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喜歡看語文書,每次新書一發下來,貪婪地聞著新墨的清香,迫不及待地把書打開,一口氣從頭看到尾才算盡興。
語文教材,是專家們精心挑選的,其中的課文都是精品,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從小學到大學,語文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科目,在語文教材中,那些滋養過心靈的句子,你還記得有多少?
今天就讓我們回歸語文課本,重讀那些給過我們力量的句子。
史鐵生老師的《我與地壇》
史鐵生,在青年時代,突然身患疾病而癱瘓,用他自己的話說那是最狂妄的年紀,這真的是難以接受的命運的打擊。
地壇公園
他怎么也不愿意接受這樣的現實,曾經一門心思去尋死,有那么一段時間,他抑郁而暴躁,不想再活下去。他的母親小心翼翼地陪伴他,偷偷地監視他,以防發生不測。
這些情節在《我與地壇》中,做了深情的回憶,課文節選部分是懷念母親的那個情節,但是其中的寫景片斷卻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里。
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史鐵生
在他年輕時,地壇本來是一座廢棄的古園,荒蕪的如同野地,但他日復一日地去那里坐著,樂此不疲,在這座荒廢的古園里,他發現了生機。
小蝴蝶,小蜜蜂,小螞蟻,小瓢蟲,它們那么渺小,它們那么忙碌,它們不去想那么多為什么,只是踏實地活著,這些自然界可愛的小生靈無聲地訴說著它們對于生命的熱愛。
也許是它們,給了史鐵生強烈的啟迪,他終于弄明白了
一個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一個事實;在接受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于是,身體的殘疾對于他來說,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他開始接受面對命運的挑戰。
他認為,世界上有很多苦難是不堪說的,不要抱怨為什么有這么多苦難在人間,世界本來就是苦難與幸運并存的。
想明白了這些,他不再痛苦,不再抱怨,他拿起手中的筆,將自己的到情感,所思所想記錄下來,告慰了母親,救贖了自己,滋養了更多的人。
莫泊桑的項鏈
貧苦而美麗的姑娘瑪蒂兒德,不甘心穿著寒酸的去參加丈夫的舞會,去女朋友那里借了一掛晶瑩閃爍的項鏈,在舞會上她很開心,也很耀眼,以至于將項鏈丟失了也不知道。
為此,她和丈夫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去還賠償項鏈的債務,直到債務還清,才發現那個項鏈是假的。
不想站在道德的高度來評價女主人公的行為,只是書中有一個句子,擊中了心靈。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
瑪蒂爾德夫婦的生活,被一件看似極其細小的一件事情改變了。
遇到變幻無常,與其去追究產生的原因,互相抱怨,不如去坦然的接受與面對,這點上瑪蒂爾德夫婦做得很好。
如果說十年艱難困苦的生活,對這個女子來說是一場磨難,那么經歷這場磨難之后的她,不再縹緲,不再虛幻,而是很認真的,很踏實地通過自己的勞動,一分一分地掙錢,非常節儉,她得到以前沒有的充實,這何嘗不是收獲呢?
其實,生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生活一馬平川,當我們自己遇到困難時,不被它打倒,咬牙挺過去就是了。
當身邊的人落魄時,不圍觀,不嘲笑,是最基本的修養。
反觀我們自己的成長,如果能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到詩意,在平常的日子里,找到樂趣,就算是無聊的小事,如果投之以專著,也會發現世界很奇妙,不是嗎?
這些語文課本中的內容, 再讀我們會發現,生活真的很美好。這些句子,是我們記憶深處的一部分,內化到了人的靈魂深處,給人的營養,超過那些心靈雞湯。
回歸語文課本,重讀這些句子,滿滿的都是回憶,語文教材中,那些給過你力量的句子,你還記得多少?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