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則意外消息傳來,引發了市場的震動。這個消息讓中國國內投資者振奮不已,也讓全球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的股市。一時間,關于中國股市的討論再次火熱起來。
這個消息是什么呢?它就是中國國新控股發布的公告,稱其旗下的國新投資買入了多支央企ETF,造成了多支央企ETF的成交量顯著放大。比如,央企科技ETF的成交量比前一天放量了7.8倍,央企創新驅動ETF的成交量放大了四倍。
近年來,中國股市的表現備受關注,而且常常是負面的。許多人調侃說,感覺中國有兩個東西是誰來了都沒招,一個是中國足球,另一個就是大A股。大A股已經逼到國家隊又出手了,這一消息再次讓人矚目。
要理解這一消息的意義,就需要了解中國股市的現狀。在此之前,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繼鵬教授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劉繼鵬認為,現在政府對股市的決心非常堅定,一定要把大盤拉起來。盡管利好消息不少,但市場卻一直沒有信心。這讓劉繼鵬感到奇怪。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推動者之一,他多年來一直呼吁改革,但A股卻一直不爭氣。
在一次采訪中,劉繼鵬提到了A股面臨的問題。他認為,制度應該完善,包括高價發行、違規減持、一股獨大等等。目前,A股市場上有5300多家上市公司,數量世界第一,融資額世界第一。然而,大股東頻繁減持,投資人難以獲利。劉繼鵬指出,散戶是A股的上帝,應該保護他們的利益。但在當前的市場結構下,交易所將上市公司當做服務對象。這種情況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中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在那里,公司是不會搶著上市的。
除了劉繼鵬的觀點,經濟學家馬光源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成熟的市場中,公司不會搶著上市,因為股市融資是非常貴的。然而,在中國,上市卻是排隊的,只要上市一下,就暴富了。這使得很多人都奔著暴富去上市。可以說,中國A股市場存在著明顯的制度問題。
面對這一局面,劉繼鵬提出了標本兼治的建議。他建議央行平準基金等入市,花費數萬億來買入股市,最好將指數拉到4000點以上。因為A股上漲一千點,就能帶來25萬億居民的財富,促進消費,推動實體經濟發展。這個鏈條在其他成熟資本市場國家都是屢試不爽的。此外,大國崛起必須要金融科技雙鏈條發展,雙鏈競爭相輔相成,所以股市是一定要搞上去的。
然而,單靠砸錢是無法保持四五千點的股市,必須趕緊改革。劉繼鵬將之比作治療一個發高燒的病人,先要降溫贏得時間,然后找到病因并去除它。這意味著股市需要制度的完善才能真正穩定上升。
明天,股市將再度開盤。投資者們心情復雜,既忐忑又興奮。盡管我們已經習慣了A股的起起伏伏,但散戶的自愈能力仍然強大。給一點陽光,希望就會閃耀。對于中國經濟世界第二的體量,我們應該期待A股能夠配得上。不過,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標本兼治,完善制度當務之急。讓我們一同期待,中國股市能夠在改革中崛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