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珍寶島之戰和前線指揮員的問題,當年還特地請教過我們家老爺子,時任沈陽軍區情報部參謀。不少年了,印象中有這么幾件事:堅決不開第一槍、老司令“陳三兩”、開國少將肖全夫在“前指”、戰斗英雄孫玉國、上級命令一定要把T62坦克拽回來!
解放軍戰士
陳司令,當然是開國上將陳錫聯,時任沈陽軍區司令員,這一職務時間很長。困難時期,我們家每個月還能領來三兩豆油,那就是陳司令員的努力。
我到現在都吃不慣高梁米,就是因為小時候,老爺子在部隊領得“細糧”和豆油,都可著我吃了,從而慣出來的臭毛病,真事兒。
《亮劍》里面丁偉的畢業論文,當然是有所指的,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我們與當年的蘇聯、越南莫不如此。
其實中蘇高層交惡,早在50年代后期就悄然開始了,初期是理論和輿論上的論戰,不久就是關系完全降溫,到1959年中印發生糾紛時,蘇聯居然公開偏袒印度“拉偏架”,標志著兩國徹底決裂。
陳錫聯司令員
國家之間關系破裂了,國境線上就一定會出問題,尤其是中蘇之間有著多達7000公里的邊境線,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
比如位于烏蘇里江上的珍寶島,蘇聯方面就開始搞事情了,盡管這個小島位于主航線的我方一側,但是對方既然要挑事,當然有自己的一番說辭。
實際上,蘇軍從1964年起,就一直在珍寶島上挑釁,他們的邊防部隊經常登島,與我軍的邊防部隊發生摩擦和沖突,最初還都比較克制,先吵吵再動手,拳腳用完再用棍棒,很有點打群架的意思,但是還沒有人動槍,那性質就變了。
然而到了1968年前后,蘇軍開始升級了挑釁行動,在江面結凍時,會開著裝甲車闖上珍寶島和附近的七里沁島,甚至追撞和碾壓我們正常作業的漁民,僅1968年1月5日這一天,就撞死了四名無辜漁民,這是血債了。
珍寶島
蘇軍官兵還攜帶武器,在珍寶島上攔截和毆打我方正常巡邏的邊防戰士。起初,中國軍隊還是很克制的,一方面,是因為蘇軍當時裝備先進,咱們的邊防軍還沒有坦克、裝甲車什么的,都是徒步巡邏,吃虧。
另一方面,本著不開第一槍的原則,中國邊防部隊暫時保持著忍耐,結果呢,反而助長了蘇軍的氣焰,認為我們軟弱可欺,沒完沒了了!
情況迅速上報到中央,老一輩革命家最終作出了決斷,電示沈陽軍區:加強邊防警戒的重點部署,并要求邊防部隊有計劃地和有重點地打擊蘇軍的挑釁,力爭做到:“不斗則已,斗則必勝”!
陳錫聯司令員接到指示后,立即命令黑龍江軍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自衛反擊方案,最終選定的反擊位置,就是珍寶島。沈陽軍區同時派出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肖全夫將軍,前往一線坐鎮指揮。
邊防戰士
跟開國上將陳錫聯一樣,肖全夫也是來自紅四方面軍的名將,安徽金寨人,14歲參加紅軍!打過白匪、打過日本鬼子、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野戰軍主力師長、抗美援朝時期的46軍軍長,基本上能打過的敵人,都打過了。
1955年肖全夫授少將銜,曾任沈陽軍區主管訓練的副參謀長,后晉升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陳錫聯選擇肖將軍擔任“前敵總指揮”,一方面是源于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是1954年肖副司令員曾經在南京軍事學院進修過。
那還是中蘇“蜜月期”,南京軍事學院還有蘇聯教官呢,所以對于蘇軍那一套,肖將軍很有心得,正好拿來以彼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孫玉國
肖全夫受命后,立即趕往黑龍江前線,在距離珍寶島不足10公里的五林洞設立“前指”,我軍秘密調動了一個步兵團,三個炮兵營,以及額外加強的18個炮兵連、偵察連和機槍連,進入該地區待機。
為防止蘇軍挨揍后擴大戰事,陳錫聯司令員同時命令駐哈爾濱的第23軍,調動第67師前出到牡丹江,作為戰役預備隊。所以,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之前,我軍的準備是非常充分的,要么不打,打就打疼它!
1969年3月2日上午8點,我邊防部隊在對珍寶島進行例行巡邏時,又遭遇蘇軍70多人的包圍,在對峙中,蘇軍終于開火了,我六名邊防戰士當場犧牲,帶隊的孫玉國(之前介紹過)眼見蘇軍打響了第一槍,當即下令反擊!
戰火終于燃燒起來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我邊防部隊以傷亡21人的代價,斃傷蘇軍60余人,并擊毀三輛軍車,這就意味著,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全面打響,而我軍也取得初勝。
邊防戰士
蘇軍一看我軍動真格的了,而且首戰又吃了虧,于是調集坦克、裝甲車和增援部隊,企圖找回場子來,后續當然爆發了多次戰斗,但是總體規模都不是很大,畢竟珍寶島的面積有限。
我軍雖然裝備不如對手,但是也有兩大優勢,其一是準備充分信心十足,其二是調來的炮兵數量占優,有力地支援了前沿戰斗,蘇軍被炸得挺苦。激烈的戰斗中,蘇軍一個上校、一個中校被擊斃,傷亡總數達230余人。
另外,蘇軍還有一輛當時比較先進的T62坦克,被我軍炮火擊傷,開不走了,雙方就此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上級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這輛坦克弄回來,那得算“二代半”的坦克,有用。
而蘇軍則拼命炮擊轟塌冰層,使坦克沉入江里,但是在肖全夫的指揮下,最終我們還是用安裝絞盤加潛水員的辦法,把它搞了回來。
繳獲的這輛T62坦克,對我軍后來改良59式坦克起了很大作用,原車如今還在軍博展覽呢。
合影
珍寶島之戰持續了好幾個月,直到9月間,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路過”首都機場,跟周總理談判之后,戰火才逐漸停息下來,總體來看,我軍在黑龍江這邊肯定沒有吃虧,不過在西邊吃了點虧。
而肖全夫副司令員則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周總理后來聽取戰果匯報后,也連聲稱贊說:“這個肖全夫,打得不錯嘛”!此戰過后的七十年代,肖全夫將軍兼任“八三"工程總指揮,在東北建成了總長2471公里的八條輸油管道。
1979年底,肖全夫本已確定調任濟南軍區司令員,因北疆形勢再度緊張,考慮到他之前在珍寶島之戰中的優秀表現,以及對對手的了解,遂緊急改任烏魯木齊軍區司令員(大軍區,以原新疆軍區升格)。
老照片
1985年形勢穩定下來后,在大裁軍進程中,烏魯木齊軍區與蘭州軍區完成合并,整編后的新疆軍區隸屬于蘭州軍區,肖全夫再擔任新疆軍區司令員。因年事已高,當年便退居二線,畢竟快70歲的老同志了。
其后兩次擔任中顧委委員,繼續為人民軍隊的建設發揮余熱,直至90年代初期,才徹底退下來。2005年2月4日,肖全夫將軍因病醫治無效,在京逝世,享年89歲。
永遠懷念這位四方面軍的老將軍,1969年的那一戰,絕不辱國威軍威!
肖老在邊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