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是紅樓夢中作者傾心塑造的一個形象,非常典型。
在文章中和林黛玉先后進入賈府,這是一個和林黛玉從外形到內在有很大區別的女子,她容貌豐美,比黛玉更有一種風流嫵媚,平日里冷靜而克制,出身于皇商家庭,其家庭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
寄居賈府的日子里,她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小丫頭們也愿意多和她去玩。就連心存鬼祟的趙姨娘也對她贊賞。說她會做人,在賈府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復雜的大家庭中能做到這樣,實屬不易。
趙姨娘稱贊薛寶釵“會做人”,所謂的會做人,就是安分隨時,穩重平和,就薛寶釵這種脾氣和處世的態度,放到如今社會,在婚戀市場上也是眾多男子青睞的對象。
因為她太善于生存了,這種能力已經深入到她的骨髓,融入到血液中,屬于信手拈來,不費力去做的那種。
對于上層領導。對賈府的老祖宗賈母,她奉承迎合。
她過生日的時候,賈母讓她點戲,她很快地挑了幾出賈母喜歡的戲,賈母自然開心不已。
在元春省親的時候,賈寶玉要做紅香綠玉,她及時提醒賈寶玉,元春不喜歡“綠玉”二字,從而改了那兩個字。
元春和賈母都是上層人物,薛寶釵能夠不露痕跡地去迎合,可見薛寶釵日常生活中能準確感知并把握周圍人情緒的能力有多強。
生活壓力本來很大,如果身邊的伴侶是這樣一個賢內助,給自己出謀劃策,避免不必要的紛爭,那豈不是要輕松和簡單很多。
對待上層領導,薛寶釵能不露痕跡地奉承迎合,對待同等級的姐妹,薛寶釵也能體貼拉攏,讓她們心悅誠服。
史湘云處處維護薛寶釵,覺得薛寶釵是個完美人,挑不出短處和缺點。
林黛玉開始時處處拿她當情敵來防,但是借助行酒令的一個唱詞,薛寶釵成功地拿下林黛玉,說得林黛玉“心下暗伏,只是點頭答應”,林黛玉本來對她最有戒心,都能對她完服,這個姑娘公關能力可是了得。
對于下人,薛寶釵也能做到雨露均撒。趙姨娘本來是誰都看不起的人,連丫頭都可以說幾句風涼話,薛寶釵在哥哥薛蟠從外面帶來新鮮玩意的時候,也不忘給趙姨娘送去一份,并不顯出誰薄誰厚。
探春管理大觀園進行改革,薛寶釵提出利用園子里的一點盈余,讓眾婆子都“沾點利息”,給自己贏得了一個“疼”下人的美名。
薛寶釵的會做人,從各個維度均衡鋪開,是人際交往的高手。
想想之前有人做過調查,紅樓夢中這些女子,如果可以選取哪個人做妻子,薛寶釵排名遠遠靠前。
這都是從實用主義出發,然而事實上在小說中,結婚之后的賈寶玉寧可出家也不愿意面對這樣一個妻子,那要看賈寶玉對薛寶釵的一貫評價了。
要說也算是美人坯子的薛寶釵嫁給賈寶玉,內心是尷尬委屈的。她雖然也是明媒正娶,但是卻要冒名頂替,這是很難堪的局面,何況當時的賈寶玉還是瘋瘋癲癲。
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賈寶玉將自己對林黛玉的思念淋漓盡致地揮灑。他一心只在林黛玉身上,每天在外間獨睡,就是為了能夠夢見林黛玉,清醒過后的賈寶玉,終于掙脫了枷鎖,拋棄了嬌妻美妾,在王夫人和薛寶釵的哭聲中決然而去。
薛寶釵在賈寶玉心中怎么就那么不值得眷顧?還要歸于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薛寶釵進賈府,本來是想進宮,希望將來有朝一日也能像元春一樣黃袍加身,成為“貴人”,即便不能達到元春的地位,也要成為賈母那樣的誥命夫人。
這是薛寶釵心中的頭等大事,所以她希望賈寶玉走仕途,讀好書,考科舉,立身揚名。她時不時地在賈寶玉耳邊傳遞自己的這種價值觀。
但是賈寶玉什么人呢,只是凡心偶熾,只想來紅塵中溫柔富貴鄉中走一遭的頑石,和正統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什么仕途經濟,對他而言那是世間最無聊的事情。
寧國公榮國公二人委托警幻仙姑來點醒他,讓他“留意孔孟之間,委身經濟之道“,都未曾奏效。
賈政一頓皮開肉綻地暴揍他依然我形我素,神仙老子都無能為力的事情,薛寶釵僅僅是不停地在他耳邊呱噪幾句,只能是適得其反。
賈寶玉開始還給薛寶釵留了很大的面子,當薛寶釵在他耳邊說金殿對策的時候,他沒言語,拔腳就走。
雖然薛寶釵被羞了個滿臉通紅,還是沒有知難而退,再次等合適的時候見機勸導,這下引得賈寶玉干脆痛罵“好好的一個清靜潔白的女兒,也學的沽名釣譽,入了祿鬼之流”。
女兒在賈寶玉心中是極為尊貴的兩個字,但是因為薛寶釵總是試圖改變賈寶玉,所以在賈寶玉的心目中,薛寶釵根本不是什么女兒,而是“祿鬼”,這是他最討厭的,當然賈寶玉不愿意面對薛寶釵,而是選擇更為清靜的佛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