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員王迅發布了一條在河北省邯鄲市吃安徽板面的小視頻,迅速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無獨有偶,歌星薛之謙最近在石家莊市開演唱會,也在舞臺上秀了一把安徽板面。在兩位明星的推波助瀾下,原本就火爆半個中國的板面,熱度更加高漲。
來河北,必吃一碗正宗安徽板面!然而來自遙遠安徽的太和板面為什么能稱霸河北?為什么太和遍地的羊肉板面,傳到外面變成了安徽牛肉板面?帶著這一疑問,記者一路探究,來到了讓演員王迅贊不絕口的邯鄲市老諸板面館。
1997年,諸春德從老家來到邯鄲擺攤炸油條賣早餐,恰巧和我縣舊縣鎮宋溝村丁朝亮的板面攤相鄰。眼瞅著老丁的板面攤天天都是人來人往,生意很是紅火,老諸就動了心,提出要拜師學藝,隨后油條攤也變成了板面攤。后來,諸春德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老諸板面,并發展了一批加盟店。老諸說,他的板面源自安徽太和板面,就是正宗的太和板面,這一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至于為何太和板面到了外地變成了安徽牛肉板面,并獨獨在河北長成參天大樹,有人說,這是一部板面帝國擴張史。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量太和人涌向京津冀打工,把太和板面帶到北方,板面的分量、咸、香、辣的口味以及親民的價格,恰好迎合了當地人的飲食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和探索,精明的太和人發現當地人更喜好牛肉的味道,就把太和羊肉板面改為牛肉板面;又因為許多人不知道“太和”這個地名,就把招牌改成了“安徽牛肉板面”。
歸根到底,是太和人的勤勞與精明,是河北人的容納和適應,才共同成就這一碗香辣、筋道的板面、創造出安徽牛肉板面這一大眾美食和享譽全國的板面品牌。
出于對發祥地的尊敬和對正統的認可,無論是首都北京還是無名小鎮,凡是板面館都會自稱安徽板面、甚至在店內顯著位置懸掛牌匾,鄭重說明自家板面源自安徽太和。這既是我們板面發源地太和人的驕傲,更是對生命、創造和自然規律的尊重。
聰明的太和人總能與時代的浪潮共舞:數十萬太和農商大軍早就從一碗板面中嗅出商機,在縣委縣政府及各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下,把一碗板面做成了“板面粉、板面肉、板面料、板面菜”四大產業,拉動全縣種植、養殖、農副產品深加工、電商、物流等快速發展。據統計,目前全縣約有10萬板面從業人員,在全國經營大小板面店5萬余家,年收入達百億元。小小一碗板面,不僅富了太和人,而且折射出太和人吃苦耐勞、敢闖敢拼的優秀品質,更提升了太和、安徽的美譽度。太和板面,讓安徽更有面兒!
來源:太和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