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不到一個月,又一次來到澳門新濠鋒酒店。
這次來是為了參加攜程美食林舉辦的旬味會活動。活動落地新濠鋒帝影樓,菜單在傳統粵菜基礎上加入部分創新,頗為有趣。
開場先是一道脆皮江南百花雞,薄薄的雞皮口感焦脆,配上炸得彈牙的蝦膠,形成口感層次的反差。前菜精選四小拼之中最喜歡的是花雕醉蟶子皇,廚師以二十年花雕酒腌漬肉質肥厚的蟶子皇,在鮮甜之余又帶有幽雅的酒香氣息,回味悠長。
之后的湯品是一道滋補甲魚水鴨羹,其中放著一塊厚實充滿膠質的甲魚裙邊,佐以竹笙、木耳絲、菊花瓣、陳皮等,口感溫潤,正適合時下天氣轉涼的秋冬時節。
深海龍蝦三品,取法國藍龍蝦的不同部位做成三吃形式,肥厚的蝦鉗部分以香茅頭抽來料理,部分蝦身以避風塘方式處理,蝦頭部分則用白胡椒芝士汁釀,味道各有千秋。
帝影樓招牌菜西班牙黑豚煎釀花膠也被列入了這次旬味會的菜單。這道菜的創作靈感源自客家傳統名菜梅菜扣肉,廚師先炒香甜梅菜,與切粒西班牙黑豚肉按比例搓成餡料,再釀入花膠中煎香,并以梅菜扣肉煲的精華湯汁熬煮,口感醇香復雜,啟發了我對花膠菜式的新認知。
最后的中式petit four亦是以粵港澳一帶的常見小食和甜點改良而成,如楊枝甘露甜品做成奶凍,在質感變化的同時,又保留了這款甜品特色的酸甜和果香感。
飯后與人閑聊,疫情三年后,大灣區內部的餐飲生態似乎又有了些新變化。雖然總體中高端餐飲的消費能力大有下降,但各地尤其是廣深港澳之間的餐飲交流卻比以往還更頻密了些。
從消費群體方面來看,每逢周末,深圳福田便擠滿了從香港前來休閑喝奶茶的游客,澳門本地餐飲客群中的澳門本地人比例也相對少了一些,原因是澳車北上政策實行后,不少澳門人周末直接開車去了中山珠海,而這一部分客群又被新涌入的內地和海外游客所代替。從餐飲從業者方面來看,如攜程旬味會這類多方合作舉辦的餐飲活動,在近期也逐漸增長了起來。
不管對未來樂觀悲觀,有交流、有融合、有變化,就是好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