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春梅狐貍
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
本文就算馬面裙系列的一個番外吧!
就像這個系列把馬面裙分成歷史篇(還未發布)、漢服篇()、時裝篇()一樣,馬面裙是不是男裝,又或者問男生能不能穿馬面裙,也不能將不同時期、不同狀態、不同搭配下的馬面裙混作一談。
(寫本文的過程中還翻出個舊照,作為有償彩蛋插在文末了)
1
男子穿裙?漢服理論送上東風
在《漢服運動大事記》里寫道:“2003年7月21日網友‘青松白雪’上傳自制漢服照,成為當代公開自制漢服第一人”,而那件漢服長這樣:
(“青松白雪”在鏡子前自拍“第一件自制漢服,圖/漢服頌)
撇開這件漢服是不是與和服過分相似的問題不談,這類交領衣外扎裙子的男裝,在漢服體系中被稱作“衣裳制”。由于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這句記載,在漢服理論里“衣裳制”又被認為是最為古老、最為基礎、最為尊貴,并存在貫穿了到明朝滅亡這幾千年的漢人服飾。
(早期漢服中的“上衣下裳”,2007年制圖)
(被認為是“衣裳制”代表的“玄端”,約2006-2007年圖)
漢服“衣裳制”普遍做成交領“上衣”扎在“下裳”內,下面一到兩條長短不同的“裳”疊穿,外面加蔽膝。但“衣裳制”的裳究竟應該是什么樣的,由于“衣裳”的普及度并不高,所以沒有像《》那樣引發過爭論,漢服圈內對此的標準也就比較松散寬泛,這事實上為后面“衣裳”與“襦裙”合流抹平的性別上的障礙(你們會發現這篇我打碼特意區分了男女,因為遮住臉以后真的很難分性別了)。
(被認為是“衣裳制”的漢服,網絡圖片)
之前在《》里聊到過,“齊腰襦裙”是一種模糊了朝代的漢服產物,是漢服發展理論中對“衣裳”的女裝發展。如果只追求符合現代漢服定義但不顧中國古代服飾史實的話,漢服“襦裙”和“衣裳”在穿著后的效果區別是很小的。
比如上面的圖片里,“衣裳”已經背簡化到只是交領衣和長裙的組合,且男女都穿,除了一些配色、圖案和用料,幾乎看不出與襦裙之間的差別。
(各種式樣的漢服襦裙,網絡圖片)
既然在漢服理論中,襦裙制是由衣裳制發展而來的,那么何不將這二者合并,從而發展出一種模糊性別的漢服?即,同一套商品,女性穿了算“襦裙”,男性穿了算“衣裳”,這樣不僅交領上衣和褶裙可以隨意搭配,還能添加漢服半臂、漢服褙子等配件實現所謂“穿搭”。
這類商家里以鹿YTS為突出代表,這家的服飾還連著好幾年上了網絡漢服春晚,盡管不如《》里提到的商家明HT讓很多人產生歲月上的感嘆,但在當時這種模糊朝代、模糊性別的設計可是遠遠比明HT更受熱捧,算是很多人真實買過穿過認同過如果卻為了“人設”不敢提起的時代眼淚了。
(漢服春晚中男女主持的著裝)
(漢服商家鹿YTS的男裝與女襦裙])
盡管目前明制宋制等以朝代風格為劃分的漢服風頭正盛,但這類“模糊”的漢服由于簡便易搭、男女款相近,在下沉市場依然非常有銷量。尤其在現代人對于漢服的應用追求里,“情侶裝”“XX制服/校服”這類對統一性別有需求的領域,這類“模糊”漢服出鏡率很高。
(模糊了性別的襦裙/衣裳漢服,圖/淘寶)
而用漢服襦裙+漢服褙子(男裝稱“衣裳+鶴氅”)的穿法,實際上的穿著效果和差不多同期發展的漢服襖裙+漢服披風(早期也會稱“襦裙+褙子/大袖衫”)是一樣的,既然前者擁有漢服圈內作為男裝的正當性,那么后者作為男裝自然也被接受了。尤其是,后來明制漢服發展起來,一些設計風格難免就影響到了這類“模糊”漢服,外觀上也越來越趨近,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是很難分辨這中間的差別。
(模糊了性別的襦裙/衣裳漢服,圖/淘寶)
(漢服交領襦裙/襖裙披風/褙子的搭配,網絡圖片)
加上漢服一直宣傳的是它為了民族服飾是具有數千年的內在統一性、是不會過時的,購買的服飾之間可以互搭的結論也就很容易得到。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就像《》里已經聊到過的,馬面裙是在后期才開始廣泛流行于明制漢服,以至于現在無馬面不明制的地步。上面的圖片的搭配里,馬面裙還全面加入,男生穿裙(裳)又是漢服誕生之初就有的“傳統”,除非設計得過分“妖嬈”否則是有充分的“正當性”。也就是說,隨著漢服馬面裙開始在漢服襖裙中流行,在絲滑地進入到漢服“裳”的系統里,進而成為堂而皇之成為漢服男裝的一員,其實是漢服理論自己一步步鋪成的康莊大道。
2
男子穿馬面裙?服飾史不該背這口鍋
厘清這段前情,我們就能明白為何在男性是否可以穿著漢服馬面裙這件事上,“資深”的漢服圈人士總是更“包容”,組織出更多文物證據來支持,盡管目前男性穿漢服馬面裙跟歷史情況完全不一樣。因為在這件事成為熱點之前,引發反對聲浪之前,他們或者作為男性、或者作為商家顧問就已經穿過或支持過漢服馬面裙男穿了。而反對者多為這一兩年購買或關注過漢服馬面裙,很多還是并未入漢服圈系的人。利用文物僅限似是而非的駁斥,不僅是一種漢服圈內排斥圈外干涉漢服理論,也是與商家關系交好的“資深”漢服圈人士的一種互保行為。
(支持男性可以穿著馬面裙的聲音在漢服圈很常見)
(資深漢服商家在商品圖中直接為男裝搭配馬面裙)
再說得直白一些,反對男性穿著漢服馬面裙的人只需要反對,但支持男性穿著馬面裙的人需要確保自己和周圍人穿著漢服馬面裙的權利、有合作關系的商家拓展馬面裙市場的需求。
為什么要說利用文物說男性可以穿著馬面裙更多的是為了謀求私人權益和商業利益,因為他們故意忽視了目前男性穿著馬面裙的現狀和歷史上完全不同。他們既然可以扒拉出文物來,可見是做了一些功課(哪怕是搜前人帖子據為已有,也是花功夫了的),那對馬面裙穿著現狀失察就顯得很奇怪了。
目前男性穿著漢服馬面裙的搭配方式,幾乎就是照抄女裝的。
(上面漢服商家為男裝搭配的馬面裙平鋪圖)
目前男性穿著馬面裙就這么幾種搭配情況,一種是與漢服道袍之類的交領長袍搭配、一種是與有柿蒂紋等華麗裝飾的搭配,還有一種是近一年才出現的與時裝襯衫搭配。
(漢服男裝交領長袍與馬面裙搭配)
(女裝交領衣與馬面裙搭配)
(漢服男裝仿賜服等華麗服飾與馬面裙搭配)
(女裝蟒袍等與馬面裙搭配)
(時裝化的馬面裙搭配[感覺我打完碼不看體型和姿勢已經分不出男女了])
這些都有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女裝先流行,而后男裝再跟風,且只停留在搭配階段。既不是根據文物仿造男款,也沒有針對男性市場開發專門的花色。我很好奇,這樣的不叫男性穿女裝,啥樣才算?
至于那些漢服理論家說,男裝馬面裙有實物、有圖像、有遺存,問題是也有一些漢服商家仿造過男裙,跟上面的做法和穿法一樣么?
(部分漢服商家制作的男裙)
(男性外穿裙的古畫和老照片)
只要有眼睛都可以看出,這些男性穿裙和目前網絡上引發爭議的男性穿馬面裙完全是不一樣的情況,忽視事實的原本面貌,僅僅用一些模糊的闡述進行辯護,跟扭曲事實有什么區別呢?
有意思的是,還有說“裙子最早就是男的穿的”“男的本來就穿裙子啊”等等,搞得這件事似乎是在討論男的能不能穿裙子似的,如果僅是這個問題需要網絡熱議么?那我們就舉例一下JK制服風潮影響下的格子裙,也有男的在路上穿。那你們覺得,這些男性是因為看到的蘇格蘭kilt才覺得自己能穿格子裙,還是因為看到很多JK制服風格的女裝采取買同款穿的呢?
(成都街拍,網絡新聞截圖)
(Kilt)
春熙路上的男性不會拿格紋kilt作為自己穿裙的理由,反正穿就穿了唄,畢竟女性穿男裝的情況也很多。但現在可笑的是,kilt竟然成為了男性穿漢服馬面裙的論證依據,這還能繞得更遠一點嗎?
不過也不用扣帽子給我,因為我可沒說不能穿哦。我從來不攔著別人穿或者不穿衣服,我一向只是指出大家口是心非的部分,至于為啥會理解成反對,這就很值得玩味了。
3
為何穿馬面裙?性別其實不是最重要的
只討論上面這部分不是我們號的風格,我們更喜歡去探尋本質。那么問題就來了,是什么促使這些男性穿著、追捧漢服馬面裙的呢?我認為在這里,服飾的性別作用沒有很多人認為得那么大,不至于是什么“男人來搶馬面裙”,更多的是時代對于服飾審美的追捧、服飾等級的認知促使的。
首先現代服飾“穿搭”理念帶來的影響,大多數人對于古裝穿著層次不理解,覺得除了內衣、防走光、保暖以外的服飾,就應該逐層露出來,以讓每一件衣服都具有“被觀看價值”。
比如一些漢服理論家會提到,明代男性也在長袍下穿著馬面裙,似乎這樣就讓目前漢服男裝里的長袍馬面裙有了充分的歷史依據。漢服男性會特地選擇短一截的長袍或面料半透的長袍,以方便馬面裙的圖案露出來,甚至模仿女裝在拍照時轉圈或鋪開裙擺,這就不是明代男性穿裙的目的和癖好了呀。
(漢服男裝和女裝搭配馬面裙的形式和拍照姿勢對比)
其次是大家不太能消化男裝短一截的問題,尤其在大家已經建立起男裝長袍短=棒子的這個認知后,就會更迫切地去避免這個現象。然而很多時候這個現象的出現是“身不由己”的,比影樓的服飾是租借的無法適應所有客人的身高(影樓也往往不懂怎么處理),參加一些漢服節活動的服裝也可能是互借的(但往往又有爭奇斗艷的需求)。在不夠長的地方填一截裙子是很好的辦法,漢服這么做的習慣也很久了,只不過目前正好開始流行馬面裙了。
(漢服婚慶照,網絡圖片)
(韓劇劇照)
(漢服婚慶照,網絡圖片)
(韓服婚慶照)
大家對于古裝認知也是,裙子(拖尾)越長越隆重,相比之下露出褲子,就顯得比較寒酸了。盡管很多人嘴巴上是否認的,但身體一直很誠實地希望通過古裝來cos古代貴胄,從而不愿意選擇露出褲子的搭配。
此外,漢服運動的中后期發展一直以女裝為主,尤其是在服裝工業得以“降本增效”后,織金機繡等用于顯示服飾奢侈高貴的技能點幾乎都點在了漢服女裝上,使得男裝很缺失能有表達華麗的款式。馬面裙目前一百出頭就可以買到效果不錯的仿織金款,顯然正中下懷的選擇。
(拍照效果很華麗的明制漢服)
尤其是,漢服是一種社交屬性很強的服飾,穿著場合和用途要么是需要單獨凸顯漢服,要么就是和其他同穿漢服的共處,在目前明制女裝流行且華麗、前陣子還因為迪奧事件獲得較高話題度的情況下,商家們迫不及待地直接從漢服女裝里拿馬面裙給男裝穿,以“平衡”局面,也就很好理解了。
(男女同穿馬面裙組合成情侶款樣式)
除了這些,迪奧事件帶來了馬面裙的進一步破圈,將穿著馬面裙的行為與支持中國文化等同起來,從而獲得比較好的關注度和美譽度,也是很多沒怎么接觸過漢服的人選擇穿著馬面裙的原因。而性別錯位的穿著,一直是時尚的傳統技巧。
比如前不久電影《無價之寶》路演中發生的男演員穿漢服被罵事件。在近期的電影宣傳中,用馬面裙博取網民好感,《無價之寶》不是第一部。在西安的路演里由知名度極高的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表演者來贈送馬面裙,也很難說是完全偶然的事件。但相比之前的電影宣傳,《無價之寶》不僅剛好撞到了男性能不能穿馬面裙的熱議期,并且插入馬面裙的方式也比較顯眼,需要穿的人比較多但幫忙穿的人不夠,節奏不夠順暢結果也不美觀。
(電影《封神》路演時女演員娜然穿著馬面裙)
(電影《無價之寶》路演時穿著馬面裙)
由于涉及了有粉絲群體的明星,利用粉絲聲量去壓制某一方的聲音,其實更容易激化雙方矛盾。
4
有,能,但是……
最后收個結尾。
馬面裙有沒有男裝?僅以這種結構的裙子來說,當然有男裝,實證還不少。但目前我們所討論的男性穿馬面裙的情況,與歷史關系不大,不應使用這么遙遠的證據、繞開現有的實際情況進行論證。
男性能不能穿漢服女款馬面裙?現代人擁有更大的著裝自由,當然能穿。不僅男性很穿漢服女裝,女性也能穿漢服男裝,而且這種情況更加普遍。但不應該身體穿著漢服女款馬面裙,嘴巴硬說這是男裝,雖然事物是處在發展之中的,可能過了很多年大家也開始接受這是男裝,但目前顯然還未到這個程度。
如果真的追求仿古穿著,應當誠實地去追求;如果想追求性別錯位下的著裝,也應坦誠地去追求。現代漢服誕生二十年,目前是明制漢服最受追捧、最具寬容度的時期,但凡接觸過漢服超過10年的人都知道這一切有多不容易,就像《》里說的那樣。盡管很多人只是處于跟風(非貶義)而穿著明制漢服、穿著馬面裙,但希望大家可以稍稍去了解一下明制漢服在漢服運動中的被接受的過程,嚴謹對待史料,真誠對待好惡,忠于自己,忠于事實,才能讓自己的愛好更閃閃發光。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標注,文章為 春梅狐貍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并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視頻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貍 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里的服飾愛好者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持
如果喜歡 ? 記得關注
你們都快忘了彩蛋這茬了吧,來了!
來自2010年的舊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