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31日訊)如何把一間破敗紡織廠,打造成資產逾兆令吉的企業帝國?巴菲特主持的伯克夏,用將近60年的時間告訴世人答案:一條電話線。
這條電話線的兩端,一端是在美國中西部小城奧馬哈(Omaha)掌舵的巴菲特,另一端是長住在洛杉磯的二當家查理·芒格。
巴菲特與芒格兩人相距2500公里,不常見面、興趣相異,不靠祖蔭,靠著電話溝通,讓58年前破敗的伯克夏紡織廠脫胎換骨,成為史上效率最高的賺錢機器。
每當巴菲特碰到難題:“幫我接查理!”電話通常就會撥向洛杉磯這頭。巴菲特說,“”因為芒格??讓我從猩猩到人類,如果我不認識他,我會比現在窮得多!”
今年99歲的芒格比巴菲特大7歲,同樣出身奧馬哈,兩家人住得很近,卻彼此不認識;也許是天意安排,他們竟曾前后在巴菲特爺爺開的雜貨鋪里當過小學徒,同樣受過巴菲特爺爺“斯巴達”式的管理教育,芒格回憶:“這份工作要求勤奮、精確、長工時??讓我及巴菲特,在日后遇上不順心,都能從容應對!”
出身法律世家,第二次世界大戰退伍后,芒格便進入哈佛法學院,畢業后隨即在洛杉磯展開律師生涯,到了35歲那年,芒格面臨人生最大的轉折,在一個故鄉士紳艾德.戴維斯(Ed Davis)的安排下,他認識了巴菲特,兩人一見如故,也成為逾半世紀的合作伙伴。
芒格給巴菲特的3樣人生禮物
如果伙伴關系,是由一連串的“給”與“受”組成,那么,在巴菲特從“猩猩”到“股神”的進化過程中,芒格這個亦師亦友的伙伴,給了他3個最重要人生禮物:戒貪、勇氣及遠見,巴菲特說:“我對查理的感激,無以言表!”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