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歡蘇軾的朋友都曉得,坡公不愛寫墓志,因為這玩意,多少得有溢美之詞。不過,他還是替好友陳慥之父陳希亮寫過。雖然為官鳳翔時,頗受這個上司的打擊甚至穿小鞋,但年紀一大他也就悟出來了——合理的是鍛煉,不合理的是磨煉。
然則,蘇軾卻并不避諱寫挽詞,今日所讀,乃是寫給孔子第四十六世孫長源的。
長源字延之,生于江西新淦,可見跟山東的那些親族,關系已遠。然則,他三個兒子文仲、武仲、平仲雖比蘇家兄弟略小一點,但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士。黃庭堅有言:二蘇聯璧,三孔分鼎。由是可知三兄弟的名氣。
熙寧七年,孔長源去世,卒年六十一,蘇軾為寫挽詞兩首,第二首為:
小堰門頭柳系船,吳山堂上月侵筵。
潮聲半夜千巖響,詩句明朝萬口傳。
豈意日斜庚子后,忽驚歲在巳辰年。
佳城一閉無窮事,南望題詩淚灑箋。
頭兩聯寫孔長源經過杭州時,曾在有美堂宴飲題詩之事,尾聯則寫對他的懷念。唯第三聯,似乎指向不明,難曉其意。
不得不講,這跟蘇軾讀書太多,記性太好有關,典故信手拈來,若不看注解,免不得一頭霧水。
豈意一句,用了漢朝才子賈誼的故事。他在長沙做太傅時,有日鵩鳥落到了他屋舍之上。鵩鳥,即貓頭鷹一類,半夜鳴叫,其聲怪異哀怨,自古被視為不吉。賈誼感憂身世,于是有《鵩鳥賦》,當中寫到:
單閼之歲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野鳥入室兮,主人將去。
忽驚用的則是漢朝鄭玄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明年歲在巳。鄭玄驚醒之后算了一卦,知命當終”。
頷聯用了兩個故事,用以說明,誰會料到孔長源竟突然就去世了呢?實際就是寄托自己聽到消息時的震驚。
關于此聯,古代三位名人都有評價。
紀曉嵐說:
忽驚一句,巳辰倒用,牽于聲病耳。
意思是,老蘇這樣灑脫之人,也有為了合韻而拘泥聲律的時候呢……
言語之間,頗有揶揄之意。
然則,宋朝葉夢得對這句的評價卻是:
此乃天生作對,不假人力。
既然非人力所及,自然是天仙所為了。
趙翼則說:
此等詩雖非坡公著意之作,然自然湊泊,觸手生春,亦見其學之富而筆之靈也。
OK,二比一,紀昀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