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花瓣素材
11月中旬,資本市場上出現了兩幕相似的劇情。
房企老板黃輝轉讓【三湘印象】25%股權后,把控制權交給了湖北國資【湖北聯投】,自身套現17億元離場。
家居龍頭【居然之家】獲北京國資【金隅集團】入股,創始人汪林朋預計套現21億元。
這兩家企業有些相似之處:早年借殼上市、經營業務背后曾站著馬云等資本大佬,現在同時被染紅。
過去這兩年,房企老板套現已不足為道,現在,這股“套現風”蔓延到了地產鏈條上的家居行業。
老板們的內心盤算,各有差異。
有些不想繼續在漩渦中硬扛,想從股市里搞點錢安全上岸;有些則是企業出現危機后突擊賣股,試圖自救。
“一個愿打 一個愿挨”的買賣
走完股權轉讓、定增新股兩步后,湖北聯投及其子公司聯投置業將共同持有三湘印象42.31%股份,成為新的實控股東。
湖北聯投背后,湖北省和武漢城市圈九市國資委為主要出資人,武鋼集團、東風汽車、葛洲壩集團在內的6家省內央企為股東。
湖北聯投對三湘印象估值達到了69.3億元,而截至今年9月,三湘印象的凈資產為41.2億元。
在行業下行背景下,湖北聯投相當于溢價超68%入主這家【大部分股權都處于質押狀態】的中小型房企,不少業內人士都覺得價格“相對偏高”。
三湘印象目前經營狀況并不優秀。
多份業績報顯示,公司這兩年常處于虧損狀態,最高虧損接近1個億。
具體看業務,三湘印象旗下有地產+文化兩大板塊,地產板塊是營收凈利大頭,占比接近一半。
但這幾年,公司地產業務主要靠吃老本,依托上海、杭州幾個城市的存量項目去化、出租回籠資金;截至2023年6月底,三湘印象的土地及儲備僅剩燕郊兩宗地塊。
文旅方面,三湘印象主要的IP【觀印象】是早年收購的張藝謀“印象系列”實景演藝。
文旅比地產稍微多些活力,隨著旅游經濟復蘇,上半年,文化演藝業務實現營收2828萬元,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7.96%,房地產業務則僅恢復至6.33%。
不過,目前“觀印象”營收、凈利占比僅在15%左右,還難以擔起拯救效益重任。
在外人看來“不太劃算”的收購,湖北聯投卻是自有考量。
2022年,湖北聯投成為湖北第一家營收邁過千億門檻的省屬國企,在中國500強排名中不斷躍進,目前在251位。
這背后,是聯投在不斷夯實家底——在全省國資體系內,篩選了幾十家國企進行了重組兼并。
而聯投也有了更大的野心:挺進世界500強。
這在營收和規模上還需要加把勁,于是聯投開始向外尋找獵物。
業內人士看來,整體來看,聯投看上的是三湘的上市平臺牌照,這樣能夠與資本市場直接對接,增加了上市融資渠道。
具體到業務,三湘也正好契合聯投的心意。
一方面,聯投目前房地產業務收入占比,不到17%,但在各個業務板塊里,房地產的毛利率更高,為其貢獻了32%利潤。
即使目前三湘印象地產業務呈現疲態,但對于聯投來說,打包裝入三湘的存量資產,也有機會擴充效益,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另一方面,文旅逐步復蘇背景下,手握“觀印象”這個大IP,也可以和自身旗下旅游板塊的資源進行整合聯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湖北聯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俊剛,在履職湖北聯投之前,曾在當地文旅體系內任職多年。
房企套現過往
從去年開始,對于房企來說,“套現”已經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旭輝、雅居樂、德信、復星等都曾在2022年進行減持套現。
但與黃老板直接“離場”不同的是,上述房企當時出手更多是為了“救公司”。
不少房企精準選擇了物業這頭“現金奶牛”。
從去年中旬到年末,雅居樂兩次叫賣雅生活物業股,合計套現約8.37億港元,以補充集團流動資金。
雅居樂員工持股平臺共青城同樣拿出了雅生活股權進行變現,所得的2.068億港元作為貸款借給雅居樂,且無抵押不計息。
去年12月,旭輝永升的股東Elite Force同意出售5.15%股份,籌集4.365億港元用于集團回血。
Elite Force背后的實際擁有人便是旭輝林氏三兄弟。
頻繁利用物業回血,遭到了物業公司其他股東投資者詬病,但房企們確實是到了捉襟見肘的時刻。
當時,但能向監管部門、銀行申請到發債和借款資格的,都是名單上為數不多的優質示范房企,一些已經陷入危機的房企基本上被“判了死刑”。
哪怕是優質房企,成功獲得授信額度只是第一步,但要到真正放款成功,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從股票里找錢應急,便成了最快捷的方式。
不少投資人士當時還分析稱,由于物管股股價處于回暖階段,房企通過出售物企股份可以回籠更多的資金,也會有更多的投資者愿意接手相應股份。
家居龍頭們接連出售股權
今年冬天,套現的命運齒輪由房地產老板轉到了鏈條下游的家居老板身上。
三湘印象出讓股權的同一時期,家居龍頭居然之家也轉讓了10%的股份予金隅集團。
金隅集團是北京市屬國企,主營業務包括水泥建材、房地產、貿易服務等業務。
家居企業變賣國資,半年前就有案例——紅星美凱龍以63億元的代價將實控權出讓給建發集團。
紅星如此急迫賣身,主要因為債務危機壓頂——2023年上半年,公司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662.25億,而集團賬上現金只有87.56億。
此番出售股權,紅星老板車建興還能套現6.3億元,有媒體報道稱,車老板將用這部分金額來償還債務。
居然之家如今短債體量雖沒有紅星高,但壓力也愈發凸顯。
截至2023年6月底,居然控股手里有貨幣資金35.6億,而短期借款與一年內到期借款合計73.9億元,現金難覆蓋短債。
從經營狀態來看,居然之家這幾年來已經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營業總收入97.44億元,同比上升3.33%;但歸母凈利潤11.51億元,同比下降24.99%。
和紅星美凱龍最大的不同是,盡管居然之家“染紅”了,但老板汪林朋還留了一手:并沒有把控制權交出去,國資也只能做第三大股東。
另外,該宗交易僅涉及股份轉讓,22億元順勢流入汪林朋的口袋,后續走向暫無風聲。
值得一提的是,從居然之家借殼上市至今,汪手上的股票一直處于鎖定狀態,直到今年六月份才解禁。
解禁期一結束,汪就開始減持,一禮拜內就套現超過兩個億。
同樣是11月,“美的系”變為顧家家居最大股東,老板顧江生套現103億元離場。
相對前兩家,顧家的經營情況還算穩健,近年來營收利潤基本保持正增長。
但從2020年營利增速放緩之后,顧江生家族開始大規模套現,據不完全估算,加上這次的收購款,顧江生家族套現金額至少超過200億元。
籌劃脫手的同時,顧江生悄悄做起了LP,出資6億元成為一家專做硬科技、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基金的最大出資方。
曾經說過“一輩子只做家居”的顧江生,在行業遇到不確定性時,看來也萌生出了“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的念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