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來想讓AI大模型幫我客觀梳理一下這事件的背景,結果AI拒絕了,只給我了些公務員們的無私奉獻、社會大愛這樣的結果,看來,還是要自己梳理。
01、事件背景:
上海一對新婚夫婦余女士和陶先生,蜜月自駕游到了平均海拔5000米的藏區。
10月15日,老公因出現高反,開車過程中昏迷,不幸發生嚴重車禍。老公無礙,副駕的余女士則肝動脈破裂,被緊急送往阿里醫院后,重度昏迷的她經多方搶救,期間,多人為她獻血共計7000毫升,同時家人不放棄,輾轉阿里、成都、上海救治,最終,從死神手里搶回了這條27歲的生命。
02、禍起公眾平臺炫耀?
這本來是一曲生命的贊歌,愛的贊歌,可是,沒想到卻變了味道,“禍”出余女士的一則抖音視頻。
根據余女士的配圖可以看出,當時她缺血時,丈夫找到自己的小姑姑委托上海衛健委的關系動用阿里地區所有公務員、民警和消防員為她獻血;
為了把她從西藏轉到成都,家人包機灣流G550,花費100多萬直飛阿里接人,到達成都后,各類特種車輛開道,直奔華西醫院;
最終,先后做了兩次手術,住了十多天ICU觀察后,硬生生將她從死神手里拉了回來。
03、網友為什么關心小姑姑?
一個小姑姑,能夠調動上海、西藏、成都三地的資源,還有航空公司、醫院、交警等相關部門的介入,并且配合緊密,這視頻在公眾平臺發布后,就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很多網友開始挖這位神通廣大的小姑姑,而且一開始都是順著余女士的親戚在找,看到最搞笑的是,某個群,說扒出來余女士的父親和小姑姑,然后有人提出,她姑姑和她父親的籍貫怎么一個湖南一個浙江,結果扒的那個解釋說:這個不難,結兩次婚就可以了。
其實人家對話截圖說得很清楚,明明是男方陶先生說是他的小姑姑,只能說,由此可見,網友為了證明自己的預設結果有多拼。
不過,目前的新聞報到中,也確實發現這家人對于小姑姑的描述有些矛盾,比如,
也就是說,陶先生有一位平時一有事就幫他忙的小姑姑,而愛炫耀的余女士,竟然沒有像她父親炫耀過,這位被她直呼“牛B”的小姑姑具體是做什么的,只告訴她爸爸小姑姑快退休了……
04、冷靜的聲音
很多媒體隨后也對于此事件中被網友誤解的地方做了核實:
發動全阿里地區的公務員消防官兵獻血公務員獻血純屬自愿; 老公聊天記錄里這樣說,是為了鼓勵妻子; 花費百萬元包機以及其他費用,是親人借錢支付的。
與憤怒的網民不同,也看到有冷靜的觀點,包括很多媒體人,有媒體人認為:
這件事首先要衡量的是否奪取了別人的生機。
余女士事件,就是在缺醫少藥的阿里高原,資源緊急調配的問題,不排他,不是奪取了別人的生機(比如器官)。
其次,生命有價,家人能拿出多少錢,愿意拿出多少錢,這都是價格。這件事問題還不在價格上,而是社會基礎運行規則,最關鍵是否存在資源的爭奪。如果同時有其他人也遇到車禍而沒有得到同樣救助,那性質就不同了。
第三,家人遇到生命危機,盡力去想辦法,有錢出錢,有關系出關系,有權力出權力,這也可以理解的。
更何況,余女士最終獲救,可能是人情,也可能是機緣巧合,也可能是上海人在援藏、疆形成的地緣特殊優勢,這其實不能算特權。
05、網民到底在憤怒什么?
到底是網民不愿放過一個剛從生死線上搶救回來的生命,還是有這深層次的憤怒?
@紫竹商業評論 認為,是后者,網民真正的憤怒來源于“炫特權”。
無論是真有特權,真屬于特權階層,還是在“吹牛”, 從余女士公開曬出的信息看,這對夫妻對于特權有著天然的崇拜。當一個社會,把特權當成可以炫耀的事情,就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當然,這是整個社會文化層面的問題。
有人說,人人都恨特權,但是人人都更恨的是不能擁有特權,我想網民們潛意識的憤怒,也與這種深層原因有關。
特權是什么?特權就是破格獲取,不能和平常人站在同樣起點競爭,就只能去靠破格獲取這種強盜邏輯,而且這種破格獲取,本來是很恥辱的事情,卻被當成了可以炫耀的資本,這才是網民憤怒的深層原因。
@紫竹商業評論 希望通過這件事,能讓我們的社會形成新的價值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人都把使用特權當成恥辱,僅僅讓老、幼、病、殘、弱者,根據其弱勢程度享受相應的特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