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區人民法院創新打造“老法官工作室”,通過發揮人民調解的作用來推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多元化解。在“初心”的號召下,5名來自公檢法系統的退休阿姨主動發揮余熱,成為“特邀”調解員,為來訴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訴前調解工作。
“財力物力都沒有損失對嗎?反正你到哪個地方去都要租人家的地來裝基站,你都要付租金,現成的何樂而不為呢。”通過耐心地勸說,“老法官”張著蓉又成功調解了一起糾紛案件。
2009年,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銅仁市分公司與萬山區南溪苑房開商簽訂了租賃合同,在小區樓房上建立信號基站。頂樓屬于公共區域,租賃所得應歸業主所有。南溪苑小區業主們在今年6月向萬山法院提出“要求該公司撤除基站”的訴訟要求。接到任務的張著蓉開始認真了解當事人訴求,并提出了一個新的調解方案。
“調解結果是由該公司繼續租賃,他這個基站不拆除,也是每年1500元租金付給業主委員會,對小區業主來講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對公司來說也減少一些財力物力上的損失。”張著蓉說。
張著蓉今年58歲,36年來一直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對于調解這樣的矛盾糾紛經驗十分豐富。
“我申請退休時頸椎增生非常嚴重,最嚴重的時候已經到了抬不起頭的程度,完全無法正常工作。”退休后,通過幾個月的安心休養,張著蓉身體漸漸恢復,也開始懷念起忙碌的工作時光,恰巧這時,張著蓉收到了單位發來的“邀請”。
“在推動基層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基層法律組織力量對法律糾紛調解的人力不足,導致部分案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調解,我們就覺得可以發揮退休法官作用,合理利用他們的專業優勢。”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劉元美說。
重回工作崗位,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張著蓉對工作的熱情和責任。一年來,通過豐富的辦案經驗和專業的法律知識,張著蓉調解了一個又一個矛盾糾紛,負責的態度和調解效率更是得到了雙方當事人的認可。
“張庭長就是根據我們的訴訟請求來跟我們進行的協調,非常滿意,非常好。”南溪苑小區業主雷先生說。
“調解之后,我們公司就不擔心承擔以后的風險了。因為有了法院出具的調解協議書,我支付的錢是有法律依據的。”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銅仁市分公司工作人員冉先生說。
據統計,2022年張著蓉一共調解了近200件案件。在“老法官”崗位上發揮余熱,實現價值的張著蓉,還為工作室招攬來了更多“夕陽紅”。目前,工作室共有5名老法官,他們分別來自銅仁市中級人民法院、碧江區人民法院、碧江區看守所。
用行動守初心,用余熱護人民。2021年以來,萬山“老法官”們成功調解案件3000余件。今年9月,“老法官工作室”還榮獲2023年度全省法院訴前調解和多元解紛工作“十佳解紛品牌”稱號。
來源:微萬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