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的浪潮不斷推高,這是不可逆轉的勢態。不過,我得糾正之前說過“電動車沒有聲浪顯得無趣”的言論。事實上,我想重新表達的觀點是,電動車不僅沒有聲浪顯得無趣,而且外觀內飾越發類同變得無聊。
也許Z世代的購車消費者,只關心“沙發、彩電、冰箱”,但我依然會盡自己的努力,發聲強調即便是工具,也應該要有設計和美感,而且還得是原創。
就正如被車壇一致認為開創全新車系種類,首款車型即被譽為世界最美四門轎跑的奔馳CLS系列。我是覺得如今的電車時代,太需要誕生一輛如同奔馳CLS般的車型。
所以當看到這一篇奔馳CLS的內容,請大家不要驚訝。即便這回體驗的試駕車,并不是最新款,但CLS天生自帶多個光環,到如今要聊起來,依然是談資滿滿。
不過,我還真的頭一回駕駛CLS,就連前兩代的也錯過機會沒摸著方向盤。如今的CLS僅保留2.0T+48V的動力系統,而我駕駛的這輛CLS 350 4MATIC頂配車型,能輸出299匹最大馬力和400牛·米最大扭力。
48V輕混技術的好處,是使得超過2.2噸重的車身,在起步時依然表現輕快。而在對于再加速和燃油經濟性也有積極作用。但和之前的M256發動機不同,新的M264發動機的啟動發電一體機并不和發動機同軸,而是通過皮帶傳動。所以不會有傳統的啟動馬達著車聲音。
不用質疑這臺2.0T發動機的動力是否夠用,即便是在最慵懶的ECO模式,也僅僅是油門響應應偏遲鈍了一些。而且奔馳的自家9速自動變速器,向來是積極升擋低轉速巡航的調性,甚至一旦松開油門,轉速會很快掉回怠速,開始滑行。
盡管催促CLS,會獲得更強烈的加速感,但我覺得和它自帶的優雅屬性不符。而且這套被廣泛裝備的動力系統,有一個唯一的缺點,就是幾乎沒有排氣聲浪。所以,COMFORT模式或許是最合適的打開方式。
對了,我原本以為前40后35扁平比的輪胎,會使得行駛動態變得跑車般的自帶顛簸。而且奔馳一貫的底盤舒適調校完全解答了我的憂慮,路面上的大小顛簸都能輕松應對,壓路感很強。
無框車門的車型或多或少都會存在隔音問題,但是這個詛咒對CLS并不起效。我仔細感受了全新CLS行駛時的NVH表現,即便是100公里/小時巡航,風噪和路噪都被壓得很低,要是打開音響輕聲播放,完全可以忽略外界的雜音。
視頻以外,我想用圖文的形式作為補充,勾起車迷們對于三款不同年代推出的奔馳CLS的記憶。
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從奔馳把四門轎跑這一概念具像化造出CLS后,后續才有奧迪A7(參數丨圖片)、寶馬8系、保時捷Panamera的出現。
2003年,奔馳將Vision CLS概念車在法蘭克福車展上作全球首發。雖說是概念階段,但無論外觀還是內飾,在如今看來,都和初代CLS非常接近。
但在當時,正沉迷在花生燈前臉的車迷們,根本不相信奔馳會把這輛比捷豹的雪茄車身更加雪茄的概念車投產。
直到第二年的紐約車展,代號C219的初代奔馳CLS正式亮相,從而轟動一時。雖說是與W211最優雅E級共享平臺,但此后,Coupe不再是兩門三廂車的專屬名詞。
初代CLS在前期只有兩款動力配置,分別是3.5升V6自吸發動機,輸出273匹馬力的350車型;還有5.0升V8自吸發動機;輸出306匹馬力的500車型。不過這兩款車型,在進入中國市場后都是百萬售價的級別。
但真正讓CLS名聲大噪,是出自AMG手筆的CLS 55 AMG,搭載當時奔馳的名機之一M113K,在5.4升V8發動機的基礎上再增加機械增壓,擁有476匹馬力,限量生產3000輛。
奔馳本想控制著CLS AMG版本的稀有度,但因為實在太受歡迎,以至于在中期改款車型上,直接塞進由AMG獨立研發的M156“神機”。至此,CLS 63 AMG終于誕生,能爆發出514匹馬力的它,不能簡單地以“西裝暴徒”來形容,應該叫“西裝暴徒”的鼻祖。
2010年,代號C218的二代CLS誕生。第二代CLS繼續保持了高光,好評度是在三款不同時代車型的巔峰。
而相比第一代車型,第二代CLS的外觀更富活力且時尚感更強,所見之處都能感覺到嶄新的氣息。第二代CLS同樣共享當時W212的E級轎車平臺,動力系統搭載V6或V8發動機,涵蓋CLS 350、CLS 400、CLS 500等型號。
但二代CLS最讓人心動的版本并非AMG車型,必須是CLS Shooting Brake版本。這是奔馳繼開創四門轎跑車型后,又在此基礎上再開創了獵裝轎跑車型,為車壇又添上了一款妥妥的“顯眼包”。
車身側面的全部車窗從前跨越到后,形成了流暢的拱形線條,不僅表現了奔馳設計的天馬行空能力,更證明了奔馳工藝的強大制造實力。打開行李艙門后,豪華游艇般木鋪裝的內部,更是讓人聯系起歐洲貴族的奢華出行載具。
二代CLS同樣共享當時W212的E級轎車平臺,動力系統搭載3.5升V6自吸和5.0升V8自吸發動機,前期車型依然是350和500。不過進入到中國銷售的車型,只有350動力,氛圍高低兩種功率。
而中期改款后的二代CLS則全系更換上渦輪增壓發動機,分別為2.0升4缸渦輪增壓發動機的260,還有低功率3.0升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320,和高功率3.0升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400 4MATIC。值得一提的是,改款后的二代CLS頂配車型有4MATIC四驅系統加持。
AMG方面,第二代CLS的型號只有CLS 63 AMG,搭載5.5T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但根據不同的調教,動力分為525匹馬力和557匹馬力。不過動力最強的應屬AMG CLS 63 S 4MATIC直接爆發585匹馬力,“破百”加速時間僅為3.6秒。
當然了,在海外市場的CLS Shooting Brake是有AMG版本,只是無緣中國市場。
而我們拿到的CLS試駕車,其實屬于中期改款的車型。這一代的車,大家都覺得是爭議很大。
在我看來,其實外觀并沒有什么不妥,甚至可以說奠定了AMG車型的臉譜,而且細細推敲,還能找到不少致敬初代CLS的輪廓造型。
硬要逼我說出一兩點的話,其實是大環境的變化,現款CLS出來的時間,正好趕上“二胎”政策,更顯多用途的SUV車型會是消費者的優先考慮。
而且當時還流行一句“萬物皆可SUV”的梗,也說明了SUV正在不斷推陳出新。像轎跑SUV車型,在SUV大空間和高通過性的基礎上,再添上個性小眾的屬性,確實更容易討好消費者。
但如果是我的話,同樣的售價,我依然會選擇CLS,而不會是轎跑SUV,因為低重心四門轎跑車的優雅,是與生俱來復制不了。感嘆啊,真的很久沒接觸到一輛為了美,為了好看而打造出來的車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