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宋代:黃孝先
恩同花上露,留得不多時。
短暫而珍貴的情感,就像花上露珠一般,不經意間降臨,很快消散。表達了作者對愛姬逝去的留戀和無奈。
黃孝先,字子思,福建浦城人,北宋詩人。宋仁宗天圣二年進士,明道年間,孝先為淮南路宿州司理時,對色技冠一時的宿州營妓張溫卿(張玉姐)特別同情且尊重,很可惜,張玉姐兩年后因病去世,才十九歲,孝先為她寫了祭詩:“人生第一莫多情,眼看仙花結不成。為報兩京才子道,好將詩句哭溫卿”。黃孝先還有一個非常愛憐的女子宜哥,不幸客死舟中,遺言將她葬于隋堤下,希望孝先將來過此時,能得一見,以告慰她的孤魂。孝先不僅依從了她,而且還寫詩放進棺中,言道:“恩同花上露,留得不多時。”宜哥和張溫卿都葬在了宿州的柳市之東。
宿州柳市,就是宿州東城門外的東關大街,城外繁華的街市在煙柳隋堤上,所以稱為柳市,宿州,位于今安徽北部,唐宋時期隋唐大運河穿城而過,是北宋的通都大邑,史載扼汴水之咽喉。黃孝先的好友,曾任宿州掾的著名詞人張先后來路過宿州城東,寫下《營妓張溫卿、黃子思愛姬宜哥皆葬宿州城東,過而題詩》:好物難留古亦嗟,人生無物不塵沙。何時宰樹連雙冢,結就人間并蒂花。千年已過,這兩位紅顏薄命的女子雙冢,已無半點痕跡,被世人所遺忘。
《句》
宋代:黃孝先
風檐燕引五六子,露井榴開三四花。
風檐下,燕子領著五六個孩子飛翔,露水滋潤下,石榴花綻放著三四朵花。
《句》
宋代:羅大全
愿挽玻瓈江,霈作東州雨。
愿意挽住波瓜江水,讓它如霈(音pèi)瀉成為東州的雨。
《句》
宋代:羅椿
春消千嶂雪,清逼五湖秋。
無論是春天的復蘇還是秋天的寧靜,都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句》
宋代:羅椿
露濕看花腳,鶯啼欲曉山。
露水沾濕花腳,鶯鳥的歌聲預示著新的一天即將開始。
《句》
宋代:羅處約
無風煙焰直。
無風吹拂,煙焰直上。
《句》
宋代:羅處約
日移竹影侵棋局。
陽光移動使得竹影滲入棋盤,暗示日常瑣事和棋局受到現實生活的干擾。
《句》
宋代:呂夷簡
自恨卷簾人已老。
感嘆時光無情流逝。
《句》
宋代:呂午
杏城西城翁幽居。
《句》
宋代:呂蒙正
挑盡寒燈夢不成。
詩人在寒冷夜晚努力讀書,但仍無法實現他的夢想。
《句》
宋代:呂蒙正
怪得池塘春水滿,夜來風雨起南山。
池塘,春水滿溢,夜晚,南山上突然起了風雨。
《句》
宋代:呂蒙正
撥盡寒爐一夜灰。
冬日冷夜,爐火徹底撥盡,不再有一絲殘余,只有寒冷和孤寂。
《句》
宋代:樓扶
夜深更擁寒衾坐,明月梅花共一窗。
夜深坐在寒冷的被子里,明亮月光和梅花一起映在窗戶上。
《句》
宋代:解旦
便作武陵溪上看,春來何處不開花。
武陵溪上看景,春天的鮮花無處不在。
《句》
宋代:柳耆
野犢正忙梨曉雨,谷鶯才出管東風。
野犢正在忙中吃梨,清晨雨滴輕落,谷鶯剛唱出管弦樂中的東風聲。
《句》
宋代:劉卓
傍人未必知心事。
人之間無法完全理解彼此內心的苦衷和情感。
《句》
宋代:劉爚
云影猶帶濕,日光初漏明。
云的影子依然帶著濕氣,日光剛剛透露出明亮。
《句》
宋代:劉應時
燭與梅花共過冬,淡月故移疏影去。
《句》
宋代:劉誼
十里崇因寺,臨江水氣中。
崇因寺臨江而建,與水相映成趣,周圍環繞著波光粼粼的江水,水汽氤氳,霧靄繚繞,如詩如畫,更顯寺廟莊嚴。
《句》
宋代:劉彥祖
別后頻芳草,愁邊更落花。
別離之后,經常盛開的芳草,好似我的憂愁一般,旁邊紛紛凋落花朵。
《句》
宋代:劉延世
靜室焚香盤膝坐,長廊看畫散衣行。
這里有一種禪的意境。
《句》
宋代:劉延世
舟行明鑒里。
湖水映天,船只仿佛行駛在明亮的鏡子中。
《句》
宋代:劉壎
水繞桃源堤上下,花迷金谷路高低。
水流繞著桃源堤,花朵盛開金谷路。
《句》
宋代:劉鏜
柳條風慢天初暖,花影晴光地亦香。
柳條在微風中搖曳,天剛暖,花影倒映晴朗天空下,大地也彌漫花香。
《句》
宋代:劉少逸
風遞花香入酒尊。
微風將花的香氣送入酒的杯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