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浙商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密集召開房企座談會,聽取房企融資需求,銀行方表態將加快解決房企合理訴求,改善融資環境。
01多家銀行表態加大房企融資支持力度
近日,建行、農行、交行、浙商銀行等多家主要金融機構與房企展開座談,就信貸、債券等融資渠道進行交流,摸底重點房企在融資方面的相關需求。據了解,已有數十家房企參會,此次參與座談會的房企基本是民營房企及混合所有制企業。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繼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再次明確要求“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后,多家銀行積極落實會議精神。
銀行方面表示,為更好滿足房地產企業的融資需求,多家銀行均稱將加大信貸支持、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力度,并將從供需兩端綜合發力。
其中,農業銀行表示,將圍繞商品房、租賃住房、城市更新等重點領域,在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經營性物業貸款、并購貸款、債券承銷與投資等業務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
交通銀行則提出,以三專和兩重的“3+2”機制做好對公領域房企金融支持服務,圍繞住房場景做好零售信貸領域合作。
浙商銀行表示,將從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綜合施策,保持信貸、債券等融資渠道穩定,積極做好“保交樓”的相關工作。
有業內專業人士認為,預計金融機構將加大對民營房企的融資支持力度,改善民營房企融資環境,從而改善行業預期,傳遞出金融機構支持房地產企業融資、穩定房地產市場的信號。
02 銷售端仍承壓
今年9月以來,出臺多項放松政策,但樓市表現不及預期,基本面拐點尚未出現。政策仍將發力,方向為重點城市放松限購、利率繼續下調,核心仍是利好剛需,但雖然需求端利好政策不斷推出,但由于沒有持續強心劑作用的情況下居民信心仍然不足,行業基本面復蘇仍然較弱,且市場預期不持續。
11月30日,據中指研究院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單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29.2%,環比下降0.6%。
綜合2023年1至11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57379.0億元,同比下降14.7%,降幅相比上月擴大1.6個百分點。其中,銷售額超過千億規模的房企1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家,百億房企108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0家。TOP100房企權益銷售額為39484.6億元,權益銷售面積為22971.8萬平方米。
據中指研究院分析,從供給端來看,年底房企沖刺年終業績,11月企業推盤意愿回升,重點50城批準上市面積環比增長超30%,但同比仍下降超20%,供應規模整體處在低位。從各地成交情況看,11月重點100城新房成交面積環比小幅下降,同比下降約14%,降幅較10月擴大,除個別城市外,多數城市市場活躍度回落。
在銷售端未明顯復蘇、房企信用風險的負面情緒仍在蔓延的背景下,再次強調給予房企更大金融支持力度非常有必要。
03專家觀點
對此,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認為,商業銀行密集與民營房企座談,解決民營房企融資難點、堵點等,加快解決房企合理訴求,加大其融資支持力度,將促進改善民營房企融資環境,防范和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有利于改善行業預期,促進行業加快向正常化回歸。
但廣東省房協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則認為,不管金融機構怎么疏困,都屬于外部輸血。外部輸血解決不了開發商的問題。因為房地產是重資本行業,高杠桿行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是自己的銷售回款,也就是造血功能的恢復。因此解決房地產資金鏈的問題,除了銀行的角度以外,還需要讓銷售端能夠企穩回升。如果銷售端無法企穩回升,可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無法從根本上提振銀行貸款的積極性,銀行對投放貸款后的風險擔憂依然不會降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