣不成聲,心中既有喜悅也有遺憾。喜的是在這十年里,丈夫從一個小軍官變成天下聞名的八路軍副總指揮,完全滿足任何女性對另一半“建功立業,封妻蔭子”的期望,遺憾則是,可惜自己已經嫁作他人婦,沒有守到撥云見日之時。
一、包辦婚姻,伉儷情深
彭德懷小名“真伢子”,八歲時母親去世,父親體弱多病,祖父母年邁,家庭重擔只能壓在他這個長子身上。他從小遍嘗人間疾苦,砍柴放牛,燒窯修堤這些活兒都干過,在苦難中長大成人。
1916年初,還沒滿十八歲的彭德懷投身軍旅,加入湘軍當了一名大頭兵。在軍中,他考進湖南陸軍講武堂,從一名小兵變成了低層軍官。
1922年,彭德懷祖母病重,為了“沖喜”,就開始幫已經24歲的孫兒張羅起婚事。當時彭德懷在軍中已經成長為一名小軍官,雖然小,但好歹帶個官字,在消息閉塞的鄉下還是挺能唬人的。
故而青年彭老總在當地乃是實打實的優質男青年,十里八鄉來說媒的人絡繹不絕,作為貧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彭德懷對包辦婚姻并不反感,在諸多相親對象里一眼就相中了隔壁楠木沖的劉細妹。
劉細妹當時正值豆蔻年華,放到現在還是初中生的年齡,但在舊社會的湖南農村,女孩七八歲就給別人當童養媳的比比皆是,十多歲當孩他娘的也不少見。劉細妹的哥哥劉玉峰之前和彭德懷一起修過河堤,對這個不抽不喝不去聲色場所的同伴印象極好,在他的撮合下,這樁婚事就此敲定。
當年的農歷三月初七,宜嫁娶,彭家請了四個鄉親,抬著一頂小轎,由媒人帶領著,到咫尺之隔的楠木沖將新娘子接了回來。
有一天,彭德懷突然問妻子:“你叫什么名字?”,劉細妹詫異不已,驚奇地反問道:“你不記得啦?我叫劉細妹啊”,彭德懷笑著搖頭,說你這是小名,就跟我小名叫真伢子一樣,我是問你大名。劉細妹搖頭:“我只有這一個名字?!?/p>
在舊社會,女孩子是不配擁有大名的,日常生活中也一般被稱為某某氏。彭德懷在沒參軍前就接觸過進步思想,十五歲時參與過饑民鬧糶,所以他并沒有男尊女卑這種觀念,得知自己妻子并沒有大名,他想了想說道:
“你就叫劉坤模吧,乾為男,坤為女,坤模的意思是女中豪杰,巾幗英雄?!?br/>
而他自己,則由彭清宗改名為彭德懷,取得是“君子懷德,小人懷土”之意。
二、新婚燕爾,聚少離多
婚后不久,彭德懷便趕回部隊,小兩口過起了聚少離多的日子,直到次年8月,他才抽空回了一趟家,這時候彭德懷已經從講武堂畢業,回到部隊升任營長。
1924年,彭德懷的部隊駐扎在湘潭,他才有時間托表兄將闊別已久的愛妻接來。在湘潭縣城,彭德懷不忍妻子整天在家閑極無聊,就教她讀書認字,并把她湘群女子職業學校就讀。然而好景不長,翻過年部隊又要開拔,彭德懷只要暫時壓下兒女情長,臨行前囑咐妻子要堅持讀書,做一個新女性。
1927年,老蔣發動反革命的四一二事變,國內陷入到白色恐怖時期,到處都有共產黨人被抓捕殺害,革命事業一時陷入低谷。而就在這個人人自危,談共色變的時節,擔任營長的彭德懷在自己的所在營成立士兵委員會,訂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會章。因為他在北伐戰爭期間結識了他的入黨介紹人段德昌,在段德昌的引導下,他開始接觸進步思想,并于192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不過在此之前,彭德懷的公開身份仍然是國民革命軍獨立5師1團的一名營長。這年11月,部隊開拔到南縣,彭德懷在縣城租了兩間房子,將劉坤模接了過來,過起了難得的溫馨生活。他將妻子送到縣里第一小學就讀,而自己每天從早忙到晚,每周只回家住兩個晚上,絲毫沒有為兒女情長所羈絆的樣子。
劉坤模不知道,此時她的丈夫全身心撲在部隊上,每天向手下的士兵宣傳進步思想,其行為已經與真正的共產黨員無異。
這種夫妻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溫馨生活過了五個月,端午節前夕的某天,彭德懷匆忙趕回家,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吃完飯后,他輕聲對妻子說道:“部隊馬上要開往平江剿匪,有仗要打,你不能再隨軍了,還是回湘潭吧?!?/p>
就這樣,在湘陰的碼頭,夫妻二人依依惜別。誰也不會想到,他們這次分別后再見已經是十年之后,那時候已經物是人非,夫妻緣分已經斷絕。
三、顛沛流離,千里尋夫
夫妻分別匆忙,讓劉坤模心中始終有一層擔憂,畢竟戰場上刀槍無眼,每個人都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了不到三個月,劉坤模的擔憂成了現實——彭德懷出事了。
1927年的7月底,劉玉峰出來拿著一份報紙火急火燎地趕回家中,嘴里喊著“出事了,出事了”,劉坤模接過報紙一看,頭版位置赫然寫著“平江兵變”,主謀里面就有自己的丈夫彭德懷。
原來彭德懷的部隊臨時開拔到平江是去“剿共”的,到了地方,敵人忽然發現獨立5師1團3營營長黃公略共產黨的身份,下達了逮捕令,而黃公略正是彭德懷的好友。在這種危急存亡的關頭,黃公略、彭德懷等人立即決定,以各自手下的兩個營為骨干,在平江就地發動起義。
這邊起義聲勢浩大,一度占領了平江縣城,而另一邊敵人也開始了清算行動,派人捉拿起義主謀的家屬。劉坤模東躲西藏,為了不累及家人,被迫背井離鄉,離開湘潭往寧鄉方向逃去。
整整半年多時間,從盛夏到嚴冬,劉坤模都在寧鄉東躲西藏,她不敢進城,只好在鄉下乞討度日,直到風頭過了,才悄悄潛回湘潭,躲在親戚家深居簡出。
一轉眼三年過去,1930年7月底,彭德懷趁何鍵帶兵與張發奎、李宗仁部打得不開交之際,率領紅三軍團一舉攻克長沙,在此戎馬倥惚的間隙,他才抽空給妻子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彭德懷用豪氣萬丈的語氣安慰妻子:
“坤模妹,我們快勝利了,我跟你見面時,要揚眉吐氣地說個夠。”
劉坤模捧著這封價抵萬金的家書,喜極而泣,她再也忍受不了整天東躲西藏擔驚受怕的生活,于是她準備去長沙尋找丈夫。但紅三軍團僅占領長沙十天,就在何鍵的反攻下撤退,劉坤模到了長沙卻發現已經沒有了丈夫的蹤跡。
但來都來了,索性仍然以學生的身份繼續讀書,在校園里也好多在家成天躲避敵人的搜查。1931年,劉坤?;麆w,考入長沙南華女中就讀,僅僅讀了八個月,她就在學校被人認出是彭德懷的老婆。為了不落入敵手,她連行李都沒拿,連夜逃出學校,又回到家躲藏起來。
當時中央已經在贛南閩西開辟了中央蘇區,正式建立政權,這對于國民黨來說,可比之前之前四處打游擊性質要嚴重得多,于是加大了對紅軍家屬的迫害力度,甚至喊出了“茅要過火,石要過刀,人要換種”的口號,許多村落被化為丘墟。
這個時候,如果繼續躲在家鄉,遲早要被抓住,到時候不僅自身難保,親朋好友也會受到牽連。無奈之下,劉坤模決定離開湖南,繼續去尋找丈夫。
四、闖蕩上海,結識后夫
這些年她也陸陸續續讀過幾年書,早已不是懵懂的鄉下村姑,平時也經常瀏覽書籍報紙,對外界并非一無所知,她知道,中央蘇區四周已經被國民黨軍團團包圍,自己一個孤苦無依的外鄉人絕難進入。不過中央蘇區雖然在贛南閩西,黨中央卻在大都市上海,與其在家鄉惶惶不可終日,不如去上海闖闖,通過上海的黨中央聯系上丈夫。
1935年7月,劉坤模風塵仆仆來到上海,投靠之前讀書時認識的同學,不過面對以前從未見識過的十里洋場,她卻傻眼了,這里到處燈紅酒綠,魚龍混雜,摩天大樓與貧民窟并存,衣冠楚楚和短衣褐衫同列,人生地不熟的,難尋半點鄉音。
劉坤模失策了,黨中央曾經確實藏在上海,但隨著顧順章、向忠發的相繼被捕叛變,黨中央已經無法在上海立足,于1933年撤離遷入到蘇區,剩下的黨組織也進入長期靜默狀態,根本聯系不上。既然尋夫的目的達不到,劉坤模也沒有留在上海的動機,他找份短工做了一個月,湊夠路費便從上海坐船去武漢,準備回家。
在去武漢的船上,一位老太太坐在她身邊。老太太身著樸素,舉止雍容大方,一點也沒有尋常老太太的小家子氣,開口與她搭話,竟然是久違的湖南鄉音。有了老鄉這層紐帶,兩人很快熟悉起來,在旅途中劉坤模把老太太照顧得無微不至,而老太太見她囊中羞澀,也多有資助。
某天趁著四下無人時,老太太悄悄對劉坤模介紹了自己的身份,她叫董唐姑,兒子叫陶鑄,是個共產黨,兩年前被國民黨抓捕,被判無期徒刑,她這次是去南京探監的,沒想到在回程時與你相識。
聽到董唐姑道明身份,劉坤模眼眶瞬間紅了,自己的丈夫也是共產黨啊,同樣音訊全無,兩個天涯淪落人就此關系更加親近起來。
船到武昌,董唐姑讓劉坤模陪自己去武昌的白沙洲中學見兒子的一個朋友。陶鑄的這位朋友叫徐任吾,是一名中學教師,也是湖南人。劉坤模本以為這就是尋常的萍水相逢,做夢也不會想到不久還會與徐任吾再次見面,并且生兒育女。
五、走投無路,委身于人
劉坤?;氐郊亦l,形勢卻比她走之前更加嚴峻了,敵人殘酷迫害紅軍的家屬,甚至丈夫的祖墳都被刨了。此時她已經知道紅軍從蘇區撤退長征的消息,感慨自己在家鄉無立足之地,又想著丈夫生死不知,悲觀之下甚至準備服毒自盡。
這時恰好她讀女子高中時的教導主任來看她,見她有悲觀厭世的跡象,安慰道:“你丈夫名氣那么大,如果真戰死了,報紙上肯定會登的,你如果自殺,會給你丈夫帶來多大的傷痛啊?!?/p>
劉坤模慶生的念頭被勸止了,但她周遭的環境仍然很惡劣,別說在湘潭老家,哪怕在整個湖南怕也沒有容身之地,家里待不下去?那該去哪兒呢?走投無路之下,她想到了徐任吾。
她給徐任吾寫了封信,請求徐任吾幫忙在武昌找份工作。不久后收到回信,工作已經找好,請速來。
當年12月,劉坤模又一次來到武昌,離她第一次離鄉尋夫已經過去去年之久,這七年間,她顛沛流離,嘗盡世間疾苦,卻連丈夫的蹤跡都沒有尋到一絲,想及此處,不禁對未來消極悲觀。
在武昌,劉坤模只能承蒙徐任吾照料,日久生情之下,她與單身已久的徐任吾同居在一起,二人生下一個女兒。
六、久別重逢,夫妻團聚
當劉坤模再一次聽到彭德懷這個名字時,已經是1937年的深秋。全面抗戰爆發后,國民黨軍隊在各個戰場上節節敗退,直到平型關大捷,才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振了全國的民心士氣。他報道平型關大捷的報紙上,劉坤模久違地看到了彭德懷的名字,她這才知道,十年未見,自己的丈夫已經是八路軍副總指揮了。
既然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打的,那么那里的人肯定知道自己丈夫的消息,于是她嘗試著寫了一封家信,在信封上寫著“平型關,彭德懷收?!睕]想到彭德懷真的收到了,并立即寫了一封回信:
“坤模妹:在槍林彈雨中收到你的信,很興奮。你要來,去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找林伯渠主任?!?br/>
自1927年湘陰一別,彭德懷與妻子足足有十年沒有見過面了,在硝煙彌漫的戰爭歲月,他一直過著潔身自好的苦行僧生活。事實上以他的地位和人格魅力,在戎馬倥惚之余,不乏有女戰士、女同志對他表達愛意,愿意當他身邊的體己人??伤谛闹腥匀坏胗浿h在老家的少妻。
另一頭,劉坤模收到信后立刻打點行裝,帶著弟弟與侄子趕往西安,在八路軍辦事處的安排下,順利到達延安,于是發生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七、知曉真相,灑然放手
作為指揮千軍萬馬的副總指揮,心細如發是最基本的素養,見面時劉坤模糾結躲閃的眼神早已引起彭德懷的疑惑,再加上互相介紹近年來的近況時含糊不清的言語,心中疑惑更甚。他將疑惑藏在心里,對劉坤模說道:“按照組織規定,來延安的人都要進行例行審查,你們先在招待所住下,等審查結束再安排?!?/p>
12月的一天,抗大副校長羅瑞卿拿著一封信來找彭德懷。信是武昌的徐任吾寄來的,大概意思是說劉坤模已經和他結婚,二人生有一個女兒,如今女兒年幼,請劉坤模見信速歸。隨信附帶的還有一張他們三人的全家福照片。
彭德懷一瞬間恍然大悟,劉坤模糾結的神態,含糊的言語,現在想來原來是因為這件事。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鉆心的痛楚,十年的守護,如今一朝化為泡影,曾經喜歡亦步亦趨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媳婦,如今卻變成別人的妻子,人世間最讓人羞惱氣憤的事情莫過于我做到了忠誠,而你選擇了背叛。
但氣憤過后,彭德懷卻怎么也生不起記恨之心,自己這十年來確實沒有盡到作為丈夫的責任,讓一個小女孩獨自擔驚受怕,她選擇委身于別人,未嘗不是走投無路下的無奈之舉。
一連幾天,彭德懷都沉默寡言,在準備返回山西前線時,他將劉坤模約了出來,將徐任吾的信和照片交給對方。二人相顧無言,好一會兒,彭德懷才長嘆一聲說道:
“坤模啊,你應該向我說實話,既然你已經同徐先生有了孩子,為什么要瞞著我呢?孩子還小,你應該回到孩子身邊去?!?br/>
劉坤??蕹蓽I人,她向彭德懷解釋說:“我去武漢實在是萬不得已啊,我對不起你,請你原諒我,我們是多年的夫妻,可不能就此散了啊。”
彭德懷看著劉坤??薜睦婊◣в辏瑝阂肿”瘋M量以輕柔地對她說道: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雖然我們的夫妻關系已經結束了,但今后還可以保持同志關系,還可以像兄妹一樣嘛。”
彭德懷為劉坤模選定了兩條路,一條是回家照顧孩子,一條是繼續留在延安,到抗大學習。
經過慎重考慮,劉坤模選擇留了下來,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八、尾聲
二人雖然脫離了夫妻關系,但劉坤模與彭德懷的老家家人仍然沒有斷了往來,彭德懷的弟弟仍然稱呼她“嫂子”,侄子仍然稱呼她“伯娘”,彭德懷也并沒有刻意避開自己的前妻,經常抽空與她會面閑聊。
50年后,已經年邁的劉坤模在彭德懷侄子的陪伴下回到她與彭德懷的故居參觀,望著依照當年場景布置還原的故居,劉坤模唏噓不已,不禁生出物是人非的蒼茫之感,她提起筆,一氣呵成寫下一首詩:“橫刀人不見,烏石緬雄風。華夏開新宇,猶憶大將軍。”,這何嘗不是她此刻心中的所思所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