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一共3216字0圖,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11.29日,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國內很多人很懷念他,畢竟這個人在中美建交的歷史上有著重要的作用,被我們授予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這個有著重要含義的稱號。
甚至在他離世前的幾個月,還曾到訪了一次中國,我們也以最高禮遇歡迎老友來訪,可以說老先生在生命最后的時光中,也同樣關注著中美關系,希望能給雙邊破局做出一份力。
從這方面上來說,我是尊敬他的,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更不能神話老先生,因為從始至終,老先生代表的都是美國的利益。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基辛格秘密訪華,開啟了中美交往的大門,這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
但同時,中美交往到建交,本身更是對美國來說利益重大的事。
我們回看一下那個時間點的國際背景,一方面是中蘇關系惡化,另一方面美蘇爭霸進入第二個階段,蘇聯攻勢強烈,加強了軍事領域的投入,美國轉攻為守。
從美蘇爭霸的破局來看,美國此時聯中抗蘇,恰恰是一件非常具有戰略眼光的事。
當然,從后面中美建交后發生的事來看,美國的這筆“投資”,明顯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僅僅過了1個多月,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就開打了,而這場戰爭關鍵的不是最開始1個月的勝利,更重要的是此后長達10年的邊境輪戰。
不僅是幫我們持續練兵,更重要的是打亂了蘇聯和越南的戰略部署,更更重要的是,借由越南這個小弟,持續10年地給它背后的蘇聯老大經濟放血。
可以說,在美蘇爭霸的后期,美國建立優勢甚至讓蘇聯解體,這里面是有我們一份拖累蘇聯經濟的重要作用的。
從這一點上來說,美國還得感激我們,當然現在的美國肯定不會提這一茬子事了,甚至又開始想要聯越反我們,你看國際政治和國家關系就是如此微妙。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時候的美國是務實的,就算你中國也是社會主義,我們有著不一樣的意識形態,但為了國家的最終勝利,該合作就合作,該建交就建交。
反觀現在的美國,已經走上了一條完全“民粹化”的路,明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分則兩敗,從近些年的各種事務上來看,也驗證了這個道理。
比如中美貿易戰,我們是受損了,但你美國也沒好到哪里去,甚至還在疫情開始后,助推了美國的通貨膨脹。
當時其實如果拜登能撤掉“301調查”,反正貿易戰也是“前朝的官”特朗普搞出來的,這樣就能緩解美國內部的問題。
但拜登也沒辦法,因為美國內部民粹主義和反華主義已經根深蒂固,誰要是在這個時候做出一點讓步,即便對整個美國都是有好處的,那他的政治生涯也會完蛋。
從這一點上來說,美國其實已經失去了曾經“務實”這一項重要的能力。
當然有小伙伴肯定會說,這也不能怪美國啊,美蘇爭霸的時候,美國的主要對手是蘇聯,那美國聯合中國很正常。
但當下這個時代,中國確實是美國認定的全方位競爭對手,而且是一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對手,它又怎么能和自己的“對手”合作呢?
這句話說得是不錯,從這個方面來說,美國做的本沒錯,但錯就錯在,即便已經做出了這樣的認知,但卻不愿意收縮所有的力量來對付中國,反而繼續在歐洲、中東分散自己的資源。
在我們鍵政圈有兩本書基本上是大家必讀的,一本是薩繆爾·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另一本是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
兩本書都站在美國的立場上分析了冷戰結束后,美國應該怎么應對未來世界的變化,從而保持住自己的霸主地位。
特別是《大棋局》中,布熱津斯基認為美國不僅是第一個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最后一個超級大國,預計在2015年左右將會失去霸主地位,所以需要提前建立符合美國利益的國際秩序。
美國必須防止另一個超級大國的興起和任何一種威脅美國霸權地位的反美聯盟的出現。
而如何在法、德、俄、中、印這五個地緣戰略國家和烏克蘭、阿塞拜疆、韓國、土耳其、伊朗這五個地緣政治支軸國家之間縱橫捭闔是關鍵。
中、俄和伊朗的反霸聯合是最危險的;中日聯合的潛在影響更大;在遙遠的未來,歐洲在大分化大改組中出現德俄勾結或法俄和解也不無可能。
不過,他認為這些情景在近期內都不致出現。
站在美國人的角度來看,上面說的內容,是如此的精辟,但即便如此,美國卻硬生生同時在找伊朗、俄羅斯、中國的麻煩,甚至反逼了這三國進行合作抗美。
這就相當于是別人都把答案都按在你臉上了,當代的美國人抄都能抄錯。
從一個稍微具有一點戰略思維的中國人角度來看,假如我是美國領導者,我已經發現中國是如此的有威脅,而俄羅斯其實已經是硬撐的瘦熊,且一直也有加入西方的心。
那我為何不在此時聯俄抗中呢?就像當年聯中抗蘇一樣,哪有什么意識形態問題,解決當下最核心的問題,才應該是合格的政治家該有的戰略思維。
但結果是不,還硬生生搞出了俄烏戰爭,不僅是把歐洲和俄羅斯進一步分開,更是讓中俄兩國變成“合作無上限”的緊密伙伴,從這方面來說,美國當代的戰略家都是失敗的。
當然,上面的思考我都是站在美國人的角度,如果要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我只能說這算是“天佑中華”。
我們最擔心的就是美俄聯合對抗中國的局面,硬生生被美國自己瓦解掉了,俄羅斯為了經濟利益,現在成為了我們的大后方,反而離不開我們了。
所以說到最后,還是一個詞——務實!當美國失去了務實的能力的時候,它的戰略能力,就已經被削弱了一半。
而另一半,則是美國的自信。
上一代的美國戰略家是自信的,1946年2月22日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向美國國務院發送的一份長達8000字的電報,被我們叫做“喬治凱南的長電報”。
電報內容對戰后蘇聯的“理論、意圖、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國應采取的對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議,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在網上搜索。
里面對讓我觸動的一段話就在結尾:
(我們應對蘇聯問題的挑戰)相當程度上必須依賴于我們社會的健康和活力。
每一個能夠解決我們自身社會問題(的政策),每一個可以提升我們自己人民的自信心、紀律性、士氣和集體精神的勇敢而堅定的舉動,都是針對蘇聯的一個外交勝利,這要比數千個(與莫斯科之間產生的)外交文件和共同聲明要更有價值得多。
我們必須對其他國家展現和描繪出一個我們所希望看到的,但要比以前更加積極、更加富有建設性的世界的前景。
最后,我們必須對堅守我們的人類社會的信念和方式充滿自信和勇氣。
說實話,當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眼前浮現出的就是美國最輝煌、最自信的樣子。
你能想象到嗎?他們曾經認為與蘇聯的競爭,更重要的是讓自己變得更加美好,讓人民過得更加舒適,要展現給世界一個積極和自信的美國。
這等豪言壯語,別說做了,就是說出來,我都能感到這個國家滿滿的自信,也愿意相信這樣的國家確實能有更好的未來。
當然,最后他們確實也是這么做的,我們現在回想起上個世紀的美國,腦海中還是中產階級富裕的生活狀態。
甚至還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太空競賽,讓人類科技和文明在一輪輪競爭中,獲得了長足發展。
當然前幾天俄羅斯那邊用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檢查出美國登月圖片是假的,普京還來了一句,這真有趣。
但不管美國是否真實現了載人登月,在這個過程中給人類積累的科技進步是實實在在的,甚至利用科技競賽,拖垮了蘇聯的經濟,對美國來說也是巨大的成功。
從這個方向來說,美國的戰略是成功的,而且這還是一種正向的進步。
可是這樣自信的美國去哪了呢?自從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美國沒有了這樣一個競爭對手后,就一步步變成了曾經他們最討厭的樣子。
和中國的競爭,不是通過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反而是各種封鎖打壓,用所謂的“小院高墻”來建立科技上的領先地位。
但問題就是,這樣的競爭能有效一時,它能有效一世嗎?不好好思考怎么讓自己更強大,反而用這樣的下作手段。
你這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那個曾經極其自信的美國,早已不在,留下來的只剩一個偏執、膽小、懦弱的風燭殘年的所謂霸權。
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務實,沒有戰略眼光的美國,這樣的國家又有什么可怕?
這就是我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堅定認為我們不可能會輸的最大底氣。
我是Marx乖巧,為您送上時政熱點的思考。
如果您覺得寫得還行的話,那就請點個關注點個贊吧,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