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公眾號,每日收到干貨
關注本視頻號,預約最新直播↓↓↓
0
本次內容提要
前段時間,我整理發布了我的大一和大二期間日記,參見:
大一日記合集:
大二日記合集:
現在,我繼續整理發布我的大三日記,希望給大家更多啟發,也讓大家獲得更多研究素材。
已經發布的內容參見:
本次發布的內容,時間跨度為2000年11月4-7日。
這幾天寫下的內容,主要是關于生活的態度,包括交往、獨處、進取、選擇等方面。
以下是日記正文:
1
交往態度
2000.11.4
《波普傳》河北人民出版 1998年。
“獲得博士學位的下一年(1929年,設普1928年獲維也納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一錄者),波普通過了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又過了一年,波善被任命為中學教師,對此他感到很高興,因為他以前一直想成為一名中學教師。
此后的若干年中(約7年時間,1937年初為躲避納粹的迫害,接受了新西蘭某大學的聘請,攜妻離開維也納),波普過著平靜的中學教師的生活,然而他那不甘平靜的大腦卻一直在進一步思考著科學方法論的問題。”
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不為名謀為利謀,這樣的人我引為同志。
晚,***到教室來,我寫好了三封信,他都拿去看了,說我寫的比說的好。
夜談,他很興奮,我也很愉快,我告訴他我愛交有真性情的朋友,就包括他。
雖說君子坦蕩蕩,但不是做什么事都要公開(有的事不值得,有的不必要),也不是什么事都可以找個理由的。
比如說我抽煙,制造有毒氣體,污染空氣,把煙頭滿頓園的扔,破壞環境,我是不是可以找出理由來為自己辯護呢?
是的,只不過有些牽強,甚至有些可笑,所以我寧愿不跟別人談這事,省得麻煩。
倒不是說我是什么君子,但我做事也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吧,只是我時常不明白一個人坦蕩蕩要到什么接度,是不是見人就得掏自己心窩子,還有是不是所有事都要當著別人面做,照剛才這么一想,明白了,不是那樣的。
(這兩段似王小波的風格。)
2
獨處態度
11.5
早上在床上輾轉反側,有點心神不寧,想抽煙。若住單人宿舍,我定會這么干的。
早飯后,去教室的路上,點了一根煙,本不愿熟人看見,可點完煙一抬頭就見一“師弟”,他在笑,見了我便說:“還抽煙呢。”
我跟他招呼過就大步流星地走著,那句話卻一直不絕于耳。
沒想著要怎么樣保持自己在公眾中的形象——別人怎么看我,我是幾乎從不考慮的,做事隨心所欲,率性而為,但求無愧我心。可這一回遭遇總叫我有點不自在。
我說過,平時抽煙不愿見著熟人是為著省卻麻煩,避免尷尬,現在呢,終于遇上了點麻煩,尷尬了一回。不過,無所謂,不是嗎?
香煙,和日記本,已成了我孤獨時的兩個伙伴。離了它們,會怎么樣,我無法想象,也不愿去想。
現在有它們的生活讓我自在,這就夠了,何必要考慮生活的種種可能性呢?
說到底,每個人在一定時期內都過著一種生活(這話有點含糊,但可意會),若總考慮別樣的生活,那他的生活就在別處,我是寧愿生活在當下的。
順便提一句,我也不考慮能否適應別的生活,我相信要過上一種自己樂意的生活并不太難,再有,我對自己的適應能力充滿信心。
在教室自習,*也來了。寫好稿(節目劇本)后,邀她出去走走,結果一起就走到下午兩點。
我們聊了很多,雙方都很愉快,我說以后想找她聊天就打電話給她,她說她也很喜歡聊天。
現在的生活,若沒有輕松愉快的聊天經歷,也太單調了。
我相信,現在這樣的聊天,會成為我將來關于大學生活的美好回憶之一的。
聊天中讓*評價我,她說我的個人主義很強,我點頭了。我還這樣總結了我的生活態度:但求活得真實,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我不會去八面玲瓏地交際,而樂于與一些有真性情的人為友。
還有,她告訴我那個**對她的態度轉變了,還稱她“哥們兒”。我聽了很高興,畢竟,這里邊有我的“功勞”。
第四包煙抽完,9天。
3
人生態度
11.6
這段時間在中央一臺的酒廣告精彩紛呈,很喜歡其中的兩個——
“朋友就像陣年的酒——喝杯青酒交個朋友。貴州青酒”;
“酒神、酒仙、酒圣,王冠酒”。
前者人情味特濃,拔人心弦,后者大氣磅礴,超凡脫俗。
人類的智慧呵……!
(本想說“看著這樣的作品,你不免要驚嘆于人類的智慧了!”,又懷疑這么說有“煽情”性質。可怎么說才不犯這樣那樣的禁忌呢,我認為說自己想說的話,別的一個人說話若只因想說,而不帶什么目的,他就是真誠的。他說話但求問心無愧,別人怎么評價他又何必在意呢?)
剛出去抽了支煙,想到是什么感覺促使我的呢——“口中淡出個鳥來”。
是的,我一向贊賞“平淡的境界”,可平淡得有味呀,要是人甘于過淡而無味的生活,還用得著去追求什么物質和精神的進步嗎?讓世界保持原樣,心靈自給自足就可以了。
可那樣,活著也太沒勁了【欲望是進步的動力,生命到底是蓬勃向上的好,不甘于原地踏步,不愿意活著沒動的人呵,進取吧】。
(又像在“鼓動號召”了,這非我本意,只是感覺沒別的寫法了。看來還是缺真感受,這種情況下寫的越少越好,加中括號的文字便是多余的。)
我說的不是終生不易的話,而只代表找當時的感受或看法。
4
處世態度
11.7
昨晚自習時遇到一件叫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的事,我寫下它只是為著不再去想它。
一女生在教室里瞌瓜子,一男生在黑板上留下一行字:“別人上自習豬吃瓜子”后迅速離去。
女生很生氣,收拾起書包,對留在教室的那男生的同學大聲說了句:“請你回去告訴你同學,叫他以后嘴巴放干凈點,別在黑板上留下一排字不擦就走了。”然后沖沖地走了。
(記這樣的事實在沒意思,特別是我得原話照錄——為著敘述清楚。不過,寫都寫了,不再去想了吧。)
當時我想,如果我是那女生,我會留下一張字條讓那男生的同學帶回去給他,輕描淡寫,不帶臟字地教訓他,自己也得輕松與解脫。沒去想要得到什么倫理學上的支持,現在覺得,還是可以找到的,這叫“以直抱怨”。
順便說點對哲學老師所說“超越”的生活態度的異議,我認為,對世間的惡人惡事,還是孔子的“以直報怨”為好,該教訓就得教訓(此句改作,在無傷大體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他們些教訓——清注意我的前提條件),否則惡勢力便會猖獗,“君子”老受欺負,僅為你自己,精神勝利法當然是適用的,但若從人類的整體著眼,則有惡不除,有惡不懲是不行的,提倡君子式的生活能否達到君子國,我不敢肯定。
《詞語》,薩特(1953開始,1963年發表)
“我通過寫作而存在,并由此擺脫了大人。確實,我之所以存在僅僅是為了寫作……我體驗到了快樂,一個公眾的孩子開始為自己安排私人約會了。”P109
“我的生活是從書開始的,它無疑也將以書結束。”P5
“我很早就把教書視為圣職,而把文學僅僅看作是一種愛好。”P2
(我并不覺得我做事需要有先例,就跟走路一樣,即使那條路從未有人走過,只要我愿意,我會輕輕松松地走上去的。
不過,有一些同路人總是快事,我不但不拒絕,還歡迎他們。
當然,事情往往是這樣,那條路其實很可能早已有人走過且路上也有不少人正在走著,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但我走下去的決心,不敢決于他們,我就是走著自己的路——很難說路與我孰先在,即我是走著現成的路呢,還是路由我走出,我寧愿選擇第二種解釋,或許這更準確。)
“我不是也負有寫作的使命嗎?……我的使命是真實的,這我不能懷疑,既然大祭司已為此作了擔保。作為一個好幻想的孩子,我正在變成一個真正的游俠騎士,其戰功將是一本本真正的書。我是人們所必需的!”P120-121
“我無法忘記是我自己把這一使命賦予我的。就在我脫離了大自然而最終成為我自己……的一剎那間,我立刻從遠古世界中脫胎而生,我注視著我面前的我的命運,并且認出了它:它不是別的什么,而恰恰就是我的自由……當我心境愉快的時候,我一切都出自于我,我以自己的力量使我從虛無中脫身而出,以便給人們送去他們所希望的作品。作為一個順從的孩子,我甚至甘愿接受死亡,可那也是出自我自己的意愿。”P122
(寫作、使命感、自由——一個作家的寫作觀)
“人們需要我,可那是為了什么呢?……就在這一片刻,我感到一切都落空了……僅僅空有滿腹的報負是當不成英雄的,光有勇氣和才能也是不夠的,還必須有七頭蛇和九頭龍的存在。可我哪兒也找不到這些對手。“P125
(“英雄”進了無物之陣……若不一開始就自命為英雄,或許就不會有這樣的苦惱了。)
“有人為其鄰人或為上帝而寫作,而我決定為上帝而寫作,目的卻是為了拯救我的鄰人。我需要的是受思惠的人,而不是讀者。”P129
(九歲時的寫作觀——符實嗎?)
“在我九至十歲期間,我完全成了一位死后出版遺著的作者。”P143
(小小年紀,已有對死亡的體悟,但精神上樂觀勝過悲觀。)
“我以為獻身于文學,而實際上卻是奉命而行。”P179
“在很長一般時間內,寫作對于我無非就是乞求死神與經過改裝后的宗教,把我的生命從偶然中拯救出來。”P180
“‘沒有一天不寫作。’”!
“寫作是我的習慣,也是我的職業。……書總是需要的,它也多少有些用處。文化并不拯救任何什么……可它是人的產物,人把自己投射到其中,又在其中認出自己,只有這面好挑剔的鏡子向他反映出他的尊容。”P182
“我之所以喜歡我的瘋狂,是因為它從一開始就保護我不受‘名流們’的誘惑……我唯一的事情就是赤手空拳,兩袖清風地通過我的工作和真誠來拯救我自己。”P183
作于2000年大三期間
覺得好看,請在文末幫忙點個“在看”↓
這樣可以讓更多人看到
學習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咨詢相關問題,有以下四種方式可以跟我鏈接:
1、直播: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我的視頻號,預約直播(如果顯示過期,可點擊預約最新直播),直播時可留言或連麥咨詢;
2、加群: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本公眾號,在后臺回復“加群”,按對應身份加入“任煒老師生涯支持群”,將每天收到生涯規劃相關資訊;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隨時可向我提問咨詢(均為本人親自回復),還可索取生涯規劃、志愿填報的干貨資料合集。
添加任煒老師微信
4、培訓:我將長期開設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培訓,家長和從業老師皆可報名,參見文章說明: 滿10人即可開班,可加上方微信咨詢報名。
若有其他需要,可掃碼查看:
關注本公眾號之后,在公眾號后臺留言發送以下關鍵詞,可收到相關文章:
1.高一選科:“選科”
2.高中規劃:“高中”
3.成績提升:“提分”
4.專業選擇:“專業”
5.綜合評價:“綜評”
6.志愿填報:“報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業形勢:“就業”
10.考研形勢:“考研”
11.就業準備:“準備”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調適:“心理”
14.勵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訣:“幸福”
16.學習規劃:“學習”
17.高考減壓:“減壓”
18.錄取分析:“錄取”
19.是否復讀:“復讀”
20.大學規劃:“大學”
志愿填報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學規劃免費課程:“課程”
操作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點擊藍字“ 任煒老師”,在下方圖示界面中, 點擊“ 發消息 ”,填寫關鍵詞發送,即可收到相關文章。
如有其他問題 ,也可以在我的公眾號后臺輸入關鍵詞搜索,會出現很多相關文章。
見本文中的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